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7)
- 2023(9280)
- 2022(8327)
- 2021(8044)
- 2020(6710)
- 2019(15708)
- 2018(15688)
- 2017(30314)
- 2016(16549)
- 2015(18645)
- 2014(18671)
- 2013(18608)
- 2012(16766)
- 2011(14956)
- 2010(14786)
- 2009(13416)
- 2008(13360)
- 2007(11199)
- 2006(9529)
- 2005(8241)
- 学科
- 济(61225)
- 经济(61154)
- 管理(49111)
- 业(46057)
- 企(39884)
- 企业(39884)
- 方法(30527)
- 数学(26027)
- 数学方法(25731)
- 财(18350)
- 学(15594)
- 农(15271)
- 中国(15041)
- 业经(13647)
- 务(13434)
- 财务(13375)
- 财务管理(13353)
- 企业财务(12516)
- 地方(12452)
- 理论(11697)
- 和(10772)
- 贸(10474)
- 贸易(10469)
- 农业(10307)
- 易(10137)
- 环境(9957)
- 技术(9898)
- 制(9877)
- 教育(9250)
- 划(8761)
- 机构
- 大学(229622)
- 学院(227984)
- 管理(94931)
- 济(84745)
- 理学(83159)
- 经济(82735)
- 理学院(82273)
- 管理学(80904)
- 管理学院(80516)
- 研究(71568)
- 中国(52409)
- 京(48909)
- 科学(45965)
- 财(41392)
- 所(35988)
- 业大(34046)
- 农(33090)
- 财经(32858)
- 研究所(32440)
- 中心(32288)
- 江(31740)
- 北京(30884)
- 范(30222)
- 师范(29981)
- 经(29726)
- 州(26223)
- 院(26121)
- 农业(25884)
- 商学(24764)
- 商学院(24492)
- 基金
- 项目(158564)
- 科学(123951)
- 研究(116786)
- 基金(114409)
- 家(98752)
- 国家(97915)
- 科学基金(84721)
- 社会(71110)
- 社会科(67307)
- 社会科学(67289)
- 基金项目(62211)
- 省(61935)
- 自然(56536)
- 自然科(55196)
- 自然科学(55186)
- 自然科学基金(54174)
- 教育(53337)
- 划(52015)
- 编号(48880)
- 资助(47048)
- 成果(39470)
- 重点(34725)
- 部(34699)
- 创(32873)
- 发(32640)
- 课题(32637)
- 项目编号(30833)
- 科研(30602)
- 创新(30526)
- 大学(29869)
共检索到32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华军
本文系统地介绍和评论了会计应计异象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应计异象的存在性以及应计异象的解释:应计计量观、净经营资产增长观、风险溢价和资产定价模型误设观及高估权益的代理成本观,探讨了会计应计异象与其他金融异象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会计应计异象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爱萍 杨开元
"应计异象"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现象,也是近年来国际学界关于会计学和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文章基于存在性、产生原因、持续存在原因的逻辑分析框架,系统回顾资本市场"应计异象"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对国内资本市场近期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最后,通过分析该领域2000年以后最具影响力的12篇文献,归纳分析"应计异象"领域近10年以来的研究动向,并对"应计异象"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应计异象 评述 展望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徐爱农
会计异象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会计异象主要体现为应计异象、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和价值-魅力异象。近10年来,学术界对会计异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异象产生的原因、会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的关系、会计异象的持续性、会计异象的普遍性等几个方面。未来学术界需要进一步对投资者行为及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需要对我国特定市场背景下的会计异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华
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存在一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本文对证券市场主要异象:日历异象(包括周内效应、月份效应、月初效应、节日效应)、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天气效应情绪影响异常、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异象等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评价,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振 张俊瑞 李彬
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以及分析师跟踪作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以A股市场2001~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应计项目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披露质量的样本公司其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现象十分明显,而高披露质量的样本公司错误定价现象并不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减少应计项目错误定价,从而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张爽
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效果或经济后果如何,其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有何影响,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新会计准则由"收入费用观"的制定理念转向了"资产负债观",这使得会计盈余各个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应计异象为切入点,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定价效率问题。本文比较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盈余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发现应计利润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应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持续性差异显著提高。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loan(1996)的投资组合套利策略并不能获得超常回报,这与旧准则下1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斌 杨开元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A股公司为样本,沿用Richardson(2005)的方法对应计及其组成部分的盈余持续性及市场定价展开研究。本文根据权责确认与现金收付的异期,将营业性应计分为先收付应计FRAO与后收付应计LRAO,研究发现由于估计误差的存在,致使营业性应计的持续性低于营业利润中非营业性应计部分的持续性;由于持续性的不确定,导致FRAO的盈余持续性小于LRAO;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未能正确对营业性应计及先收付应计FRAO正确定价,但未能发现市场对后收付应计LRAO错误定价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说明估计误差及持续性的不确定是导致资本市场对应计错误定价,即"应计异象"存在的原因,在我国资本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应计异象"是股市系统性地错估应计项目,这个现象首先发现于美国,很可能存在于世界各国。本文用Fama-MacBeth计算法,扩展了李远鹏、牛建军(2007)的研究,发现中国股市确实有应计异象,也发现中国股市对A股盈余和盈余成分的定价错误与美国资本市场并不一致。在分年度的检验中,本文发现中国股市对盈余、应计项目及现金流的错误定价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对现金流与盈余的错误定价程度基本相同。相对于现金流的错误定价,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偏上。同时,当市场乐观时,应计项目被市场高估的程度更大;当市场悲观时,现金流被市场低估的程度也更大。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这个现象,并指出盈余、应计项目和现金流的错误定价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连 刘晓善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正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外环境会计的研究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学术展望。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回顾 综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蕾嫣 张白玲
碳排放权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低碳经济理念已渗入各个领域,与此相适应的新学科分支——碳排放会计也因此应运而生。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碳排放会计的定义、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以及碳排放会计报告与鉴证问题三个方面,对当前碳排放会计研究状况进行评析,并提出碳排放会计实施的相应观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远鹏 牛建军 姜国华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以决策有用性作为会计的首要目标,而会计则是通过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应计采实现这一目标的。那么投资者对会计应计的理解就应该成为准则制定的参考因素之一。自从Sloan(1996)在美国市场上发现了投资者高估会计应计的持续性之后,大量的文献时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这些文献,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应计异象研究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树 张智飞
以沪深股市为例,探讨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应计异象与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两种异象之间的联系,并判断这两种异象是否是同一种市场非有效性的表现,抑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应计异象和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之间并不能相互解释,利用两种异象构造投资组合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比利用一种异象所构造的投资组合多出约两倍的累积超额收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毛端谦 刘春燕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映象 述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远鹏 牛建军
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并不存在应计异象,即不存在对会计应计的过度反应。但是本文发现这并非市场对会计应计进行了正确定价,而是由于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造成的,因为这一行为降低了亏损公司当期的会计应计,造成利用Sloan(1996)套利策略买入了过多的亏损公司,从而无法获得超额回报,但是当控制亏损后,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出显著的应计异象。因此全样本下无法发现市场对应计的过度反应并非投资者的定价正确而是由于独特的退市监管制度。本文的证据表明检验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从投资者行为入手,而应充分考虑到公司层面的制度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