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0)
2023(3990)
2022(3191)
2021(2961)
2020(2455)
2019(5784)
2018(5559)
2017(10339)
2016(5709)
2015(6515)
2014(6520)
2013(6465)
2012(5852)
2011(4673)
2010(5002)
2009(4691)
2008(4718)
2007(3685)
2006(3065)
2005(2678)
作者
(14217)
(11777)
(11329)
(10989)
(7660)
(5690)
(5364)
(4491)
(4370)
(4326)
(4168)
(3755)
(3598)
(3596)
(3518)
(3379)
(3341)
(3330)
(3288)
(3288)
(2956)
(2859)
(2763)
(2707)
(2706)
(2584)
(2540)
(2470)
(2463)
(2368)
学科
(16901)
经济(16880)
管理(16200)
(14938)
(12896)
企业(12896)
审计(12181)
(10044)
(7911)
财务(7907)
财务管理(7839)
企业财务(7210)
方法(6271)
地方(6175)
各类(5912)
(5662)
中国(4973)
业经(4658)
数学(4539)
数学方法(4494)
(4486)
农业(4187)
(3775)
会计(3762)
环境(3096)
技术(2863)
理论(2822)
(2721)
国家(2613)
(2542)
机构
学院(69455)
大学(66798)
管理(25022)
(21896)
理学(21401)
经济(21173)
理学院(21129)
管理学(20835)
管理学院(20698)
研究(18908)
(17475)
中国(17223)
(15746)
会计(12773)
财经(12549)
(12445)
科学(11663)
(11038)
中心(10290)
(9669)
(9578)
(9241)
师范(9185)
北京(8903)
财经大学(8892)
(8858)
业大(8557)
(7995)
商学(7766)
商学院(7705)
基金
项目(44079)
研究(34598)
科学(34055)
基金(30337)
(25720)
国家(25417)
科学基金(22291)
社会(20649)
社会科(19462)
社会科学(19456)
(18441)
基金项目(17135)
教育(15665)
编号(15531)
(14675)
自然(14510)
自然科(14061)
自然科学(14057)
自然科学基金(13783)
成果(13208)
资助(11610)
课题(10673)
重点(9835)
(9833)
项目编号(9656)
(9362)
(9060)
(8980)
(8955)
科研(8817)
期刊
(26092)
经济(26092)
研究(22533)
(21269)
中国(20501)
会计(13965)
财会(10905)
审计(9659)
学报(8220)
(7346)
通讯(7326)
会通(7309)
科学(7132)
教育(7041)
管理(6624)
大学(6413)
学学(5745)
财经(5470)
(5206)
(5105)
农业(5083)
(4950)
金融(4950)
技术(4915)
(4565)
(4552)
之友(4345)
经济研究(4196)
(4153)
资源(4112)
共检索到11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红梅  
本文从内部和外部双重视角分析审计师声誉修复机制,通过市场对"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的反应来观测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师声誉的修复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后,市场会对审计师声誉做出判断,从而对其客户做出市场反应。通过对根据更换审计师公告时间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较早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股价的累计超额收益为正,而较晚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累计超额收益为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钱蓓蓓  沈永建  张苏岭  
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其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2006年合并中兴宇会计师事务所后,信永中和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并不具有持续性;2009年合并四川君和等会计师事务所后,信永中和的审计质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雪  张俊民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是通过审计师声誉而作用于审计定价的,且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约束机制来影响审计定价,审计师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  
本文采用2007~2009年由中瑞岳华所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会计稳健性和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以此检验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做强。研究结论表明:与合并前相比,总体而言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未得到提高;但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了提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Qihui Gong  Oliver Zhen Li  Yupeng Lin  Liansheng Wu  
得益于政策的鼓励,中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得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以收入计算,中国本土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3.95%提升到2012年的36.12%,中国审计市场开始了由高度分散的审计市场向更加集中的审计市场的转变。已有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研究非常有限,其原因在于已有审计方面的研究均用审计费用来衡量审计投入。实际上,审计费用衡量的是审计服务的价格,而不是审计服务的投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为代表的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本文以中国2006年以来的8起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事务所合并对409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合并完成后,客户企业的可控性应计显著下降,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这意味着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梦玲  王雷  蒋水全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发生的13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层面的会计稳健性来衡量审计质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考察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合并初期,事务所合并后会计稳健性显著下降,说明合并后并没有显著改善审计质量,进一步延长考察期至合并后6年,结果显示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渐趋缓;并将事务所合并案例分为"大所合并小所"和"小所合并小所"两类,回归结果表明两类合并在审计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所合并小所"减缓了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合并时间向后推移,结果发现"大所合并小所"方式下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为"大所"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小所"改善审计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娟  李明辉  杨鑫  
基于我国2005~2009年发生的12起事务所合并案,考察了相关因素对上市公司在原主审事务所发生合并后是续聘合并后事务所还是变更到其他低质量事务所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业绩佳、公司治理好的公司更倾向于续聘合并后的事务所,而上期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事务所;与预期相反的是,具有融资动机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事务所;无论是以非经常性损益还是以操控性应计度量潜在的盈余管理机会,其与公司选择续聘合并后事务所或变更其他事务所之间均无显著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成立  
本文对审计质量的不同衡量标准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规模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高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存在一致的关系。原因在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大"多是通过合并形成的,而政策主导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没有真正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惠  
本文以2000-2010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及对应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证券市场对事务所合并前后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并运用事务所规模品牌效应,共谋和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理论解释事务所合并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有不同的反应,合并后会出现更为积极的反应;证券市场对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在合并后收到的标准审计意见会出现更为积极的反应。证券市场对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审计意见的不同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本文以我国2005~2009年间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对象,以审计延迟度量审计效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横向角度而言,近3年内曾发生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延迟显著低于未发生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近1年或近2年内是否发生合并对于审计延迟则没有显著影响;就纵向角度而言,对于稳定客户平衡面板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审计延迟显著低于合并之前。综合起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审计延迟、提高审计效率,但这种作用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显著显现。不过,上述结论仅适用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涉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非但不会降低审计延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强  胡南薇  陈乐乐  
本文主要从审计师流动的视角考察审计师对客户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动态影响。基于1998-2012年中国发生的47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事件,我们发现,合并前,相对于相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更差;而合并后,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财务报告可比性显著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合并后,相对于两家新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老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更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流动导致的审计风格转变是影响财务报告可比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其影响程度在老客户与新客户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嘉伟  汪开明  
本文以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和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两起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遭受严厉行政处罚后参与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管从整体角度还是从参与合并双方各自的角度而言,审计质量都未得到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辉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数次合并高潮。合并直接提高了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根据现有理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那么,在我国,合并是否会提高相关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呢?本文以2005年德勤华永与北京天健及深圳天健信德合并案、2008年中瑞华恒信与岳华合并案为对象,检验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就这两个合并案来说,事务所合并并不意味着审计质量的提高。对中瑞岳华合并案而言,在合并后,其审计质量甚至有所下降。此外,原先规模较小事务所审计质量能够得到更大提升的假说也未得到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