- 年份
- 2024(3238)
- 2023(4786)
- 2022(4014)
- 2021(3852)
- 2020(3322)
- 2019(7661)
- 2018(7284)
- 2017(13953)
- 2016(7755)
- 2015(8441)
- 2014(8571)
- 2013(8613)
- 2012(7833)
- 2011(6814)
- 2010(6952)
- 2009(6406)
- 2008(6998)
- 2007(5959)
- 2006(5050)
- 2005(4845)
- 学科
- 济(28831)
- 经济(28795)
- 业(27555)
- 管理(26894)
- 企(24333)
- 企业(24333)
- 财(15042)
- 方法(14553)
- 数学(12724)
- 数学方法(12609)
- 务(12190)
- 财务(12185)
- 财务管理(12167)
- 企业财务(11603)
- 学(8406)
- 制(8000)
- 中国(7840)
- 农(6519)
- 银(6049)
- 银行(6037)
- 业经(5921)
- 体(5710)
- 行(5334)
- 结构(5323)
- 融(5150)
- 金融(5150)
- 体制(5024)
- 产业(4908)
- 理论(4571)
- 地方(4559)
- 机构
- 大学(109156)
- 学院(108932)
- 济(43723)
- 经济(42821)
- 管理(40619)
- 理学(35446)
- 理学院(35019)
- 研究(34879)
- 管理学(34432)
- 管理学院(34210)
- 中国(27731)
- 财(26914)
- 京(22229)
- 科学(21373)
- 财经(20545)
- 经(18651)
- 所(18500)
- 农(17900)
- 江(16701)
- 研究所(16181)
- 中心(15741)
- 业大(15420)
- 财经大学(15379)
- 农业(14019)
- 经济学(13950)
- 北京(13668)
- 州(12922)
- 商学(12776)
- 商学院(12678)
- 范(12584)
- 基金
- 项目(70517)
- 科学(56061)
- 基金(53362)
- 研究(48521)
- 家(47228)
- 国家(46847)
- 科学基金(40574)
- 社会(31800)
- 社会科(30328)
- 社会科学(30320)
- 基金项目(28203)
- 自然(27576)
- 自然科(27016)
- 自然科学(27006)
- 省(26839)
- 自然科学基金(26598)
- 教育(23137)
- 划(22761)
- 资助(22512)
- 编号(17860)
- 部(16579)
- 重点(16279)
- 性(15308)
- 成果(15098)
- 创(14319)
- 教育部(14289)
- 科研(14154)
- 发(13801)
- 人文(13647)
- 国家社会(13519)
共检索到164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烨 孟佳娃 许艳
会计盈余时效性反映了企业会计收益信息与实际经营成果的结合程度,是监督、评价经理人当期努力影响未来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中与股东利益相融合的薪酬委员会结构旨在增强经理人薪酬契约设计有效性的观点,对2010~2011年我国A股主板909家上市公司以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股东诱因融合度高的薪酬委员会结构能够增强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度,同时能够根据当期会计盈余时效性调整盈余的薪酬权重,避免经理人短视,降低代理成本。有经理人参与的薪酬委员会降低了薪酬委员会薪酬契约设计的有效性,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情形下的薪酬委员会更加有效,未发现薪酬与审计委员会董事分离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毕晓方
会计盈余的时效性是业绩评价中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薪酬-业绩敏感性较少受到盈余时效性特征的影响,企业的成长性对会计盈余的时效性作用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差异。启示是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性,能够更好发挥证券市场调节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功能,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与企业激励机制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盈余时效性 质量特征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晓岚 陈运森 陈栋
作为董事会中最重要的两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委员交叠任职是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却被学术界忽视的现象,本文检验了交叠任职这种董事内部兼任网络对盈余管理以及经理人机会主义薪酬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的职位交叠程度越高,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在经理人薪酬水平较高或内部薪酬差距较高的公司中,两个专业委员会的交叠任职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性更强,经理人"薪酬-操纵性盈余"敏感性也更高,结果表明经理人可能与交叉任职的董事合谋来操纵会计盈余质量,进而攫取更高的机会主义薪酬,而且当经理人对薪酬的辩护需求较强时合谋的动机更强。结论表明专门委员会的交叠任职所组成的董事内部网络可能是盈余质量降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可见,目前我国薪酬委员会独立性虽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并未抑制高管薪酬粘性,薪酬委员会对薪酬契约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桂良军 郭馨楠
基于薪酬攀比理论,考察薪酬攀比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高管投入差异影响,高管薪酬低于同年度同行业高管薪酬最高值越多,薪酬攀比动机越强,下一期薪酬增幅越大,薪酬增长与业绩增长的敏感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是增强薪酬攀比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重要渠道;高管在经理人市场中的流动性越强,薪酬攀比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程度越高。综合而言,薪酬攀比是高管薪酬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会诱发薪酬辩护行为,影响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林乐 陈运森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著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建宏 汪炜
