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0)
- 2023(8129)
- 2022(7076)
- 2021(6345)
- 2020(5669)
- 2019(13154)
- 2018(12979)
- 2017(25401)
- 2016(13658)
- 2015(15906)
- 2014(16319)
- 2013(16480)
- 2012(15656)
- 2011(14411)
- 2010(14732)
- 2009(14122)
- 2008(14405)
- 2007(13107)
- 2006(11604)
- 2005(10659)
- 学科
- 济(81416)
- 经济(81359)
- 管理(42863)
- 业(37929)
- 企(31345)
- 企业(31345)
- 方法(31221)
- 数学(27512)
- 数学方法(27319)
- 财(19104)
- 地方(18671)
- 学(16436)
- 中国(15965)
- 农(15673)
- 业经(14625)
- 务(13182)
- 财务(13158)
- 财务管理(13122)
- 地方经济(12933)
- 企业财务(12300)
- 制(11934)
- 贸(10972)
- 贸易(10967)
- 和(10553)
- 农业(10551)
- 易(10537)
- 环境(9960)
- 理论(9688)
- 银(9497)
- 银行(9477)
- 机构
- 大学(214917)
- 学院(214014)
- 济(97921)
- 经济(95972)
- 管理(81181)
- 研究(72843)
- 理学(68737)
- 理学院(67998)
- 管理学(66989)
- 管理学院(66579)
- 中国(56037)
- 财(46813)
- 京(44657)
- 科学(42912)
- 所(38285)
- 财经(36403)
- 农(34045)
- 中心(33979)
- 研究所(33952)
- 江(33380)
- 经(32522)
- 经济学(31251)
- 业大(29496)
- 北京(28207)
- 经济学院(27984)
- 农业(26723)
- 范(26415)
- 财经大学(26294)
- 师范(26187)
- 州(26127)
- 基金
- 项目(130749)
- 科学(101688)
- 研究(96145)
- 基金(94289)
- 家(81166)
- 国家(80524)
- 科学基金(68411)
- 社会(61607)
- 社会科(58404)
- 社会科学(58385)
- 省(50667)
- 基金项目(49810)
- 教育(43199)
- 自然(42430)
- 划(41910)
- 自然科(41396)
- 自然科学(41381)
- 自然科学基金(40669)
- 编号(40158)
- 资助(39136)
- 成果(34192)
- 重点(29409)
- 部(29331)
- 发(28897)
- 课题(26281)
- 创(25991)
- 国家社会(25643)
- 教育部(25195)
- 科研(25052)
- 项目编号(25031)
- 期刊
- 济(113737)
- 经济(113737)
- 研究(64937)
- 财(41676)
- 中国(39825)
- 学报(31931)
- 农(29876)
- 科学(27894)
- 管理(27592)
- 大学(23220)
- 学学(21826)
- 农业(19652)
- 财经(19300)
- 经济研究(19256)
- 融(18471)
- 金融(18471)
- 技术(18469)
- 经(16604)
- 业经(15975)
- 教育(15463)
- 问题(14959)
- 会计(14837)
- 技术经济(12962)
- 图书(12944)
- 财会(12308)
- 统计(11715)
- 理论(11618)
- 贸(11368)
- 业(10505)
- 实践(10291)
共检索到329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绪松 曾凡涛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解释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治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
会计 经济学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军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企业信息披露问题,即企业应该为谁提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提供信息的内容以及提供到什么程度,一直为会计理论界、经济理论界所关注。具体涉及到电信企业,就需要我们去了解电信会计的一些特点,然后方可进行其产权经济学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德珠 蔡赟
在决定是否要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需要在造假收益与未来可能的惩罚之间进行比较计算。行为经济学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模型表明,行为主体存在"短视"认知偏差,他们能够进行理性的长期规划,但在实践时却会因对短期收益的过度重视、对未来成本的估计不足,而出现持续的有违初衷的不当行为。以此模型可以逻辑地解释初衷良好的高管人员持续造假的形成机制,而针对"短视"偏差的反偏差设计有助于拓宽证券监管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顾晓安 卢蕾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向中小股东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运用经济博弈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信息披露各环节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传递存在混同均衡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
关键词:
信息披露失真 信息传递 混同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晓梅
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保证?会计信息披露是否需要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本文试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形成的历史分析入手,从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成因及目标,探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改进方式。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 管制 外部性 公平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
本文从经济学观点出发 ,剖析了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两种不同观点 :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支持着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 ;而市场失灵和市场可能会背离社会目标则需要强制性披露来防止出现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和垄断性定价。显然 ,主张自愿性和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观点代表了两种极端情况 ,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笔者认为 ,信息披露方式应该朝着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而如何寻求两者结合的契合点 ,如何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 ,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秋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迫切,要求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可以对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文章通过对三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改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策略,以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博弈论 利益主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书杰
完善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机制,是本次深化改革试点提出的一个新任务。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信社信息披露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信社信息披露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息披露 经济学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莺 史晋川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模型,分析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经济缘由,指出监管的主要收益在于促使单个企业将其信息披露的社会价值内部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以改善社会福利的空间,但问题是针对所有企业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并不一定有效、对各个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虽然有效却不切实际,而分行业的监管能克服以上两种监管方法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平 简建辉
本文回顾了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演进路径,指出信息披露监管具有伴随金融危机或公司财务丑闻之后呈现跳跃式扩张的特征,从政治家集团的"亲经济周期性"监管、信息供需双方利益集团在规制过程中的博弈力量对比以及市场不断创新导致的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角度作了分析和解释,并认为解决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应提高监管行为透明度,培育和发展有效信息使用者集团,通过司法救济强化投资者维权力量等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凯 田高良
本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会计信息披露实质是由信息支配权所有者向信息要求权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要求权的形成是与企业性质分不开的,而会计信息支配权的形成则取决于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否最小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奕玮 马永双
本文立足于微观经济学的视野剖析企业自愿性披露财务信息的动因,政府或相关部门强制性披露企业会计信息的益处与弊端,以及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达到披露强度的适度点。本文认为只有两种披露方式有效结合,才能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自愿性 强制性 披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长石 韩庆海
本文在新规制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验证了煤矿安全规制以及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对社会福利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抵消。除此以外,实证分析还发现,改善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在上述实证结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