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4)
- 2023(4267)
- 2022(3831)
- 2021(3617)
- 2020(3256)
- 2019(7790)
- 2018(7286)
- 2017(15200)
- 2016(8199)
- 2015(9638)
- 2014(9573)
- 2013(9718)
- 2012(8916)
- 2011(7826)
- 2010(7979)
- 2009(7222)
- 2008(7922)
- 2007(6680)
- 2006(5670)
- 2005(5048)
- 学科
- 济(38683)
- 经济(38642)
- 业(35416)
- 管理(32128)
- 企(30681)
- 企业(30681)
- 方法(24709)
- 数学(22905)
- 数学方法(22850)
- 财(20484)
- 务(16476)
- 财务(16466)
- 财务管理(16434)
- 企业财务(15670)
- 农(8416)
- 制(7928)
- 中国(7709)
- 业经(6540)
- 农业(6439)
- 贸(6368)
- 贸易(6363)
- 易(6166)
- 银(5888)
- 银行(5878)
- 地方(5807)
- 融(5804)
- 金融(5802)
- 体(5614)
- 公司(5292)
- 行(5074)
- 机构
- 大学(119111)
- 学院(118277)
- 济(54085)
- 经济(53288)
- 管理(50198)
- 理学(44293)
- 理学院(43953)
- 管理学(43571)
- 管理学院(43347)
- 财(32454)
- 研究(31380)
- 中国(27262)
- 财经(25179)
- 经(23004)
- 京(22670)
- 财经大学(18918)
- 经济学(17737)
- 江(16835)
- 经济学院(16295)
- 商学(16289)
- 商学院(16195)
- 中心(15377)
- 会计(15017)
- 所(14934)
- 科学(14635)
- 北京(13899)
- 经济管理(13538)
- 业大(13315)
- 农(13113)
- 州(13090)
- 基金
- 项目(74247)
- 科学(60232)
- 基金(57892)
- 研究(54903)
- 家(48153)
- 国家(47765)
- 科学基金(43329)
- 社会(37947)
- 社会科(36303)
- 社会科学(36294)
- 基金项目(30984)
- 自然(27601)
- 自然科(27021)
- 自然科学(27018)
- 省(26985)
- 自然科学基金(26631)
- 教育(26234)
- 资助(25007)
- 划(22468)
- 编号(21145)
- 部(18891)
- 成果(17890)
- 教育部(17325)
- 人文(16929)
- 国家社会(16158)
- 重点(16015)
- 创(15477)
- 性(15431)
- 大学(15339)
- 科研(14829)
共检索到17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树 张智飞
以沪深股市为例,探讨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应计异象与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两种异象之间的联系,并判断这两种异象是否是同一种市场非有效性的表现,抑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应计异象和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之间并不能相互解释,利用两种异象构造投资组合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比利用一种异象所构造的投资组合多出约两倍的累积超额收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李胜 王艳艳
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一直是财务学和会计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信息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对PEAD现象的存在性和持续性问题作了研究。我们的结论是:信息质量是PEAD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以通过影响未预期盈余的大小,间接影响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这主要表现在,信息质量差的股票多集中在未预期盈余极端组合中;也可以直接对PEAD产生影响,即在盈余公告后,信息质量差的投资组合平均累计超常收益大于信息质量好的投资组合。另外,随着时间推移,信息质量差的投资组合的超常收益下降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理性的投资者对盈余公告中的相关信息的解读,信息不确定性下降,风险逐步释放,所...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樊行健 刘浩 郭文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国资本市场上应计异象的存在性。笔者以1998-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应计异象,单变量回归结果和构建套利投资组合的结论一致。剔除亏损公司、加入风险因子、改变经营性应计的计算方法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有限,但总体上不会改变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应计异象 经营性应计 股票收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明发 李思雨 王昊 沈蜜
本文试图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解释我国A股盈余公告后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在有行情时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比市场无行情时更强。即使笔者选择不同的事件窗口,或者使用业绩快报作为事件日,或者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例如周五效应、公司市值、分析报告数量),该现象依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有显著影响,具体体现为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情况下,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更不明显,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也更小。最后,在有市场行情时公告前个股部分信息泄露所带来的超额回报也明显减弱。研究结果扩展了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由于注意力有限,投资者们对于整体市场信息的关注程度会高于个股,从而造成对个股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盈余公告后漂移 有限注意力假说 市场行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晓英 邵志高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应计异象和以资本支出为变量的投资增长异象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应计异象很可能主要是由投资增长引起的,应计异象属于投资增长异象的一种。
关键词:
应计异象 资本支出 股票超额收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斌 杨晋渝 Woody LIAO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后是否会产生新的投资异象以及造成这种投资异象的影响因素。运用均值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并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样本公司进行回归。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市场风险、规模风险和账面市值比风险之后,投资策略仍然可获得超常回报率,并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大(小)的组,超常回报率低(高)。套利风险、交易成本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波动性风险造成的投资异象的影响因素。交易成本越大,套利风险越高,错误定价越不容易被消除,其超常回报率也越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投资异象 交易成本 套利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张翔
盈余信息在资本市场定价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A股市场的盈余加速(盈余增长率的变化)异象,并进一步探究该异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整体存在盈余加速异象,且该异象不能被其他定价因子和因子模型所解释;(2)盈余加速对未来盈余增长具有增量预测能力,市场未能完全理解该信息含量导致的盈余加速异象;(3)低盈余信息质量公司的盈余加速异象更强,说明低盈余信息质量带来的高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对盈余加速信息含量反应不足。本文为A股市场盈余加速异象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信息质量两条路径解释了该异象的形成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寒 盛智颖
本文运用季度数据,考察了双盈余管理模式下信息不确定性对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盈余公告后20天内,好坏消息的股价漂移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且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较大。在各观察期内,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程度呈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规律。信息不确定程度与未预期盈余呈正相关关系,且真实盈余管理模式下信息不确定性对未预期盈余的影响更大。会计信息不确定程度对股价漂移异象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细分至盈余管理模式上,操纵盈余管理这一行为引起的差信息质量在20天的短期窗口内对股市均具有负面影响,而较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模式,使得股市投资者无法将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反映在股价上,对其负面性更应警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青 陈少华
文章以2007年~2011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舍弃了未考虑个体效应的截面回归方法,采用更适合短面板数据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董事会特征替代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后,研究发现:董事会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薪酬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好。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同城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更好。
关键词:
董事会监管 盈余管理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玮 徐玉德 王宁
本文实证检验了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对客户公司的会计报告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受到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公司经济依存度的作用,在事务所经济重要程度较低的客户公司中,签字会计师任期的延长显著降低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而在事务所经济重要程度较高的客户公司中,任期与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关系则并不明确。同时,上市公司在按照《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更替签字注册会计师后,会计稳健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尽管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规定的实施在我国是必要的,但其实施规定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并不完善。本文建议未来轮换规定可以考...
关键词:
轮换规定 注册会计师任期 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江庆 谢志明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主板6566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媒体作为信息中介这一角度,研究媒体关注、盈余公告对应计异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显著的应计异象;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媒体关注盈余公告加剧了应计异象。此外,进一步把媒体对盈余公告的报道分为详细报道和简要报道两类,发现媒体对盈余公告的详细报道加剧了应计异象,媒体对盈余公告的简要报道对应计异象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媒体关注 盈余公告 应计异象 信息中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企业会计准则能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吗——来自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政府治理与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来自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XBRL财务报告与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基于上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资金转移、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余质量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经常性损益、隐蔽空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市场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
价值被高估的上市公司操纵盈余吗?——来自沪深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强势企业、政治关系与盈余管理方式——来自深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