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
- 2023(1185)
- 2022(1064)
- 2021(1049)
- 2020(993)
- 2019(2474)
- 2018(2368)
- 2017(4352)
- 2016(2372)
- 2015(2643)
- 2014(2967)
- 2013(3013)
- 2012(2659)
- 2011(2344)
- 2010(2482)
- 2009(2374)
- 2008(2902)
- 2007(2353)
- 2006(1943)
- 2005(1892)
- 学科
- 管理(9819)
- 企(9191)
- 企业(9191)
- 业(9001)
- 财(6619)
- 务(6115)
- 财务(6100)
- 财务管理(6091)
- 济(6080)
- 经济(6070)
- 企业财务(5641)
- 会计(3565)
- 学(3427)
- 理论(2618)
- 方法(2585)
- 中国(1810)
- 审计(1770)
- 业经(1702)
- 银(1655)
- 银行(1654)
- 制(1503)
- 和(1469)
- 数学(1413)
- 会计学(1391)
- 数学方法(1388)
- 融(1318)
- 金融(1318)
- 家(1299)
- 国家(1268)
- 各类(1214)
- 机构
- 大学(33350)
- 学院(33284)
- 管理(13158)
- 济(11304)
- 理学(11274)
- 理学院(11168)
- 财(11045)
- 管理学(11017)
- 经济(10995)
- 管理学院(10967)
- 会计(8783)
- 研究(8646)
- 中国(8136)
- 财经(7528)
- 京(6939)
- 经(6692)
- 江(5622)
- 财经大学(5350)
- 所(4844)
- 会计学(4754)
- 科学(4537)
- 商学(4520)
- 北京(4512)
- 学会(4506)
- 商学院(4484)
- 会计学院(4414)
- 州(4252)
- 中心(4234)
- 范(4027)
- 师范(3988)
共检索到5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朝晖
本文研究了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陈述和勤勉尽责的认定 ,认为虚假陈述的实质是审计失败 ,而勤勉尽责的核心是应有的职业关注。超前的审计准则不能作为认定职业关注的标准 ,机械执行审计准则不能认定已尽了职业关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建华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方,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增信,让投资者放心,也为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审计不是保险,不能期望常规财务报表审计为财务报表可靠性提供绝对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业务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审计准则既凝聚行业智慧,也反映社会共识,是评判勤勉尽责的权威标准和客观依据,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在审计法律责任认定中,应当基于审计当时所掌握或应当掌握的信息,避免“马后炮”,避免“以审计意见不当直接认定未勤勉尽责”的结果导向;应当尊重职业判断;并落实侵权法“过责相当”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榴
一、引言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以信息为基础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其中,又以会计信息最为重要。抓住审计执业质量的"牛鼻子",是在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会计信息监管的有效途径。2013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持续加大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执法力度,先后对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尧明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免责,是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1.9规定》、《6.11规定》等司法解释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利用《1.9规定》、《6.11规定》中的免责及共同侵权事由,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虚假陈述民事案件中应负的责任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释和界定,把民事赔偿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正当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蒋尧明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现阶段在审理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时,判断审计报告真实性的现实标准只能是"法律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会计、审计标准是衡量法律真实的直接依据;对审计报告"重大事件"的认定应优先采用"投资者决策标准";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不正当披露四种形式;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应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适用于过错推定原则;在认定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时,既科学又符合现实的方法是:信赖推定与事实推定相结合;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应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措施。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报告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郭鸿鹏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问题,提出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认定应遵循程序理性的原则、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等观点。提出了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要处理好保护投资者与维护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正当权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虚假陈述 程序理性 因果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敦力 马德水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支持创新创业的"集合投资制度",创业投资家是否会利用其私有信息实施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若发生应如何有效抑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文章基于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形,分别构造一个单期静态与一个多期动态博弈模型,比较不同情境下纳什均衡时双方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是诱发创业投资家机会主义行为的罪魁祸首,而有效的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机制则是缓解创业投资家道德风险的良方妙药。结果表明,提高创业投资家偷懒的临界收益和增加创业投资者监督的临界成本,能够促使创业投资家勤勉尽责工作,抑制其偷懒耍滑行为,并认为采取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和建立声誉机制,能够达到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得益彰的效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文越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下,证券中介机构的资本市场看门人功能将更为突显,立法将更注重中介机构间注意义务以及专业职责的划分。为应对注意义务区分标准不明晰、免责事由缺乏的困境,美国法下"区分责任模式"及"滑动责任标准"可起到一定借鉴。中介机构应于法定及专业职责内履行特别注意义务;交叉引用文件时,对于明显缺乏依据以及明显不合理的专业意见审查应履行一般注意义务,并以此区分不同中介机构间法律责任,明确相应法定免责事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敦力 马德水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支持创新创业的"集合投资制度",创业投资家是否会利用其私有信息实施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若发生应如何有效抑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文章基于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形,分别构造一个单期静态与一个多期动态博弈模型,比较不同情境下纳什均衡时双方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是诱发创业投资家机会主义行为的罪魁祸首,而有效的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机制则是缓解创业投资家道德风险的良方妙药。结果表明,提高创业投资家偷懒的临界收益和增加创业投资者监督的临界成本,能够促使创业投资家勤勉尽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美国是对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作了明确、系统规范的国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借鉴过程中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同时,本文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五个阶段的简要回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结合我国会计界、法律界的主流观点,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报告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艳 李昱 魏立
为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资者权利救济渠道,2022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22]2号,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对2003年2月1日实施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2号,以下简称2003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高法民二庭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对上市公司法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应当采用无过错原则,而对其他主体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归责 无过错 过错推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尧明
由于财务预测信息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财务预测信息是否存在虚假 陈述的判断标准的建立,拟借鉴美国的“安全港规则”和“忠实表达警示文字原则”,即只要预测性财务 信息是基于诚信原则编制,并且编制时所采用的各种基本假设、基本原则、预测目的和范围、编制方法、 基本步骤均属合理性,并对预测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虚假陈述作了必要的警示,且一旦客观条件变化导致原 先据以作出预测的合理假设、基础发生变化或不存在而使预测信息变得不真实时,已及时披露并且出具更 正信息,那么即使预测信息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也不属于虚假陈述行为,不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关键词:
财务预测信息 披露 虚假陈述 安全港规则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珺
随着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不断演变,审验机构“看门人”作用得到强化,为督促其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应解决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不一、民事责任认定标准及范围模糊等问题,明确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的适用规则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义务范围。同时,为避免发行人固有风险转移,审验机构执业风险过重,可通过采取设定赔偿上限、签订责任限制协议等方式降低审验机构破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不同的民事责任性质有不同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因此确定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关法律仅确认了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并未对责任性质予以规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应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
关键词:
虚假信息 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举证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