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1)
- 2023(7945)
- 2022(6314)
- 2021(5857)
- 2020(5002)
- 2019(11537)
- 2018(11418)
- 2017(21973)
- 2016(11845)
- 2015(13640)
- 2014(13670)
- 2013(13212)
- 2012(11732)
- 2011(10358)
- 2010(10828)
- 2009(10308)
- 2008(10870)
- 2007(9518)
- 2006(8323)
- 2005(7736)
- 学科
- 管理(44380)
- 业(38983)
- 济(38642)
- 经济(38557)
- 企(35635)
- 企业(35635)
- 财(18601)
- 制(14852)
- 方法(14586)
- 务(13423)
- 财务(13389)
- 财务管理(13358)
- 企业财务(12502)
- 数学(11431)
- 中国(11419)
- 业经(11350)
- 数学方法(11236)
- 农(10591)
- 体(10022)
- 学(9078)
- 理论(8896)
- 银(8801)
- 银行(8791)
- 体制(8547)
- 行(8027)
- 贸(7733)
- 贸易(7725)
- 易(7572)
- 融(7470)
- 金融(7467)
- 机构
- 学院(166194)
- 大学(163889)
- 济(63772)
- 管理(63242)
- 经济(62232)
- 理学(53817)
- 理学院(53253)
- 管理学(52423)
- 管理学院(52106)
- 研究(49947)
- 中国(40815)
- 财(38582)
- 京(34022)
- 财经(28413)
- 科学(28132)
- 江(27032)
- 经(25357)
- 所(24756)
- 中心(23545)
- 农(21518)
- 北京(21306)
- 研究所(21199)
- 范(20964)
- 州(20852)
- 师范(20746)
- 业大(20701)
- 财经大学(20659)
- 经济学(19386)
- 院(18393)
- 商学(18064)
- 基金
- 项目(103805)
- 科学(81668)
- 研究(79694)
- 基金(74455)
- 家(63673)
- 国家(63129)
- 科学基金(54884)
- 社会(50486)
- 社会科(47717)
- 社会科学(47705)
- 省(41014)
- 基金项目(39060)
- 教育(37889)
- 自然(34114)
- 划(33771)
- 编号(33558)
- 自然科(33301)
- 自然科学(33292)
- 自然科学基金(32733)
- 资助(29798)
- 成果(28835)
- 制(25598)
- 课题(23617)
- 重点(23583)
- 部(23339)
- 创(22293)
- 性(21639)
- 项目编号(21300)
- 发(21235)
- 创新(20797)
共检索到260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启亮 陈汉文
会计履约范式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虑市场交易各方诚信预期的基础上,以节约交易成本为标准,选择一种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隐性规定(即公共领域)的组合以形成一套会计技术规范,其中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部分通过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予以执行,会计技术规范隐性规定部分则通过私人惩罚成本保障的自我履约即诚信履约来维护;(2)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会计法律存在功能耦合关系,如果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不足,明确的会计技术规范就得不到遵循,就会使会计信息倾向于强势原则;(3)通过有效的声誉市场,可以增加非正式的私人惩罚成本,从而扩大自我履约的范围;(4)两种惩罚机制要均衡,才便于人们形成稳定的事前惩罚预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文华 张阳
入世之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紧迫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效应也越来越大 ,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已为世人所关注。面对现状 ,尽快改革 ,以促进会计的国际化 ,早已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大严肃的课题。问题的关键在于 :既不能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阻碍了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更不可过分崇洋而削弱了会计国际化的发展。亚洲经济腾飞始于日本。 2 0世纪 60年代 ,日本在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本文仅以中日会计制度比较为出发点 ,探讨市场经济原理浸入后会计制度改革的几个相关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会计制度 国际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建勇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开始研制企业会计准则之初(以1988年10月财政部建立会计准则课题组为标志),就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观点众多,莫衷一是。1994年,财政部发布了“应付项目”等7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及32项拟制定的会计准则项目名称,并在上海、厦门、北京地区分别召开了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专题研究组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蕾
本文从《企业会计制度》的性质和作用入手 ,分析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区别与联系 ,说明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用 ,是我国现阶段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兼容并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家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会计制度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一年多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一项会计改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刘启亮
本文通过分析针对会计事项的会计制度配置格局,探讨了会计制度存在的公共领域,并试图从会计制度公共领域嵌入会计职业道德机制,厘清约束会计行为的会计制度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机制的功能耦合关系。进一步,基于主、客观职业道德理论,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艳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没有成文的会计准则。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对外开放,使中国会计事业纳入国际会计事业发展的轨道,促进中国会计事业的长足发展,研究制订中国的会计准则已是刻不容缓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裘腰军 沈晓红
《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客观上给会计人员提供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本文着重分析了《制度》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在会计核算、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对实务中如何引导会计人员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文伟
我国推行的预算管理改革主要包含强调预算"合规"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及强调预算"绩效"结果的改革等,这些都是顺应经济市场化、财政公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笔者将政府预算与会计制度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预算 会计制度 会计调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园
文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和会计文化的发展,来考察会计制度和会计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宏观会计文化影响着会计制度变革的路径,而会计制度又推动着微观层面会计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决定着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柴效武 徐智龙 蒋徐娇
在三式会计被郑重提出并被公众日益重视的情况下,由不同层次的几何范式奠定的单式会计、复式会计与三式会计,共同构成了会计理论的基础范畴。本文旨在通过会计的演进历程,研究会计与几何范式的关系,并对会计形式如何演进,以符合今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给予较系统、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几何范式 会计维度 三式会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繁英
从制度经济学和会计道德标准论入手,本文通过考察我国会计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并未随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得到提升,忽视会计师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是其重要原因;主张诚信是会计学科的观念基点,诚信、守法、公正应该成为是会计师的主流意识。因此,应确立会计师意识形态的常规水平;鼓励会计师参与会计制度制订,引导重构会计师薪酬契约,深化会计师主流意识;加大会计违法处罚力度及处罚宣传,增强职业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
会计师意识形态 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