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3)
- 2023(4530)
- 2022(3759)
- 2021(3585)
- 2020(3220)
- 2019(6972)
- 2018(6811)
- 2017(13160)
- 2016(7083)
- 2015(7788)
- 2014(8085)
- 2013(7893)
- 2012(7183)
- 2011(6218)
- 2010(6378)
- 2009(5923)
- 2008(6621)
- 2007(5684)
- 2006(4767)
- 2005(4468)
- 学科
- 管理(24768)
- 济(23303)
- 经济(23277)
- 业(22545)
- 企(19971)
- 企业(19971)
- 财(12260)
- 方法(11774)
- 务(10072)
- 财务(10057)
- 财务管理(10033)
- 数学(9718)
- 数学方法(9549)
- 企业财务(9472)
- 学(8138)
- 业经(6004)
- 制(5743)
- 中国(5663)
- 理论(5553)
- 银(5469)
- 银行(5461)
- 农(4826)
- 行(4806)
- 信息(4473)
- 技术(4457)
- 融(4435)
- 金融(4435)
- 会计(3942)
- 和(3696)
- 贸(3614)
- 机构
- 大学(100744)
- 学院(99768)
- 管理(37798)
- 济(34192)
- 经济(33284)
- 理学(31891)
- 理学院(31511)
- 研究(30910)
- 管理学(30854)
- 管理学院(30651)
- 中国(25198)
- 财(22966)
- 京(21228)
- 科学(20222)
- 财经(17061)
- 农(17016)
- 所(16709)
- 江(15967)
- 中心(15540)
- 经(15273)
- 业大(14802)
- 研究所(14433)
- 农业(13408)
- 北京(13032)
- 州(12869)
- 范(12648)
- 财经大学(12488)
- 师范(12473)
- 会计(11479)
- 省(11417)
- 基金
- 项目(64643)
- 科学(49876)
- 基金(47245)
- 研究(45218)
- 家(42120)
- 国家(41815)
- 科学基金(35530)
- 社会(28038)
- 社会科(26607)
- 社会科学(26600)
- 基金项目(24838)
- 省(24627)
- 自然(23901)
- 自然科(23393)
- 自然科学(23382)
- 自然科学基金(22998)
- 划(20817)
- 教育(20611)
- 资助(19639)
- 编号(18551)
- 成果(16646)
- 重点(14450)
- 部(14079)
- 性(13758)
- 科研(12934)
- 项目编号(12913)
- 创(12873)
- 发(12196)
- 创新(12149)
- 计划(12139)
共检索到15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融 寸晓宏
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即会计人员出于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粉饰舞弊,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无可否认,其结果是,给资本市场带来混乱,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道德规范,充分发挥道德意识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作用。以德治计对于防范会计违法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首先,对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思维形式和职业道德倾向进行长久的规范,促使其形成潜意识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因为在意识形态约束的氛围中,非道德意识形态所驱使的行为不仅将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和鄙视,而且,有违法动机者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联生
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问题已是我国当前需要着重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会计法》分别在 1 985、1 993和 1 999年对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作出不同的合约安排。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1 985年和 1 993年的《会计法》已不能适应目前治理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需要 ,1 999年《会计法》中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负首要责任 ,会计人员负次要责任”的安排是合理的 ,但是 ,该法对单位负责人的处罚不仅没有在口径上与上述安排保持一致 ,而且力度不够 ,使得合理的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合约安排将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对《会计法》与《刑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应侠
近年来我国企业假帐泛滥、信息失真,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导致了经济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成因的揭示,从不同层面寻求解决和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失真的成因 防范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晋红
伴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迈向深入的步伐 ,以及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泡沫成份严重 ,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 ,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防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虹
目前在我国的财会管理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严重,本文充分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之后,指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霞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兵
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由于利益的驱动,有些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的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阻碍了经济发展。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楼雪婕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所谓“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帮助人们选择决策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最关键的是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会计信息不仅可靠、真实,而且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建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秀春
电子商务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也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网络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防范,以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
网络会计 信息失真 风险 防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邢恩泉 宋睿 苏蕊 曹蕾娜
目前防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道德约束,即上市公司经营者、财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人员通过职业道德等内部约束手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制度约束,即通过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监管标准等外部执法监督手段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合规性。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可以采用第三种途径——技术约束,即运用区块链技术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持股数量 债权人 区块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银加峰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 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较深、范围较大。这既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又影响了会计的整体形象。必须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思睿
回顾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发展史,也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会计信息失真自会计诞生以来,便已存在。但早期的会计人员只是向业主负责,属"账目保密"的时代,会计信息失真并未引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