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6)
- 2023(5380)
- 2022(4535)
- 2021(4396)
- 2020(3635)
- 2019(8516)
- 2018(8330)
- 2017(15488)
- 2016(8545)
- 2015(9219)
- 2014(9759)
- 2013(9589)
- 2012(8600)
- 2011(7746)
- 2010(8100)
- 2009(7830)
- 2008(8277)
- 2007(7194)
- 2006(6404)
- 2005(5985)
- 学科
- 济(35539)
- 经济(35515)
- 管理(28993)
- 业(23600)
- 企(21992)
- 企业(21992)
- 方法(16062)
- 数学(12691)
- 财(12584)
- 数学方法(12484)
- 学(11669)
- 环境(9760)
- 务(9278)
- 财务(9262)
- 财务管理(9244)
- 中国(9027)
- 企业财务(8649)
- 理论(8573)
- 业经(8221)
- 农(8001)
- 地方(7431)
- 和(7129)
- 制(7078)
- 划(6412)
- 生态(6381)
- 产业(5683)
- 银(5496)
- 银行(5482)
- 资源(5401)
- 结构(5379)
- 机构
- 大学(127576)
- 学院(127079)
- 管理(48644)
- 济(48253)
- 经济(47039)
- 研究(42484)
- 理学(41604)
- 理学院(41100)
- 管理学(40320)
- 管理学院(40107)
- 中国(32583)
- 京(28230)
- 科学(27655)
- 财(27053)
- 所(22096)
- 财经(20275)
- 江(19961)
- 研究所(19609)
- 中心(19113)
- 农(18438)
- 业大(18283)
- 北京(18150)
- 经(18096)
- 范(17544)
- 师范(17344)
- 院(15883)
- 州(15611)
- 财经大学(14697)
- 经济学(14416)
- 农业(14188)
- 基金
- 项目(82679)
- 科学(65015)
- 研究(59745)
- 基金(59036)
- 家(51623)
- 国家(51228)
- 科学基金(44023)
- 社会(37596)
- 社会科(35669)
- 社会科学(35659)
- 省(33050)
- 基金项目(31157)
- 自然(28432)
- 划(27651)
- 自然科(27632)
- 自然科学(27624)
- 教育(27584)
- 自然科学基金(27121)
- 资助(24278)
- 编号(23671)
- 成果(19781)
- 重点(19521)
- 部(17972)
- 发(17710)
- 课题(17131)
- 创(16404)
- 科研(15725)
- 创新(15437)
- 国家社会(15342)
- 教育部(15087)
共检索到191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晓雁 吴大器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和结构,即会计生态系统。会计生态系统理论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统一起来,无论是对会计准则的修订、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完善,还是对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系统观是研究会计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系统观下,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体现了微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是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在定义了基于可靠性(如实反映)的微观会计生态系统和基于相关性的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晓雁 吴大器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和结构,即会计生态系统。会计生态系统理论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统一起来,无论是对会计准则的修订、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完善,还是对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系统观是研究会计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系统观下,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体现了微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是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在定义了基于可靠性(如实反映)的微观会计生态系统和基于相关性的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会计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型及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茜
开展基础研究活动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强化中国基础研究环境建设,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有必要且有可能将基础研究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进行考察。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由研究主体与研究环境共同组成,具有复杂性、自组织演化、可控性与边界模糊性四个特征,对其运行的分析包含运行动力、能量来源、能量流通、运行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生态系统 结构 特征 运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鹏 曾刚
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在充分厘清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借助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为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入、系统研究做出了基础性的铺垫工作。文章同时指出,大都市对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及优良区域品质的重视和主动性使其可以成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推进的窗口或试验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仅体现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中的中国行动,而且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完善,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和经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李雅素 李文华
Tansley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为众多生态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一个框架,但随着应用的深入,该概念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性和歧义性愈发显露出来,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方法所假定的其在空间上的封闭性、均质性和物种可替代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物种自然选择作用的弱化、生态稳定性的尺度和物种扩散等问题。由于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是开放的、异质的,自然选择是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只强调功能而削弱物种角色的生态系统概念不足以成为解释生态现象的一般理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概念和理论必须能很好地解决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生态系统概念并加以完善和优化,有助于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博旭 柳卸林 吉晓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但当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研究尚不清晰。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对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政策含义。作为不同创新种群之间实现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邻近性、多样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政策含义,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英玮
