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8)
2023(18646)
2022(16122)
2021(15251)
2020(12867)
2019(30074)
2018(29278)
2017(56343)
2016(30258)
2015(33957)
2014(33386)
2013(33096)
2012(30286)
2011(27214)
2010(27057)
2009(24941)
2008(24529)
2007(20949)
2006(18168)
2005(16161)
作者
(84103)
(70112)
(69303)
(66386)
(44761)
(33463)
(31771)
(27411)
(26666)
(25021)
(23872)
(23701)
(22114)
(22096)
(21654)
(21485)
(20727)
(20708)
(20151)
(20060)
(17405)
(17163)
(16887)
(16002)
(15642)
(15581)
(15463)
(15268)
(14059)
(13756)
学科
(121703)
经济(121573)
管理(86517)
(81948)
(68157)
企业(68157)
方法(58415)
数学(50839)
数学方法(50184)
(33587)
中国(33256)
(30578)
业经(26149)
(25907)
(25082)
贸易(25071)
(24434)
地方(22142)
(22025)
财务(21943)
财务管理(21900)
(21761)
企业财务(20712)
农业(20439)
理论(20031)
(19609)
金融(19607)
(19403)
银行(19363)
(18747)
机构
大学(426115)
学院(420468)
(173985)
经济(170601)
管理(167253)
理学(145125)
理学院(143566)
研究(141763)
管理学(141005)
管理学院(140232)
中国(108259)
(90316)
科学(85131)
(81884)
(70230)
财经(65568)
中心(64794)
(64092)
研究所(63703)
业大(60401)
(59833)
(59020)
北京(57154)
(54387)
师范(53884)
经济学(53530)
(51684)
农业(50226)
财经大学(49145)
经济学院(48380)
基金
项目(288596)
科学(227879)
基金(212382)
研究(210738)
(185210)
国家(183743)
科学基金(158313)
社会(134387)
社会科(127540)
社会科学(127506)
基金项目(111338)
(108903)
自然(102702)
自然科(100398)
自然科学(100372)
自然科学基金(98573)
教育(96800)
(92717)
资助(88667)
编号(84946)
成果(69754)
(64708)
重点(64324)
(60291)
(59448)
课题(57637)
国家社会(56525)
教育部(56066)
创新(55512)
科研(55476)
期刊
(179427)
经济(179427)
研究(124054)
中国(77720)
学报(66201)
(64736)
科学(60109)
管理(59979)
(56666)
大学(50602)
学学(47142)
教育(44228)
农业(39690)
(36634)
金融(36634)
技术(35522)
财经(31833)
经济研究(30751)
业经(27252)
(27231)
图书(24475)
问题(23471)
(22267)
(22016)
国际(20303)
理论(20249)
统计(20042)
会计(19880)
技术经济(19706)
(19654)
共检索到616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峻  伍中信  陈逵  
本文以2005—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国家层面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发现,中国OFDI的规模与两国之间国家层面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东道国的会计信息与中国会计信息越可比就越有可能吸引中国的投资,这可能是因为可比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而国家层面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有利于吸引中国的直接投资。研究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会计信息可比性对OFDI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但东道国会计准则向IFRS国际趋同对中国OFDI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过程中,会计盈余质量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治理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国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各个因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法律规则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监管质量(RQ)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和资源一般国家投资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为了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研究;构建和完善对外投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增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第三国对东道国OFDI的挤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快东道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改善目标国投资环境、着手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等手段,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规避第三国的挤出效应,按照"多点带面、全域协同"的思路引导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均衡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亚斌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50个亚欧非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差异非常显著,欧洲发达国家普遍高于亚洲和非洲国家,中亚、南亚、东欧和非洲是投资便利化亟待改善的重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商业投资环境对促进投资增长贡献最大,东南亚为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投资便利化的改善对亚洲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投资增长的空间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原  李建军  
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的一国OFDI区位选择理论假说。并以"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动机,虽然市场规模并非吸引中国OFDI的主要因素,但总体而言,市场机会更多、市场潜能更大、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充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OFDI有更大的吸引力;(2)单纯从制度质量角度分析,中国OFDI倾向于流入政治风险较高、经济制度质量和法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沈超  徐姗  
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女性就业效应为视角,基于2006-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显著促进了东道国女性的整体就业比重,并且显著优化了女性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上述影响会由于东道国OFDI存量规模和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而产生异质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也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女性就业比重。居民受高等教育水平与政府治理水平在中国OFDI对女性就业影响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倩  李芳芳  程宝栋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往往是影响母国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阐明了这种交互效应如何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理论机制,并构建PCS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中的双边投资协定与制度质量优化互补;而高层互访、伙伴关系与制度质量之间更倾向于相互替代,缓解投资成本及风险的上升;政治冲突则显著抑制了对制度质量较差的东道国的投资,提高非正式制度距离的门槛效应。区分不同制度环境的东道国,以推动不同的政治互信方式,使两者交互效应更为凸显,在促进OFDI活动上形成共振,同时辅以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强化,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张璐超  
本文利用PRS发布的ICRG中"一带一路"沿线54国的国家风险数据,探讨有关国家政治风险的12个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投资环境(IP)、政府稳定性(GS)和法律制度(LO)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存在"逆向选择"的特点;民主问责(DA)、官僚体系质量(BQ)、腐败控制(COR)和宗教冲突(RT)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有效保护在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各大部委之间加强相互协作,构建对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我国企业的政治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瑞瑞  刘永旺  古丽娜尔·玉素甫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OLS、SLM、SEM回归方法论证了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空间效应。以东道国市场潜力及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制造业OFDI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潜力影响显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存在多重效应,包括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第三国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OFDI有显著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