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3)
- 2023(12000)
- 2022(9980)
- 2021(9367)
- 2020(7929)
- 2019(17740)
- 2018(18007)
- 2017(32656)
- 2016(18586)
- 2015(20667)
- 2014(21274)
- 2013(20193)
- 2012(18694)
- 2011(16455)
- 2010(17212)
- 2009(16516)
- 2008(16854)
- 2007(15217)
- 2006(13385)
- 2005(12585)
- 学科
- 济(60072)
- 经济(59963)
- 管理(57245)
- 业(49634)
- 企(44215)
- 企业(44215)
- 财(24448)
- 方法(23988)
- 制(21713)
- 中国(19545)
- 数学(19026)
- 数学方法(18634)
- 学(17755)
- 农(16045)
- 务(15725)
- 财务(15677)
- 体(15675)
- 财务管理(15599)
- 业经(14940)
- 企业财务(14730)
- 银(14295)
- 银行(14259)
- 理论(13754)
- 行(13383)
- 融(13373)
- 金融(13366)
- 审计(12320)
- 体制(12207)
- 技术(10479)
- 教育(10372)
- 机构
- 大学(254801)
- 学院(254270)
- 济(93938)
- 经济(91452)
- 管理(89272)
- 研究(88551)
- 理学(75278)
- 理学院(74312)
- 管理学(72699)
- 管理学院(72213)
- 中国(69984)
- 京(56210)
- 财(55853)
- 科学(54919)
- 所(46871)
- 农(44329)
- 江(42385)
- 财经(41237)
- 研究所(41195)
- 中心(41110)
- 经(37081)
- 业大(37038)
- 北京(35003)
- 农业(34666)
- 范(33760)
- 师范(33300)
- 州(33203)
- 院(32526)
- 省(31237)
- 财经大学(30273)
- 基金
- 项目(162105)
- 科学(125742)
- 研究(118375)
- 基金(115286)
- 家(102063)
- 国家(101165)
- 科学基金(85255)
- 社会(73020)
- 社会科(68997)
- 社会科学(68978)
- 省(64185)
- 基金项目(59686)
- 教育(56524)
- 自然(54981)
- 划(54097)
- 自然科(53687)
- 自然科学(53663)
- 自然科学基金(52699)
- 编号(48357)
- 资助(47524)
- 成果(42994)
- 重点(37529)
- 部(35904)
- 课题(35630)
- 制(33485)
- 创(33342)
- 性(33232)
- 发(32988)
- 创新(31313)
- 科研(31098)
共检索到411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杏芬
在全球会计审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世界各国会计准则仍然普遍要求贯彻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条件下,对审计稳健性进行专门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审计稳健性和会计稳健性共同确保和改善财务报告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思考,从一个全新视角分析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者保护。首先,将现有审计师稳健性、审计报告稳健性的概念统一为审计稳健性,提出了审计稳健性这一新概念的目标、功能与计量方法,在分析其与审计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从而对现有的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审计稳健性 概念体系 目标 计量 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本文以1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关键词:
会计制度改革 盈余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念梅 翁健英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否会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为验证这一问题,针对我国1994-2008年财务报告编制者稳健动机仍很低且未发生重大变化,但稳健会计规则不断增加的特殊背景,本文对会计制度与财务报告编制者动机对盈余稳健的影响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替代这一问题进行了检验。经验研究表明只有稳健会计规则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部分支持了会计制度与财务报告编制者相互替代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龙洋
一、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初步引入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外商投资企业得以迅猛发展,与之相应的会计核算需求大大推动了西方会计制度的引入,稳健性原则在此过程中逐渐进入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并成为一项基本的会计原则。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系统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当时国内学术界曾就是否引入稳健性原则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例如徐政旦和吴诚之(1981)指出"会计反映的财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道
一、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稳健原则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其真正的起因则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众所周知,会计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地处理各项会计实务,因而,稳健原则便应运而生。 稳健原则又称为稳健主义,其含义是指:对于资产和收入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陈报。因此,稳健原则意味着,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若有两种以上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松 夏冬林 陈长春
高估企业的净资产和收益很可能带来高于高估部分价值的诉讼成本,而会计稳健性可以降低企业和审计师事务所的预期诉讼成本。但是,由于审计师的自我满足、动力缺失、不严格的审计程序、对审计客户的信心以及审计独立性的降低,较长的审计任期会造成审计师事务所降低对审计活动的投入,降低审计标准,甚至默许企业管理层更多的随意性判断以及不够稳健的报告政策。而"四大"相对于非"四大"而言,由于"声誉"等预期损失较大,因此在风险控制上更加谨慎,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对客户财务报告要求的稳健程度下降较低。
关键词:
审计任期 风险控制策略 会计稳健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本世纪初,美国接连发生财务欺诈案件。在众多的欺诈案件中,激进的会计政策常被用作盈余操纵的手段,而会计准则更加强调谨慎性(即稳健性)。会计稳健性要求会计盈余反映的"坏消息"要比"好消息"更加及时,对"好消息"的确认必须等到实现,而对"坏消息"却要及时,这一方面降低了会计盈余,一方面提高了可靠性。所以,稳健性是盈余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而财务欺诈案件的背后始终离不开审计师的影子,审计师总是与客户存在诸多的利益关系。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要求强制轮换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但并没有作出时间上的规定。我国也效仿美国的做法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事务所任期(即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的审计报告准则,本文实证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显著提升会计稳健性,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采用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效果的文献,也为加强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监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数量 会计稳健性 审计报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 关新红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是陈报会计信息时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取舍条件 ,国内外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 999年颁布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中 ,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有所加大 ,本文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进步时代"是美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美国经济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寻租现象,引发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一些进步人士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尤其是审计制度改革,有效治理了寻租,使国家走上了正轨,为后期"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分析"进步时代"审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进步时代 寻租 预算制度 国家审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红星
在详细解读会计稳健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稳健性的涵义及其概念的最新发展,并阐述了稳健性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经济解释。接着深入探究稳健性和会计目标的关系,稳健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的归属和作用,以及稳健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勾勒出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概念性框架,为进一步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开发提供基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松 陈关亭
随着监管趋于更加严格,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大可能地降低损失,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议题。本文对2001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展开研究后发现:作为一种风险控制策略,强制审计客户保持一定的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收费;但稳健性发挥作用受到法律环境和诉讼风险的影响,仅对同时发行A股和其他类型股票的企业起到了显著作用。较高审计收费的风险控制策略与强制客户保持一定稳健性的风险控制策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关键词:
风险控制策略 会计稳健性 审计收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董红星
会计稳健性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将会计稳健性概念的演变划分为传统的会计稳健性、实证会计下的会计稳健性及会计稳健性的新发展三个阶段并依次进行评述,重点介绍了会计稳健性概念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条件稳健性 无条件稳健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闫秀丽
审计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形式,三种审计作用的领域既应相互严格区分,在监督检查这一核心功能上又有立体协同需要。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建议向立法型转变,加大处理处罚权和增强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于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建议保障独立性、鼓励自由竞争和加大违规成本;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建议专门立法、明确价值增值目标、强化与业务职能部门及管理层的利益趋同。监督是审计的共性功能,建议强化三种审计形式的立体协同,有效利用对方工作成果和相互质量检查。
关键词:
审计制度改革 监管 立体协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茹 姚晖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机构投资者和制度环境的双重异质性,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无显著影响;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