对档案价值鉴定概念的定义不能仅停留在业务工作内容、程序和结果层面,而应尽可能地揭示其本质,明确其具体涵义,把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上。任何一项价值鉴定,都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鉴定主体、鉴定依据和鉴定程序。这三个基本要素影响和决定着档案价值鉴定的质量,即"价值三元组"。通过构建相应的作业模型,可以较为明确地认识"价值三元组"对合理判定档案价值的影响效用,从而更有利于我们深入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过分强调"直接鉴定法"的作用、重"原则"轻"规则"、混同"价值"和"意义"概念,是我国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思想认识偏差。充分认识职能鉴定法的工具意义,根据立档单位的实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布和础鲁 陈玲
数据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上数字技术特有的赋能属性,使得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显现并成为数字时代创新的土壤。与此同时,传统的技术和产业边界不断被突破和融合,原有的创新系统理论已经难以刻画和解释数字创新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从数字创新的本质出发,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有助于准确和系统性地掌握数字时代的创新规律。在综述现有主流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创新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数据要素化和数字赋能,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阐述其概念、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赖丽珍
云计算、大数据引领传统企业发生深刻变革,为适应未来行业信息化建设需求,促进传统审计模式向"云审计"转型,本文在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传统审计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XBRL和SOA架构等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云审计"平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词:
云审计 XBRL 大数据分析 生态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大器 邵丽丽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协调,会计体系的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提升会计功能和效率,建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对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层次和具体建设提出初步构想,希望能进一步提升会计生态系统建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贵瑞 王秋凤 刘迎春 刘颖慧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增汇潜力及其定量认证研究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需求,更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在过去20多年的碳管理实践中发展了许多增汇技术,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科学概念、以及碳汇计量和认证的方法。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在各自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十分混乱的。本文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性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固碳量、固碳速率、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并根据增汇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分析了现实固碳潜力、社会经济固碳潜力、技术固碳潜力和理论固碳潜力、以及《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最后阐述了碳汇定量认证、分析和评价的时间连续清查法、空间代替时间参照系法、限制因子分析法等碳汇定量认证方法的科学基础、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开展系统性的探讨,期望能够引起中国学术界和相关行业部门的重视,推动碳汇相关概念使用的科学化和碳汇定量认证标准化,为中国固碳速率、增汇潜力的计量、报告、认证和核查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宥延
随着“两山”论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在我国草业领域的实践与应用,科学认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内涵,对保证草地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草地自然资源、自然资产、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的认识不尽相同,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别与关系混淆不清。本研究从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属性出发,解释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采用的评估方法,明晰了草地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异同点,提出了草地生态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界限,为构建科学的草地生态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准确地核算草地资产和评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方
借鉴生态学中的食物链理论,探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认为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是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主体之间的链式依存关系,进一步探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主要特点,并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主体的活动性质、产权关系以及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对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进行分类。
关键词:
生态链 工业生态链 信息产业集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惠兴杰 李晓慧 罗国锋 李鑫
文章基于生态理论建立一个创新型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并梳理出三类关键要素: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孵化器、大学和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和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相关机构作为主体要素存在,他们需要紧密协作,以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得稳定和利益的提升。两大功能要素——人才和资本,是主体要素获取创新能量的源头,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创新型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境要素。
关键词:
企业生态理论 创新型企业 孵化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文林 郭丽平 王海婷 陈伯南
社区是居民生存、活动的主要场所,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对社区居民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威胁。论文首先提出社区生态系统气候韧性概念及其内涵。接着,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以海绵城市、基于社区的适应和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为理论基础,构建社区生态系统气候韧性能力建设和韧性评估的概念框架。然后,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社区生态系统气候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值,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指标是“生态系统建设及维护资金支持”“绿地率”和“生态系统维护制度与实施”,其权重分别为0.17、0.12和0.10。最后,依据专家意见和权威标准制订各指标的评分准则,给出社区生态系统气候韧性指数计算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