从企业政策性负担和薪酬委员会治理视角,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超额薪酬问题,在控制了导致超额薪酬的制度因素之后,发现企业政策性负担能显著降低经理人超额薪酬,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并不能抑制经理人超额薪酬。在政策性负担较低的公司,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反而会减弱大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经理人超额薪酬并不能带来公司代理成本的降低,只有正常薪酬才能降低代理成本。研究结论支持了"薪酬辩护假说"和"高管权力假说",推进了国企高管薪酬理论的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张晓岚 张若远
针对经理自定薪酬的现象,文章分析了经理和董事的经理人经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上市公司薪酬考核委员会的本原性质。文章认为,薪酬考核委员会的本原性质是平行独立于董事会的代表股东评价与考核经理人的公司治理机构。在厘清薪酬考核委员会本原性质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符合本原性质的薪酬考核委员会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应该依照薪酬考核委员会的本原性质,对监事会进行改造,使监事会成为具备薪酬考核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在内的对董事会和高管人员进行过程监督的公司治理机构的建议,以避免经理人自定薪酬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西友 韩金红
"有效契约论"把高管激励契约看成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协调股东和高管的利益冲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管理权力论"则认为,高管对自己的薪酬安排有很大影响,可以利用自身权力以多种方式进行寻租。本文针对高管激励的上述两种假说,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上市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的动因、薪酬委员会对高管薪酬安排的影响两方面展开研究。以2001年至2008年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潜在代理成本越高,公司就越可能设立薪酬委员会,这与有效契约论的预期一致;同时,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增强了薪酬-业绩敏感度。研究结论对健全薪酬委员会制度、有效发挥高管薪酬契约的激励作...
关键词:
薪酬委员会 动机 有效性 高管薪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薪酬契约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业绩的高管有效薪酬会抑制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这是高管激励在公司风险承担中的负面效应;高管无效薪酬则会提高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无论高管获得了过高薪酬还是过低薪酬都是如此;分析师关注、产权保护能够缓解高管有效薪酬对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薪酬契约 风险承担 公司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李馨子
立足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以深圳交易所2013-201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薪酬业绩敏感性和薪酬粘性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调研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公司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调研强度越大的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而薪酬粘性越低,这种影响在公司不存在绝对控股股东时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投资者调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作用于高管薪酬契约。此外,相对于买方机构,卖方机构的调研强度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薪酬契约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业绩的高管有效薪酬会抑制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这是高管激励在公司风险承担中的负面效应;高管无效薪酬则会提高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无论高管获得了过高薪酬还是过低薪酬都是如此;分析师关注、产权保护能够缓解高管有效薪酬对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薪酬契约 风险承担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坤鹏 张先治 李庆华
本文从预期业绩的视角,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薪酬-业绩敏感性分析和检验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与业绩无关的薪酬越低,但最终却导致显性薪酬总水平的提高;预期业绩上升时,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施加的这种影响程度更高。说明管理层权力对显性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出于"薪酬辩护"的自利行为。此外,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地方国企的这种薪酬契约自利行为较民企更明显,而央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薪酬契约自利行为。上述影响薪酬契约有效性因素的认识,对于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制订更合理、有效薪酬激励契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李馨子
立足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以深圳交易所2013-201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薪酬业绩敏感性和薪酬粘性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调研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公司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调研强度越大的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而薪酬粘性越低,这种影响在公司不存在绝对控股股东时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投资者调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作用于高管薪酬契约。此外,相对于买方机构,卖方机构的调研强度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