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7)
2023(6213)
2022(4592)
2021(4242)
2020(3418)
2019(7672)
2018(7851)
2017(14104)
2016(8272)
2015(9667)
2014(10334)
2013(9541)
2012(8243)
2011(7147)
2010(7587)
2009(6991)
2008(7544)
2007(6957)
2006(6308)
2005(6158)
作者
(23019)
(18717)
(18623)
(18089)
(12072)
(8936)
(8722)
(7352)
(7254)
(7144)
(6443)
(6383)
(6196)
(6005)
(5855)
(5777)
(5651)
(5590)
(5498)
(5347)
(5040)
(4778)
(4639)
(4569)
(4430)
(4250)
(4241)
(4090)
(3778)
(3761)
学科
(27213)
经济(27176)
管理(23958)
(22675)
(18531)
企业(18531)
中国(12200)
(11115)
(10535)
业经(9172)
(8264)
财务(8241)
财务管理(8209)
企业财务(7555)
(7446)
(7375)
理论(7317)
农业(7170)
地方(7092)
方法(6833)
教育(6102)
(5912)
教学(5864)
(5738)
银行(5726)
(5448)
(5109)
发展(5077)
(5061)
(4914)
机构
学院(111831)
大学(108836)
(38054)
管理(37275)
经济(36845)
研究(35809)
理学(29987)
中国(29646)
理学院(29606)
管理学(28946)
管理学院(28741)
(24429)
(24371)
科学(22519)
(20973)
(18881)
财经(17256)
中心(16884)
(16820)
(16792)
(16763)
师范(16635)
研究所(16015)
北京(15501)
(15214)
技术(14815)
业大(13876)
(13650)
职业(13149)
(13097)
基金
项目(62494)
研究(50958)
科学(47693)
基金(40973)
(34727)
国家(34331)
社会(29588)
科学基金(29066)
社会科(27797)
社会科学(27788)
(26260)
编号(24427)
教育(24368)
成果(21805)
基金项目(21149)
(20860)
课题(17202)
自然(16769)
自然科(16327)
自然科学(16324)
资助(16064)
自然科学基金(16022)
项目编号(14970)
(14771)
重点(14408)
(14103)
(13912)
(12681)
(12437)
规划(12378)
期刊
(52164)
经济(52164)
研究(37596)
中国(30871)
(24946)
教育(21681)
(16913)
学报(16573)
管理(14662)
科学(14143)
大学(12756)
会计(12298)
技术(11529)
(11323)
金融(11323)
图书(11102)
农业(11100)
学学(11096)
业经(9676)
财会(9466)
财经(8602)
书馆(8405)
图书馆(8405)
经济研究(7749)
(7377)
职业(6878)
(6838)
问题(6792)
通讯(6645)
会通(6615)
共检索到192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毛付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学习会计开始,到后来从事会计教学,至今算来已将近30个年头。可能是本人天生愚钝、悟性不够,也可能是会计日益复杂(或艺术性越来越强)所致,我对会计的认识可谓经历了"糊涂——清楚——糊涂"的过程,到现在还真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每天睁开双眼,就会看到某某上市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一凡  
现代会计模式虽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却也是自成一体的格局,能发展到当前地步,是历代会计界人士不断总结提升的结果,确实并不容易。但若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则只能坐视会计越来越不适用于外部环境要求,最终难逃整体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智广  高霖宇  谭红旭  
实务中,对于"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及"土地改良期间相关种植收入能否确认"的问题,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认为,土地使用权是一项单独的权利,对于其每年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针对每一笔改良支出还需确认其受益期,支出发生后分别进行摊销,同时可以确认种植经济林木的收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艳娇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内审发现问题整改,真正使整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攻克审计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审计成果的最终转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升整改的领导层次,激发整改的内生动力。内审机构应在党组织、董事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向党组织和董事会报告。有利于党组织和董事会对报告进行审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一凡  
无论如何,改良现代会计方案只表达了一种"理想",还不是"现实",所以读者必然会有两个疑问:其一,方案能否展现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愿景;其二,如何使之得到广泛支持并最终实现。而这两个问题是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本文拟围绕表1所示的内容加以阐述,初步展望改良后的会计愿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朝志  
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企业盈利高低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 ,故必须克服现有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即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 )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思路、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报告等方面进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改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常青  
我国传统复式簿记思想从人名账户思想、物名账户思想、账户平衡思想等主要方面展示了其发展及特征,并在18世纪中叶达到了相对成熟阶段(刘常青,2005)。然而正当我国传统复式簿记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文  黄文锋  
企业家的决策模式有改良式决策与探索式决策两种模式。改良式决策是在企业的技术、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有利于企业家更好地发挥这些因素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但容易陷入次优稳定均衡;探索式决策模式是对现有的技术、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期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但探索式决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对动态环境下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如何动态地组合这两种决策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探索式决策在动态环境下是一种常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军花  来燕  党辉  
当前农村的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是被大量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严重污染环境的因素。在国人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条件下,使其得到循环利用是亟待完成的任务。推广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的循环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也需要借助工具的不断改良来为进行。自然,农机改良就成为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循环利用的合适抓手。然而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推进起来却困难重重,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农机改良的推广、应用的理念与途径,加快其在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循环利用之中的普及,从而有力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玉可  田治威  
各利益相关者基于自己的目标,都对林业生物资产的会计信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怎样才能提高林业生物资产会计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满足度?文章通过对林业生物资产的特性和林业利益相关者对林业生物资产会计信息的需求分析,指出林业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良可以从三大报表改良、增加相关林业生物资产明细表、完善林业生物资产会计政策披露、增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披露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平生  
中国蚕丝业有着数千年的灿烂历史,一直是广大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支柱。然而,千百年来,中国蚕丝业长期徘徊不前,几乎没有任何重大改进。蚕农墨守旧法,陈陈相因,技术落后,设备简陋,既限制了蚕丝生产的发展规模,又影响了蚕丝的质量和价值,使之日渐难以适应欧美工业革命以后国际市场的新需要,这种状况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有所改善。民国初期(1912—1927年),中国蚕丝业借着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发松  段院生  
本研究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建立丰产、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针对同一基础群体C_0,分别按四种轮回选择方案在各自隔离区内进行了两年轮选。以随机交配群体作对照,对不同轮回选择方案的遗传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选择法对农艺性状和抗赤霉病性的综合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阶梯式选择法。混合选择法和半同胞交配选择法的综合改良效果相对较差;但对株高,主穗结实小穗数等单个性状的改良效果十分显著。文中对不同轮回选择方案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耀蓉  王强锋  朱彭玲  张亮  夏中梅  侯勇  
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生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测定,探讨了土壤改良剂不同施用量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5.34%~27.48%之间,pH提升幅度为7.2%~22.7%,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施用改良剂能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的繁殖,增强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施用改良剂200 g·m-2能有效改良土壤,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玉米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沙沙  苟宇波  何欣燕  程艳霞  
盐碱地作为生态建设和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土壤盐碱化及其治理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出一种适合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的低成本长效治理技术,本文以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作为改良剂,配合暗沟排盐、树坑垫层防止返盐等技术,以垂柳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处理施加不同量的改良剂,测定了pH、电导率和光谱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加改良剂后盐碱地的pH和电导率明显下降,改良效果显著。2)从植物的光谱指数来看,施用改良剂后比对照能够明显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处理1(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的平施量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