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5)
- 2023(7065)
- 2022(6013)
- 2021(5730)
- 2020(4935)
- 2019(11420)
- 2018(11628)
- 2017(21018)
- 2016(11799)
- 2015(13019)
- 2014(13346)
- 2013(12997)
- 2012(11498)
- 2011(10098)
- 2010(10540)
- 2009(10268)
- 2008(11417)
- 2007(10082)
- 2006(9224)
- 2005(8748)
- 学科
- 管理(52675)
- 业(42923)
- 企(40373)
- 企业(40373)
- 济(36409)
- 经济(36328)
- 财(23159)
- 制(18230)
- 务(16647)
- 财务(16608)
- 财务管理(16565)
- 企业财务(15579)
- 方法(13112)
- 体(12176)
- 业经(11128)
- 体制(10753)
- 银(10752)
- 银行(10747)
- 中国(10635)
- 农(10028)
- 数学(9867)
- 行(9784)
- 数学方法(9737)
- 划(8716)
- 融(8425)
- 金融(8423)
- 度(8126)
- 制度(8121)
- 理论(8112)
- 策(7841)
- 机构
- 学院(157089)
- 大学(156791)
- 管理(62270)
- 济(62068)
- 经济(60471)
- 理学(50322)
- 理学院(49823)
- 研究(49590)
- 管理学(49262)
- 管理学院(48917)
- 中国(44349)
- 财(42352)
- 京(33639)
- 财经(29479)
- 江(27562)
- 科学(26547)
- 经(26360)
- 所(25062)
- 中心(23854)
- 北京(21608)
- 财经大学(21476)
- 州(21148)
- 研究所(21065)
- 农(20234)
- 省(18550)
- 范(18443)
- 经济学(18350)
- 师范(18260)
- 业大(18126)
- 院(18017)
- 基金
- 项目(90261)
- 科学(71043)
- 研究(70471)
- 基金(64843)
- 家(55003)
- 国家(54499)
- 科学基金(47585)
- 社会(44221)
- 社会科(41855)
- 社会科学(41848)
- 省(34947)
- 基金项目(33724)
- 教育(33715)
- 自然(29374)
- 编号(29240)
- 划(28960)
- 自然科(28658)
- 自然科学(28653)
- 自然科学基金(28178)
- 资助(26314)
- 成果(26299)
- 制(23860)
- 课题(21164)
- 部(21038)
- 重点(20447)
- 性(20176)
- 创(18923)
- 项目编号(18666)
- 教育部(18630)
- 国家社会(18155)
共检索到27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露珍
以2003~2005、2008~201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准则改革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后,中央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地方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提高,且二者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的幅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燕 郭晓娟
本文选取了2001年到2010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回归样本,回答了会计弹性是否制约了当期盈余管理活动及会计准则的改革是否与会计弹性产生了协同效应的问题。研究发现:累积操控性盈余的转回只有在会计准则改革后对当期盈余操纵产生了约束作用,即会计弹性大盈余管理程度高,会计弹性小盈余管理程度低,操控应计的累积效应在新准则实施后得以体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准则制定、监管及信息披露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露珍 邱玉莲
本文以2003-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准则改革、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准则改革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股权集中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会计准则改革后盈余管理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进一步区分正、负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发现,会计准则改革后,公司正、负向盈余管理程度均有显著提高,但只有负向盈余管理的提升幅度会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正向盈余管理的提升幅度并未受到股权集中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高嵩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经验数据,检验了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下盈余管理的差异以及盈余管理不同度量方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其主要差异体现在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总额和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上;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有着更高强度的真实盈余管理,而在应计盈余管理上则无明显差异;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两种盈余管理手段存在互补关系,而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则存在替代关系。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政府的过度干预造成的,因此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减少政府干预是解决上述现象的根本方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增福 周婷
规模大小是否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前期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考察,本文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角扩展到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较多的真实活动盈余操控方式,并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提出了新的规模—盈余管理假说,即相对于小公司来说,规模大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企业的国有股权性质将会促使这种效应更为显著。我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支持上述理论预期。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规模—盈余管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增福 曾庆意 魏下海
前期文献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对债务契约治理效应的研究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在债务契约约束下没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而非国有控股公司会做大盈余。本文同时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个方面考察了债务契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债务水平越高,两种盈余管理程度都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控股公司负债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这个研究结果是对已有研究文献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由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使经济活动偏离最优决策而影响公司长远利益,因此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债务契约的治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林大庞
文章以2000年至2008年间1048至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经验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控制人性质对该关系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住公司治理、企业特征和行业结构等因素后,企业负债经营程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是否国有控股并不改变这一检验关系。以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负债经营程度的提高,企业可能会增加盈余管理,以降低企业违反债务合约概率。
关键词:
资本结构 盈余管理 控制人性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烈 张西萍
本文以狭义的盈余管理为出发点,结合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澄清了理论与实务界对二者关系的模糊认识;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时空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从博弈、法治和德治等视角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博弈 标本兼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春艳
本文在论述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会计准则一方面有力地制约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但另一方面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利益激励和机会,因此我们会发现有时准则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完全违背了准则制定的初衷。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正面作用,尽量抑制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宗宇 邵清芳 陈维良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两权分离度 盈余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工 陈明利
本文基于财政分权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度越高的地方,公司的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相对于国有企业,在财政分权度越高的地方,民营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在财政分权度越高的地方,地方国有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制下所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减少等是企业降低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本文揭示财政分权制下,地方政府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为近年来的分权化改革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悦
分析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财务报告信息效率产生影响的路径,利用多层次回归的中介变量检验、Bootstrap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后,分析师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显著下降;会计准则变革前,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差不大,但会计准则变革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应计盈余管理虽没有显著变化,但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会计准则变革促使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手段调节盈余,真实盈余管理增加是导致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云霞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因此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就成为改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切入点,而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了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遏制的作用。文章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表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资本市场监管规则 盈余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翠霞
本文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商业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发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应该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就这个层面来说,改进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遏制。本文的观点也被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行为所证实,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资本商业监管规则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