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5)
- 2023(19093)
- 2022(16220)
- 2021(14909)
- 2020(12813)
- 2019(29058)
- 2018(28348)
- 2017(54003)
- 2016(29599)
- 2015(32916)
- 2014(32444)
- 2013(32060)
- 2012(29135)
- 2011(25434)
- 2010(25598)
- 2009(23749)
- 2008(23559)
- 2007(20264)
- 2006(17403)
- 2005(15269)
- 学科
- 济(117042)
- 经济(116910)
- 业(107015)
- 管理(97780)
- 企(95534)
- 企业(95534)
- 方法(56850)
- 数学(46321)
- 数学方法(45746)
- 财(38896)
- 农(35371)
- 业经(34609)
- 务(28990)
- 财务(28914)
- 财务管理(28839)
- 中国(28456)
- 企业财务(27295)
- 农业(24999)
- 学(23671)
- 技术(22449)
- 制(22121)
- 贸(20995)
- 贸易(20981)
- 地方(20876)
- 理论(20865)
- 易(20408)
- 和(20144)
- 划(18918)
- 环境(17574)
- 策(17407)
- 机构
- 学院(416840)
- 大学(412768)
- 管理(169053)
- 济(163951)
- 经济(160608)
- 理学(147020)
- 理学院(145505)
- 管理学(143004)
- 管理学院(142266)
- 研究(130298)
- 中国(100012)
- 京(87432)
- 科学(83176)
- 财(79219)
- 农(74871)
- 业大(66585)
- 所(65838)
- 财经(63282)
- 江(61630)
- 中心(60486)
- 研究所(59347)
- 农业(59257)
- 经(57582)
- 北京(53613)
- 范(49608)
- 州(48998)
- 师范(48978)
- 经济学(48449)
- 院(47721)
- 财经大学(47003)
- 基金
- 项目(288204)
- 科学(226225)
- 基金(209745)
- 研究(205314)
- 家(184681)
- 国家(183101)
- 科学基金(158060)
- 社会(129499)
- 社会科(122902)
- 社会科学(122866)
- 省(113711)
- 基金项目(111756)
- 自然(105691)
- 自然科(103300)
- 自然科学(103271)
- 自然科学基金(101439)
- 划(95008)
- 教育(94024)
- 资助(86349)
- 编号(82594)
- 成果(64466)
- 重点(64444)
- 部(62704)
- 创(61505)
- 发(60618)
- 创新(57000)
- 科研(56131)
- 课题(56012)
- 业(53961)
- 教育部(53418)
- 期刊
- 济(174767)
- 经济(174767)
- 研究(115548)
- 中国(77152)
- 学报(69133)
- 财(67702)
- 农(67238)
- 管理(63489)
- 科学(61560)
- 大学(52296)
- 学学(49959)
- 农业(46446)
- 教育(38106)
- 技术(36626)
- 融(31842)
- 金融(31842)
- 业经(31159)
- 财经(30696)
- 经济研究(27608)
- 业(26322)
- 经(26278)
- 会计(23039)
- 财会(23011)
- 问题(22992)
- 技术经济(21495)
- 版(21363)
- 科技(20340)
- 现代(19005)
- 商业(18900)
- 理论(18239)
共检索到59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赞迪 王怀业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合并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结合双重差分模型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比较视角实证研究事务所合并对被审计单位盈余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事务所合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整体的盈余质量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国有企业的盈余质量明显优于非国有企业;事务所合并明显改善国有企业的盈余质量,但没有给非国有企业带来显著影响。
关键词:
盈余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 合并国有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朝龙 李军辉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角度探讨了会计事务所规模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且从抑制盈余管理角度来讲,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高于小型会计事务所,而在国有企业中两者之间无差异。通过额外检验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是有限的。
关键词: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国有企业 新会计准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
以我国2000~200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客户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盈余管理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相对有限责任公司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户公司,其可操控性盈余显著降低,而且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会显著降低客户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概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希和 俞萍
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修饰财务报表的行为比较普遍。盈余管理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大小,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2014年江浙地区披露了审计费用的23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非经常性损益作为衡量标准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相关性不大,但应计项目与审计费用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加入了公司资产规模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与审计费用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关键词:
审计费用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烁丹
本文选取2010—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错配对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企业盈利水平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是否与企业业绩"突变"有关。研究发现:"大所-小企"规模错配会提高企业审计质量,同时增加审计费用,"小所-大企"规模错配会降低企业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企业盈利水平能对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与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产生同向的调节作用。此外,企业业绩"突变"并非是造成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的显著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晓燕 张雅琦
审计质量作为衡量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长期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从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两视角出发,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归纳,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视角 企业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群 陈金勇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制度环境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文章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比较研究了2006年版会计准则对少数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国企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该会计准则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国企盈余管理程度提升的幅度显著大于非少数民族地区国企,主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控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大幅上升。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国有企业 民族地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英
中天勤、沈阳华伦等5家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未通过年检被取消执业资格,他们的原有客户不得不改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该事件为强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研究背景。以非正常性应计利润(DA)来衡量审计质量发现,在强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后,这些公司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不降反升。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正DA组,后任会计师没有调低那些公司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而在负DA组,这些公司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在更换会计师以后反而增加了。研究显示,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度分散的审计市场中,强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带来大家预期的效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梁冬妮
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联合印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选聘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行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公平竞争,推动提升审计质量。为推动《选聘办法》落实,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为代表的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本文以中国2006年以来的8起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事务所合并对409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合并完成后,客户企业的可控性应计显著下降,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这意味着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中国的产权结构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它实际上是在纯粹的中央集权计划的公有制和纯粹的分散化的私有制之间的不同程度的选择。这些选择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增加激励而提高生产率。例如种种形式的承包制的实行都使得企业的激励机制获得不同程度的改进。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中,既定的产权结构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在经济中占绝大多数的国有、集体和乡镇这些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究竟具有何种实质性差异?这些产权结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具有什么影响?根据我们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调查统计数据,本文试图描述这种产权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凯鹏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为事务所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近几年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合并案例,合并固然能够扩大事务所的规模,获得更优质的审计资源,但是这对其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有何影响呢?本文选取了2008—2009年合并较成功的6家事务所,研究合并对国内所"十大"与"非十大"的影响,对比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变化,结果发现合并之后国内所"十大"相对于"非十大",审计质量并未显著提高。而国内所"十大"与"非十大",审计收费均显著增加。
关键词:
事务所合并 审计质量 审计费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荣凯 尹博 侯军利
本文运用分层线性方程模型,借助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技术红利现象依然存在,其传导机制趋向复杂化。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资产外部性加强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却削弱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创新水平的提升,这可能源于国企与非国企间合作的加深对非国企创新的挤出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
本文采用2007~2009年由中瑞岳华所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会计稳健性和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以此检验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做强。研究结论表明:与合并前相比,总体而言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未得到提高;但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了提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梦玲 王雷 蒋水全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发生的13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层面的会计稳健性来衡量审计质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考察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合并初期,事务所合并后会计稳健性显著下降,说明合并后并没有显著改善审计质量,进一步延长考察期至合并后6年,结果显示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渐趋缓;并将事务所合并案例分为"大所合并小所"和"小所合并小所"两类,回归结果表明两类合并在审计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所合并小所"减缓了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合并时间向后推移,结果发现"大所合并小所"方式下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为"大所"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小所"改善审计质量。
关键词:
事务所合并 大所合并小所 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