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5)
2023(5171)
2022(4339)
2021(4122)
2020(3590)
2019(8958)
2018(8271)
2017(16285)
2016(8468)
2015(9436)
2014(9218)
2013(9158)
2012(8412)
2011(7219)
2010(7602)
2009(7251)
2008(7825)
2007(6699)
2006(5922)
2005(5596)
作者
(21957)
(18179)
(17779)
(17331)
(11771)
(8628)
(8430)
(6957)
(6820)
(6608)
(6122)
(5952)
(5868)
(5754)
(5573)
(5463)
(5452)
(5327)
(5291)
(5162)
(4600)
(4484)
(4459)
(4183)
(4119)
(4079)
(4007)
(3906)
(3657)
(3541)
学科
(33730)
经济(33680)
(32901)
管理(30837)
(30148)
企业(30148)
(18820)
方法(16287)
(15435)
财务(15414)
财务管理(15385)
企业财务(14656)
数学(13665)
数学方法(13526)
(7801)
中国(7777)
(7520)
贸易(7513)
(7353)
业经(6972)
(6822)
金融(6822)
(6620)
(5960)
银行(5957)
(5855)
理论(5652)
(5629)
(5311)
公司(5273)
机构
大学(116395)
学院(115220)
(50000)
经济(49103)
管理(45269)
理学(38607)
理学院(38286)
管理学(37781)
管理学院(37551)
研究(36508)
中国(31196)
(30911)
(24261)
财经(23155)
(21034)
(18244)
科学(17675)
财经大学(17315)
(16992)
中心(16929)
北京(15811)
经济学(15343)
研究所(15297)
商学(15034)
商学院(14925)
会计(14770)
经济学院(13900)
(13394)
(13257)
(12867)
基金
项目(68576)
科学(54501)
研究(51977)
基金(51583)
(43754)
国家(43408)
科学基金(38290)
社会(34180)
社会科(32665)
社会科学(32658)
基金项目(26628)
教育(24649)
(24409)
自然(23732)
自然科(23263)
自然科学(23258)
自然科学基金(22870)
资助(22172)
(20824)
编号(20617)
成果(18426)
(16756)
重点(15494)
(15106)
教育部(15046)
国家社会(14697)
人文(14496)
(14221)
课题(14002)
项目编号(13971)
期刊
(52939)
经济(52939)
研究(37626)
(31684)
中国(23544)
管理(17891)
会计(15012)
学报(14732)
(13351)
金融(13351)
科学(12506)
大学(12288)
财经(12137)
财会(11996)
学学(11195)
教育(11076)
(10836)
(10231)
国际(9980)
经济研究(9707)
(9116)
技术(8560)
通讯(8030)
会通(8022)
农业(7485)
世界(7313)
业经(6832)
问题(6739)
(6491)
(6340)
共检索到186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振平  陈武朝  
文章通过测试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的采用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特点和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量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普遍来说比按国内准则计算的利润偏低。由此可知,采用国内会计准则的公司转换为采用国际准则,业绩水平一般会相应下降,结果是按照国际准则计算的资产和利润更加实在,国际准则表现出更加谨慎或更加稳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虹  曲晓辉  
文章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和中国制度环境特点,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国R&D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实施后果与执行动机,考察其不同实施年度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R&D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增量的投资决策信息含量,但R&D的资本化确认受到公司盈余平滑动机和CEO资本市场财富报酬因素的显著影响。为此,建议严格准则的执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月娥  
在资本市场上,信息的有用性在于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改变他们的信念和行为,并最终体现到股票交易量和股价的变动上。我国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实施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对于按新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是否有所增加而进行研究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投资者反应视角,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总体来看大于实施前的,但差异并不显著,并呈逐期递减的趋势。此外,实证结果还显示:企业盈利能力仍然是被关注的主要指标,说明在财务报告的编报方式从信息观向计量观转变的同时,我国的投资者反应滞后,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点并未实现同步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朱雁  
本文从会计准则产生渊源的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会计准则趋同的历史法律根源,探讨了当今世界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向发展的现象。同时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学角度对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国际会计准则尝试与我国新准则的趋同,认为路径与选择是在维护本国利益基础之上的必然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永平  周丙乾  
本文从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出发,首先探讨了印度会计准则形式、制定机构和发展概况,并根据印度经济发展情况、文化环境和全球化趋势分析了印度会计环境和国际趋同动因,然后重点研究了不同阶段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进而认为印度完全有可能在2019年实现其国际趋同的目标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边文  王艳琳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纷纷涌现、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逐步提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势在必行。因此,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意义重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柳  吴泗宗  佟爱琴  
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在关系,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有赖于完善的公司治理与相关的会计环境适应机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也会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并为保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实行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水彬  
本文就我国会计准则的IFRS趋同为制度背景,理论构建了会计准则变革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基础关系,并结合我国准则趋同的特征选择了B-S分项研究法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以2003-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会计准则IFRS趋同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方拥军  
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双层认可机制、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梁婷  王成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实质趋同,也适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准则的实施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为了顺利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长期目标,我们有必要吸取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来审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与前景,调整国际趋同的步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敏  
一、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的进展(一)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中国财政部始终将会计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近年来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中国财政部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建成了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铁铸  周红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然后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问题。在由国家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既要实现规范本身的趋同,又要实现规范指导下的实务趋同。一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尚燕  王大伟  卢闯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尚燕  王大伟  卢闯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尚燕  王大伟  卢闯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说明新会计准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更好地传递公司的价值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为资产负债观的会计准则变革导向提供了支持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