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4)
- 2023(8152)
- 2022(6798)
- 2021(6206)
- 2020(5248)
- 2019(11639)
- 2018(11328)
- 2017(22022)
- 2016(12010)
- 2015(13088)
- 2014(13262)
- 2013(13022)
- 2012(11828)
- 2011(10572)
- 2010(10697)
- 2009(10154)
- 2008(10737)
- 2007(9427)
- 2006(8004)
- 2005(7505)
- 学科
- 管理(43645)
- 济(42435)
- 经济(42349)
- 业(39586)
- 企(35154)
- 企业(35154)
- 财(20236)
- 方法(18967)
- 数学(16121)
- 数学方法(15950)
- 制(15368)
- 务(14241)
- 财务(14214)
- 财务管理(14178)
- 企业财务(13412)
- 中国(11136)
- 体(10618)
- 业经(10583)
- 农(10551)
- 学(9975)
- 银(9619)
- 银行(9607)
- 体制(9189)
- 行(8847)
- 融(8768)
- 金融(8766)
- 技术(7881)
- 贸(7291)
- 贸易(7287)
- 理论(7253)
- 机构
- 大学(171633)
- 学院(170617)
- 济(69431)
- 经济(67944)
- 管理(64189)
- 理学(55310)
- 研究(55105)
- 理学院(54730)
- 管理学(53896)
- 管理学院(53560)
- 中国(43177)
- 财(41983)
- 京(34907)
- 财经(31801)
- 科学(31531)
- 经(28757)
- 所(27950)
- 江(26735)
- 农(26333)
- 中心(25663)
- 研究所(24278)
- 财经大学(23647)
- 业大(23307)
- 经济学(22403)
- 北京(21397)
- 农业(20567)
- 州(20440)
- 经济学院(20168)
- 院(19978)
- 范(19817)
- 基金
- 项目(112255)
- 科学(89686)
- 基金(84374)
- 研究(81400)
- 家(73743)
- 国家(73174)
- 科学基金(63625)
- 社会(54070)
- 社会科(51450)
- 社会科学(51440)
- 基金项目(43910)
- 省(42556)
- 自然(40894)
- 自然科(40018)
- 自然科学(40008)
- 自然科学基金(39365)
- 教育(38052)
- 划(35968)
- 资助(34591)
- 编号(31181)
- 成果(27010)
- 制(26830)
- 部(26333)
- 重点(25494)
- 性(23878)
- 创(23783)
- 国家社会(23509)
- 教育部(23047)
- 发(22483)
- 创新(22347)
共检索到259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蘅
声誉是维持会计师事务所公信度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形成有赖于社会公众的惩罚行为。本文选取“科龙-德勤事件”为切入点,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该事件之后社会公众是否采取触发策略对德勤实施有效惩罚,以检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机制是否有效。结论发现,科龙事件之后德勤并未丧失市场份额;在科龙公告日由德勤所审除科龙之外的上市公司也未出现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率,异常交易率也明显小于零。这说明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并未因有损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而受到有效惩罚,声誉形成机制失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存彦 周少燕
本文利用2012-2014年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以"四大"作为参照,从群体、事务所及审计师三个层次对我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层内同质性和层间一致性进行了对比性实证检验,以判断我国审计市场上是否正在出现一个有别于"四大"的第二层级声誉群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声誉群体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做强做大战略"在市场中已初见成效。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战略发展重点从规模推进转向质量甄别制度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鲜文铎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国外大量的研究均证实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而本文的研究却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中,就总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独立性相对不高、易受行业内经济依赖度的负面影响和行业专长发展程度较低是造成这种负相关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原红旗 张楚君 孔德松 施海娜
本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会导致其声誉损失,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将显著提高。发生审计失败后,不管事务所是否受到监管处罚,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都会显著提高,但审计失败后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显著高于审计失败后未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即监管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审计失败 监管处罚 会计师事务所 IP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中华 甘礼胜 巴雅尔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外部盈利压力和会计稳健性两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两者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期望越高,管理层所感知的外部盈利压力越大,会计稳健性越差;外部盈利压力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受到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影响,被高声誉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外部盈利压力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减弱。
关键词:
外部盈利压力 会计稳健性 事务所声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奇峰
本文以2001 ̄2003年的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审计定价以及事务所声誉的影响。用公司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来计量事务所声誉,本文发现,整体上来看,与其他事务所相比,首次获得IPO专项复核资格的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公费,但是投资者认为其审计的公司盈利并不更可信;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的可信度与其他事务所没有显著差异;而经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更具可信性。这表明仅靠政府对供给方的管制并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市场声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向培育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提高专业能力、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是建立市场声誉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盛纹 熊文曲 杨钦皓
作为审计业务的实际执行者,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的执业特征和行为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新近年度数据,以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分析单位,探讨客户重要性与财务重述间的关系,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签字注册会计师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越强,该客户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能抑制客户重要性对财务重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理论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把规模经济性带来的利益传递一部分给客户公司以维持客户资源或吸引新的客户资源。本文考察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和声誉对其规模经济性传递效应的影响。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1年区域层面数据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表现出更强的规模经济性传递效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表现出更强的规模经济性传递效应。进一步测试的结果表明,行业专长和声誉对规模经济性传递效应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增量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理解竞争性的中国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定价行为具有意义。
关键词:
行业专长 声誉 规模经济性 审计定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盛纹 熊文曲 杨钦皓
作为审计业务的实际执行者,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的执业特征和行为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新近年度数据,以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分析单位,探讨客户重要性与财务重述间的关系,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签字注册会计师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越强,该客户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能抑制客户重要性对财务重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子祎 戴睿
近年来,我国财务舞弊、审计失败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员工举报事件”作为切入点,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审计声誉受损对会计师事务所其他被审公司的影响。结果显示,正中珠江所审客户在事件日当日和事发前一日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均显著为负,且事件对公司股价产生了较长期的负面影响;而德勤所审客户仅在事发前一日平均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未观测到长期负面影响。文后分析了两个案例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客户的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本文选取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向异常审计费用还是负向异常审计费用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前者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控制审计成本,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后者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在高价诱惑下,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对违法违规行为容忍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声誉,维护声誉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审计溢价会更加谨慎的执业,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以2008~2017年在并购重组交易方案中披露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其业绩补偿承诺随后实现的程度更高。这是因为在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中,目标公司给出的承诺利润更低,因而其在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更可能高于承诺利润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标公司采用股权补偿方式以及制度环境更好的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信号机制的研究视角。同时,可以为监管部门及市场投资者提供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并购重组 业绩补偿承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覃易寒
声誉即一个组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以及组织在社会公众中影响效果好坏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声誉管理是组织对声誉的创建和维护,是以正确决策为中心,通过声誉投资、交往等手段,从每个员工做起,建立和维护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声誉管理由国外学者提出,近年来逐渐被我国企业管理者接受,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深受“银广厦”等事件的影响,产生行业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