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5)
2023(17482)
2022(15022)
2021(14112)
2020(11802)
2019(27143)
2018(26562)
2017(51000)
2016(27148)
2015(30386)
2014(29672)
2013(29028)
2012(26079)
2011(23135)
2010(22955)
2009(21335)
2008(19858)
2007(16624)
2006(14164)
2005(12001)
作者
(73409)
(60967)
(60364)
(57404)
(38493)
(29197)
(27646)
(23864)
(23292)
(21501)
(20723)
(20270)
(18966)
(18841)
(18830)
(18310)
(18155)
(18077)
(17385)
(17247)
(14997)
(14679)
(14544)
(13855)
(13798)
(13477)
(13464)
(13366)
(12153)
(12022)
学科
(99884)
经济(99776)
管理(78946)
(75537)
(64017)
企业(64017)
方法(48987)
数学(42937)
数学方法(42348)
(31023)
中国(30871)
(28045)
金融(28042)
(26865)
(26813)
银行(26774)
(25522)
业经(23224)
(22002)
财务(21922)
财务管理(21879)
(21128)
地方(20934)
企业财务(20639)
(20509)
(18804)
贸易(18789)
农业(18374)
(18274)
理论(18166)
机构
学院(364599)
大学(362216)
管理(146236)
(142795)
经济(139684)
理学(127706)
理学院(126429)
管理学(124048)
管理学院(123426)
研究(113578)
中国(90927)
(74368)
科学(69929)
(69104)
财经(55562)
(54971)
中心(54895)
(54731)
业大(53488)
(51173)
(50523)
研究所(49911)
(46360)
北京(46008)
师范(45902)
经济学(43600)
农业(42910)
(42295)
(41989)
财经大学(41725)
基金
项目(256744)
科学(202326)
研究(188395)
基金(186820)
(161827)
国家(160485)
科学基金(139497)
社会(118784)
社会科(112698)
社会科学(112671)
(100885)
基金项目(99483)
自然(91162)
自然科(89115)
自然科学(89095)
教育(87505)
自然科学基金(87451)
(83940)
编号(77727)
资助(76696)
成果(61206)
重点(57246)
(56340)
(53966)
(53922)
课题(52342)
创新(50288)
科研(49629)
教育部(48964)
国家社会(48811)
期刊
(145848)
经济(145848)
研究(103146)
中国(64646)
(56406)
学报(55766)
管理(51012)
科学(50569)
(48889)
大学(43027)
(41583)
金融(41583)
学学(40737)
教育(38278)
农业(33784)
技术(31588)
财经(26447)
业经(25228)
经济研究(24384)
(22509)
会计(18871)
问题(18473)
财会(18246)
理论(17737)
图书(17668)
(17429)
科技(16799)
(16787)
实践(16364)
(16364)
共检索到51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嘉萍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对导致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其顺周期的产生原因,并结合主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应对措施,提出了逆操作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宇  
信贷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固有特征。由于资本监管体系的存在,银行信贷的周期性波动幅度会有所加大,进而也会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加剧。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模型分析表明:缓冲资本的大小与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经济波动条件下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娟  何惠珍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曾一度低迷,那么怎样发挥银行信贷的资金链功能并保证经济迅速走出低迷,就势必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文章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所凸显的一系列顺周期隐患的基础上,从"逆周期"的角度对银行信贷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只有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提高资本充足率,才能达到银行信贷控制监管的预期目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程实  
本文以经济周期为切入点,对美国实体经济近百余年的周期演化历史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短、中、长三条周期弧线出现"相切"现象,并改变了周期"稳定性增强"的长期演化特征;预计NBER将于2010年下半年判定2009年6~10月中的一个月为本次经济收缩阶段的波谷;这个拐点之后,美国经济将同时进入新的短、中、长周期的扩张阶段。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结构要素深度调整,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和渐进的过程,伴随着短周期向中、长周期的过渡,复苏将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整体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胥兴军  
美国次贷危机深刻揭示了金融监管者必须关注金融体系的周期性效应问题,公允价值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和应用的限制。顺周期效应是公允价值会计备受指责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要克服公允价值下的顺周期因素,应对经济周期对金融市场产生的波动影响,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所采取的措施或策略:加强逆周期监管;引入动态减值准备技术优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成为全球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顺周期效应的根源是银行家急功近利和缺乏风险意识、金融系统管理和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解决顺周期效应的对策是完善公允价值的实施和披露、建立逆周期机制以及加强会计与金融监管的合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武次冰  
采用2004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2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约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传导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同时研究也证明了资本约束下低资本水平银行的顺周期性明显要高于高资本水平银行,严格的资本约束具有逆周期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均平  
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效应是导致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本文对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现象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认为不仅在信贷市场上存在顺周期效应,资本市场同样也存在顺周期效应,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促进作用,通过金融加速器、财富效应等传导至实体经济,放大经济波动周期。本文随后在顺周期的框架下探讨了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发展、演变机制,并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实例加以验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雪松  罗朝阳  
本文将金融周期和美联储加息置于影响金融危机的统一框架中,研究这两种因素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全球154个经济体197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系统考察其对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及货币危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周期顶部和下降期容易爆发各类金融危机,美联储加息阶段各类金融危机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因此,在金融周期上升阶段要避免过度加杠杆,在金融周期顶部区域要采取结构性去杠杆策略,防范金融周期大起大落的波动风险;要保持合理的外债增长率、期限结构和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适时动态监管资本流动,防范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论断。这是一个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在此过程,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平稳过渡,导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金融角度看,一个突出问题是金融机构作为理性市场主体,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顺周期行为,可能给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等工作带来负面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春婵  
在对不同主体的信用评级监管依赖以及评级亲周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评级亲周期性促使危机时期信用评级下调,信用评级下调会使商业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行资产负债表调整,会使受到评级约束的不同主体的投资行为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会通过评级扳机条款导致借款人流动性压力增加,进而强化金融危机传导,并且,金融危机的传导和恶化会由于信用评级亲周期性再次引发评级下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正  贾根良  
长周期变动、新重商主义与亚洲金融危机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梁正贾根良于去年7月启始于泰国的货币金融危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货币贬值、倒闭风潮不断,全球股市亦为之震动。危机的范围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在战后的东亚前所未有。那么危机的成因何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永斌  裘益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闫超  
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识别和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以及经济周期阶段性变迁的可能性,并对未来3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变化以及经济周期所处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研究发现,在步入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并在未来3年中仍将处于这一阶段,这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逐渐减小,而处于"适速增长阶段"或"快速增长阶段"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在2009年第3季度达到经济周期的低谷,但在未来3年中总体将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王鲁滨  霍帅  
从理论上讲,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最大的区别在于逆周期调节,熨平金融周期波动,实现金融稳定。从实践上讲,我国从2011年开始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宏观审慎相联系,2016年正式升级为MPA。然而,政策目标效果实现与否尚缺乏实证,在应对近期"宽货币、紧信用"方面面临挑战,表现为宏观审慎评估政策目标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行为之间偏差较大。这种偏差在削弱数量型货币工具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时,是否说明金融遇冷期宏观审慎评估逆周期调节存在一定边界,导致宏观审慎评估目标难以实现呢?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以往的宏观审慎理论研究易于忽视经济周期信息;宏观审慎评估在金融周期的收缩阶段,释放一定的资本缓冲,可以给予金融机构一定"宽松"的信用创造环境,但经济下行以及金融在上一轮经济繁荣阶段的扩张带来的"过度透支"与内生性信用创造受损导致的经济金融周期"双紧缩"可能导致逆周期调节"失效",最终影响政策目标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