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0)
- 2023(6711)
- 2022(5455)
- 2021(5282)
- 2020(4379)
- 2019(10156)
- 2018(9359)
- 2017(16913)
- 2016(9156)
- 2015(10561)
- 2014(10278)
- 2013(9829)
- 2012(9029)
- 2011(7779)
- 2010(8136)
- 2009(7167)
- 2008(7531)
- 2007(6823)
- 2006(5928)
- 2005(5289)
- 学科
- 济(30390)
- 经济(30365)
- 管理(22803)
- 业(18417)
- 财(18000)
- 企(14281)
- 企业(14281)
- 贸(12291)
- 贸易(12286)
- 易(12125)
- 出(11940)
- 中国(11290)
- 财政(10952)
- 教学(10871)
- 农(10124)
- 学(9895)
- 方法(9511)
- 地方(9301)
- 政(9235)
- 理论(8612)
- 数学(8113)
- 数学方法(7906)
- 口(7837)
- 出口(7835)
- 出口贸易(7835)
- 教育(7702)
- 学法(6822)
- 教学法(6822)
- 务(6642)
- 财务(6625)
- 机构
- 学院(117242)
- 大学(114923)
- 济(43999)
- 经济(42913)
- 管理(37617)
- 研究(36650)
- 理学(31377)
- 理学院(31012)
- 管理学(30347)
- 管理学院(30127)
- 财(29820)
- 中国(27800)
- 京(23788)
- 科学(20960)
- 江(19869)
- 财经(19832)
- 范(19282)
- 师范(19094)
- 所(17941)
- 经(17837)
- 中心(17420)
- 技术(15766)
- 州(15717)
- 职业(15464)
- 研究所(15198)
- 师范大学(15123)
- 北京(15057)
- 经济学(14816)
- 教育(14346)
- 财经大学(14194)
- 基金
- 项目(71326)
- 研究(59990)
- 科学(54314)
- 基金(47243)
- 家(39218)
- 国家(38812)
- 社会(35828)
- 社会科(33752)
- 社会科学(33748)
- 科学基金(33124)
- 教育(31440)
- 省(29912)
- 编号(26714)
- 基金项目(24309)
- 成果(23815)
- 划(23699)
- 课题(20423)
- 资助(18906)
- 自然(18027)
- 年(17937)
- 自然科(17601)
- 自然科学(17598)
- 自然科学基金(17277)
- 重点(16690)
- 性(16446)
- 项目编号(16149)
- 部(16133)
- 发(15411)
- 大学(15128)
- 规划(15116)
共检索到196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柳廷俊 刘国城 庞超
会计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着多主体异向同行、异频共振、各自前进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风险社会语境下思政教学团队发展的“自反性”危机、课程思政育人方法论层面整合性与实践论层面分离性的张裂、思政课程多主体素质要求的专业化与教育背景的多元化之间的落差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高会计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团队的序参量,寻找慢弛豫参数,明晰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建设的涨落规律,保证会计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境共生与同频共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必荣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和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本质认识、课堂范畴、推进方式、方式方法、受众对象、教育主体、难度系数、效果评价等八个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指出了当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破解的十大难题,分别是:专业思政的模糊定位如何分解、不同类型课程的课程思政如何定位与聚焦、特定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如何设计与构思、课程思政设计中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在线教育常态化背景下课程思政如何构建与实施、基层教学组织如何调动和激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如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平台如何搭建、配套政策制度环境如何完善、上热下冷现象如何破解。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基层教学组织 会计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陈昕 洪荭 李琴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教学需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同向而行,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教学过程即是价值传递过程。通过剖析“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提出塑造学生价值观念需把握“三观”统一,思政元素融入需注重“四步”同行,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同时,从总体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展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构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课后评价,得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优秀的结论。
关键词:
会计学原理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教学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瑜
<正>“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关键。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必应须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促进学生政治、文化、科技、人文、心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检云 张雄艳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切实增强协同育人自觉,需要正确的高等教育哲学支撑。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政治论为方向,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自觉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
关键词:
各类课程 思政课 协同育人 高等教育哲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必荣
专业思政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凝练和设计必须在解构专业思政的基础上提高政治站位,基于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差异化地架构和设计。课程思政落地的核心路径是找准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点,明确特定知识点可融入的具体思政内容,精心设计思政融入模式和呈现方式。课程思政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核心机制是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常态化研讨和运行。为了保障课程思政育人落地,大学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职称评审和评聘制度、奖励激励制度、人才工程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香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睿
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并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上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要结合金融专业特点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协同,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家庭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洋
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而"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则是其持续深入落实这一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选择实践形态,需要将学科知识功能间的多维转换、育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以倒逼机制推进高职院校的深化改革、利用"大数据+教育"的精准思维,作为具体选择理路,以推动"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融合发展,开创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发展新局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清玲 潘宗秋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主要在于体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把体验式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针对问题提出了摆脱困境的方法,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慧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其动力源于理念认同和目标一致,其基础源于课程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必要性;思政课程的引领性与容涵性、思政教师角色与教师师德的一致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学科协同中的价值引领、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教学协同中的示范引领是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视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程远
文章从协同育人视角出发,论述了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学位课程《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通过思政教育与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评价反馈等环节的协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与思政教育的专业引领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注重学生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升会计硕士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教学团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虹 赵海洪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如何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德育功能是专业课思政建设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会计学原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第一课。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痛点,并从明确思政教学目标、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创新思政教学方式、增加思政教学考核四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及实践,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会计学原理 思政建设 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