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9116)
2022(7300)
2021(6603)
2020(5395)
2019(12048)
2018(11593)
2017(22593)
2016(11666)
2015(13197)
2014(13189)
2013(13099)
2012(12082)
2011(10766)
2010(11225)
2009(10914)
2008(11054)
2007(9834)
2006(9025)
2005(8536)
作者
(33285)
(27994)
(27768)
(26734)
(17913)
(13066)
(12900)
(10752)
(10749)
(10217)
(9790)
(9327)
(8895)
(8871)
(8587)
(8554)
(8263)
(7938)
(7907)
(7731)
(7007)
(6783)
(6720)
(6556)
(6437)
(6381)
(5991)
(5947)
(5418)
(5265)
学科
(70762)
经济(70719)
管理(37658)
(35317)
(27154)
企业(27154)
方法(23466)
数学(20621)
数学方法(20448)
(18277)
地方(17182)
中国(17002)
业经(13504)
(13496)
财务(13480)
财务管理(13456)
(13244)
企业财务(12688)
(12529)
地方经济(12350)
(11559)
(11494)
银行(11489)
(10847)
保险(10756)
(10579)
(10490)
金融(10489)
农业(9640)
理论(8777)
机构
学院(175299)
大学(173343)
(82345)
经济(80778)
管理(66707)
研究(57324)
理学(55378)
理学院(54865)
管理学(54068)
管理学院(53741)
中国(50195)
(44605)
(35443)
财经(33706)
科学(30656)
(30317)
(28311)
中心(27524)
(27060)
经济学(26816)
财经大学(24652)
研究所(24419)
经济学院(23804)
北京(22680)
(21676)
(20724)
(20294)
(20075)
师范(19929)
业大(19558)
基金
项目(104913)
科学(83007)
研究(79583)
基金(77206)
(65335)
国家(64806)
科学基金(56680)
社会(53606)
社会科(50754)
社会科学(50741)
(39732)
基金项目(39488)
教育(35004)
自然(33847)
自然科(33081)
自然科学(33076)
编号(32783)
自然科学基金(32505)
(32192)
资助(32184)
成果(27852)
重点(23226)
(23045)
(23006)
国家社会(22877)
课题(21607)
(21446)
项目编号(21287)
(20571)
人文(20525)
期刊
(98332)
经济(98332)
研究(60074)
(39711)
中国(34216)
管理(24415)
(23352)
金融(23352)
学报(22004)
科学(19644)
(18877)
财经(17804)
经济研究(17442)
大学(17102)
学学(16292)
(15199)
技术(14667)
会计(14565)
业经(12982)
农业(12236)
财会(12033)
问题(11994)
教育(11446)
统计(10411)
技术经济(10254)
理论(9659)
(9134)
(9067)
图书(9065)
决策(8414)
共检索到28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志超  胡国强  
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功能已得到证实,但这一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尚不清楚。文章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在逻辑与会计稳健性原则,将净利润分解为资产减值项目和调整会计盈余两部分,考察了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汇总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汇总的调整会计盈余对GDP增长均具有预测功能。但资产减值损失主要通过稳健性原则将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估计提前反映在盈余信息中,预测路径表现为"风险感知";而调整会计盈余的预测功能主要通过与GDP收入法下营业盈余的相关性来实现,体现为"盈余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含  
以往文献在分析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时较少关注微观领域企业信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伴随着近几年来会计领域"从微观到宏观"研究范式的兴起,汇总会计盈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已被证实。但现有研究尚未对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基于此,文章对这一影响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将其分为盈余持续性渠道、稳健性渠道、资本成本渠道、盈余管理渠道和会计准则渠道。文章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微观领域企业信息与宏观领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大多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比如资产泡沫的聚集,实际上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中投放的大量货币在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伺机流动。债务风险有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关键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具备防范危机的实力,但是对于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必须重视。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危机观,不惧怕危机,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在债务风险演变至债务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德宁  
效率与公平之间并非“两难的选择” ,而是互补的关系 ,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有可能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 ,还能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率 ,实现“公平增长”。因此 ,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理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中国 ,政府目前实现公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是消除行政性垄断 ,推进市场化 ,废除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 ,改革和完善财政收支的结构和范围 ,促进劳动力的流动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桑百川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中等收入陷阱尚待破解、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的环境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高速增长。这意味着可能伴生系列宏观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诱发产业空心化,脱离全球制造业生产体系,冲击工业化进程,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脚步。为防范与化解风险,亟需实行质量立国战略,延缓制造业和贸易订单外移,巩固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并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逐步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综合考虑全年的情况,根据模型预测,2016年我国GDP增长约6.7%,CPI增长2%左右。2017年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GDP增速有望增长6.5%,CPI增长2.1%。针对下行压力和债务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凸显等问题,需要重新构建"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要在"稳增长、守底线"的目标下稳步化解我国债务风险,持续推进债务分类甄别工作,完善国家及各级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实现债务转移,中央政府适度加杠杆;根据市场化、法制化原则,适时运用债转股工具,缓释短期债务风险。此外,应持续推进金融改革,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态势,防范局部泡沫进一步扩大,房地产调控政策要突出结构性和差异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尚友芳  方意  和文佳  
在当前实体经济低迷及金融市场明显波动的背景下,研究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风险溢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混频溢出指数和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风险溢出的静、动态特征和传导渠道。从溢出结果来看,混频溢出指数能够较好地识别危机和重大事件。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部门的风险净输出方,外汇市场对实体部门的冲击最大,其次是股市、债市。不同时期,因内外部环境差异,风险溢出结构显著不同。从溢出渠道来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存在直接冲击渠道与间接冲击渠道,其中,“政策渠道”显示了宏观政策变量在风险溢出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预期理论”在新冠疫情期间风险溢出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广  
2008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何睿  
未来几年内美国宏观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格局,原因是私人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净出口都难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从宏观政策组合来看,美国政府仍将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空间有限;美联储将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量化宽松政策未必能显著改善信贷紧缩、刺激私人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且量化宽松政策将为中期内的通胀与美元贬值埋下风险。基本面因素与量化宽松政策都将推动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存在让美元贬值以提振出口与降低债务的激励。如果不能通过美元贬值实现降低贸易赤字的目标,美国政府将会实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政策。美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将给中国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冲击,对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晶霞  
文章基于消费和投资的双重视角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依赖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在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消费的影响开始显著为负,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于投资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单门限效应,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投资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并且投资促进作用的显现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要低于消费,这说明绿色金融先通过投资而后才通过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甫喆  陈孝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6年的宏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路径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老龄化负向影响储蓄率、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和就业率。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就业的影响有变成抑制作用的趋势。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积极完善老龄政策,提前布局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并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降低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高峰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虹  李雷  
遵从"从微观数据到宏观预测"的理论框架,利用2007~2017年沪深A股第二、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会计盈余具有宏观预测价值。实证结果发现:本产业的会计盈余增长率不仅与本产业未来GDP增长率正相关,而且与未来总量GDP增长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分析第二、第三产业的回归系数后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与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这一背景有关。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预测全年GDP增速为9.2%,全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较2011年出现轻微回落,增速为22.3%,实际增速与2011年持平。2012年,消费名义增速将有所放缓,大约为16.6%,但实际增速却有所提高。贸易总额增速进一步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