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5)
- 2023(10087)
- 2022(8820)
- 2021(8163)
- 2020(6979)
- 2019(15957)
- 2018(15733)
- 2017(30591)
- 2016(16672)
- 2015(18749)
- 2014(18468)
- 2013(18409)
- 2012(16509)
- 2011(14702)
- 2010(14802)
- 2009(14105)
- 2008(14283)
- 2007(12609)
- 2006(10832)
- 2005(9670)
- 学科
- 济(61475)
- 经济(61407)
- 管理(48150)
- 业(44935)
- 企(37391)
- 企业(37391)
- 方法(29142)
- 数学(25485)
- 数学方法(25220)
- 财(24191)
- 税(21862)
- 税收(20404)
- 收(20232)
- 农(18043)
- 中国(15984)
- 务(15051)
- 财务(15020)
- 财务管理(14984)
- 企业财务(13906)
- 学(13637)
- 贸(13171)
- 贸易(13166)
- 业经(13147)
- 易(12817)
- 制(12325)
- 地方(11583)
- 农业(11464)
- 和(10505)
- 理论(9991)
- 银(9589)
- 机构
- 学院(230930)
- 大学(227421)
- 济(91773)
- 经济(89828)
- 管理(86265)
- 理学(74495)
- 理学院(73720)
- 管理学(72366)
- 管理学院(71946)
- 研究(71893)
- 中国(55602)
- 财(52448)
- 京(46105)
- 科学(44326)
- 财经(39531)
- 农(37151)
- 所(36948)
- 经(35532)
- 江(35516)
- 中心(33901)
- 业大(33081)
- 研究所(32684)
- 农业(29401)
- 财经大学(28892)
- 北京(28584)
- 范(28488)
- 经济学(28470)
- 师范(28178)
- 州(27948)
- 经济学院(26015)
- 基金
- 项目(148726)
- 科学(115944)
- 研究(110658)
- 基金(106519)
- 家(92025)
- 国家(91275)
- 科学基金(77976)
- 社会(69001)
- 社会科(65364)
- 社会科学(65344)
- 省(59026)
- 基金项目(56296)
- 教育(51440)
- 自然(49595)
- 划(49319)
- 自然科(48447)
- 自然科学(48431)
- 自然科学基金(47553)
- 编号(47173)
- 资助(43528)
- 成果(38981)
- 重点(33718)
- 部(32869)
- 发(31940)
- 课题(31603)
- 创(31279)
- 性(29712)
- 项目编号(29401)
- 创新(29203)
- 科研(29086)
共检索到340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玥
一、引言会计核算是通过货币计量会计主体资金活动情况,主要是指将已经开始或完成的与资金有关活动进行核算的过程。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重要部分,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纳税调整是指会计以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董浩若
(一)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对比分析1.收入类调整。(1)影响递延所得税项目。一是投资收益:纳税调整只涉及投资收益为正数的情况,产生暂时性差异。二是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税法上不认可权益法核算方式,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三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税法上采用初始入账成本计算,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四是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税法上不认可公允价值变动会产生暂时性差异。(2)不影响递延所得税项目。一是视同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亚镯 王良玉
本文基于EXCEL设计了一个一般情况下的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模型,将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八个步骤中的步骤五到步骤八通过EXCEL公式设计自动完成性质判断和金额计算,只需在特定模型区域中输入步骤一到步骤四中原始数据,就可以一步得出最终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分录,同时保留了账务处理的处理过程,留存了处理痕迹,不仅方便以后查询考证,又为以后年度账务处理留下参考数据和线索,增强了会计业务处理连贯性。另外,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借助于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模型从横向上可以处理多年账务数据,纵向上可以处理多个递延所得税暂时性差异项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蔡成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记录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递延所得税存在"法外开恩"的条款,这给企业合法、合规和合理避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留下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辛连珠
递延纳税的主要功能是纳税人在经济活动发生当期,不确认或延期确认纳税义务的发生,使其由于减少支付当期税款而获得税款的时间价值,同时还"涵养"了税源。这种具有"隐藏性"税式支出功能的税收优惠方式,在越来越受纳税人青睐的同时也越来越被税务机关采纳。而递延纳税两种模式对税收待遇的改变,也成为税务机关对其的管理重点与难点。为此,本文以递延纳税两种模式为分析视角,就递延纳税的确认原则及其对税收政策的"扭曲"及税收待遇的"改变"展开论述。
关键词:
递延纳税 定期 不定期 税收优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德明 唐妤 何力军
递延所得税会计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而逐步引入的,其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最终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取消了之前可选择使用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其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更符合"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提供对投资者决策更为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苇 陈胜利
为了规范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对原《企业会计制度》做了进一步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改变了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所得税会计做了较大调整,笔者在和一些财务工作者进行交流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伟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将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同时又保留了不进行确认的例外,导致对基本确认原则的背离。通过从更为广泛的会计确认角度对这种例外进一步分析发现,现有会计确认的视角过于狭隘,停留于平面化的概念,且未能实现不同确认环节的相互协调,这会造成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的严重缺陷。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会计确认的基本概念,拓展会计确认的维度,构建多维的、立体式的会计确认理论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上官鸣 秦丽丽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新政是一种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财税〔2015〕41号内容的解读,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民间投资等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个人所得税 递延纳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亦文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有关递延所得税调整分录的编制是个难点,如不解开这一症结,就会妨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实例的形式,结合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递延所得税调整分录的编制思路,以期对广大财会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 递延所得税 调整分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吕新建
政府补助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CAS16)的规定下,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恰当地选择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会计核算。在税收监管方面,企业所得税法对于不同的政府补助也作了不同的规定,符合特定条件的政府补助作为不征税收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华
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