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5)
2023(7370)
2022(5418)
2021(4813)
2020(4057)
2019(8697)
2018(8899)
2017(16549)
2016(8901)
2015(10307)
2014(10601)
2013(10029)
2012(8706)
2011(7489)
2010(7584)
2009(7104)
2008(7833)
2007(7079)
2006(6155)
2005(5786)
作者
(26404)
(21770)
(21592)
(20752)
(13976)
(10133)
(10093)
(8434)
(8361)
(8118)
(7400)
(7336)
(7003)
(6895)
(6687)
(6607)
(6577)
(6569)
(6357)
(6298)
(5611)
(5451)
(5299)
(5128)
(5008)
(4956)
(4832)
(4804)
(4373)
(4318)
学科
(35162)
经济(35134)
管理(34271)
(34205)
(29838)
企业(29838)
方法(13837)
(13354)
技术(13073)
数学(11118)
中国(10967)
数学方法(10911)
(10885)
财务(10852)
财务管理(10835)
业经(10499)
(10278)
企业财务(10166)
(8796)
理论(7872)
信息(7366)
农业(7324)
技术管理(6949)
产业(6499)
(6375)
(6161)
地方(6059)
(5894)
银行(5881)
总论(5391)
机构
学院(130719)
大学(128935)
管理(51172)
(48426)
经济(47272)
理学(43353)
理学院(42960)
管理学(42089)
管理学院(41847)
研究(39919)
中国(31959)
(27897)
(26312)
科学(24888)
(21153)
(20381)
财经(19792)
中心(19730)
(19539)
业大(18200)
研究所(17833)
(17678)
北京(17332)
(17107)
(16728)
师范(16557)
技术(16352)
农业(15156)
(14393)
经济学(14235)
基金
项目(83793)
科学(65705)
研究(63284)
基金(59508)
(51649)
国家(51202)
科学基金(44491)
社会(39654)
社会科(37557)
社会科学(37548)
(33653)
基金项目(31016)
教育(28809)
自然(27826)
编号(27595)
自然科(27235)
自然科学(27229)
(27108)
自然科学基金(26744)
资助(23315)
成果(23292)
重点(18871)
项目编号(18219)
(17897)
(17845)
课题(17815)
(17682)
国家社会(16773)
创新(16739)
(15891)
期刊
(53915)
经济(53915)
研究(35945)
中国(29204)
(26606)
学报(19999)
管理(18685)
(17729)
科学(17430)
教育(15601)
技术(15053)
大学(14679)
学学(13506)
会计(13180)
农业(12233)
图书(11803)
财会(10561)
(10526)
金融(10526)
财经(9731)
经济研究(8964)
业经(8831)
技术经济(8332)
(8255)
情报(8209)
书馆(8032)
图书馆(8032)
科技(7115)
通讯(7112)
会通(7089)
共检索到20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君利  涂建明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项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它不可避免地会冲击会计信息化,并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素芬  
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应用,国有企业的上市以及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的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在孕育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潜伏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因素,要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晖  
本文选取2010-2017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在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中具有削弱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春来  曹慰婷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增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价值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素珍  倪国锋  
本文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要求选择恰当会计计量属性。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许多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能否被广泛采用,意味着会计能否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考虑会计谨慎性情况下,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晓燕  
本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国际上的运用及对公允价值问题的实证研究。在评价公允价值运用于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总的来看,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已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允价值会计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非哲  
一、引言我国于2006年出台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对金融工具进行了重新分类,对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由于银行业涉及到大量的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曹屿峥  陈志斌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一)公允价值定义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的要求,企业应以实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群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虹雁  沙俊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0-2016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不为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企业债务契约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总体债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债务类别,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长期债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短期债务相关性不显著,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长期债务的相关性高于短期债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企业总体债务规模、长期债务规模、短期债务规模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珩  
稳健性是会计有效确认与计量的重要保证,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合理处理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平衡关系,就应当将二者相互交融起来,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公允价值运用中应严格界定其概念及层次,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和评估过程,实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减少公允价值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陈朝琳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目标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IASB和FASB联合制订的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信息质量特征的两项功能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高质量、透明度和公允性。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必须由市场参与者在市场上共同决定,因此,FAS157的第三级估计是资产和负债的不可观察的输入值,按第三级估计计量的价值只能称为"估计价格",而不是"公允价值"或"公允价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翟敏锋  
在会计发展初期,历史成本作为唯一计量属性持续存在,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可验证性,并且符合人们期望的"真实可靠"的价值标准。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被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确认为财务状况健康或良好的金融机构频频陷入财务困境,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计量的补充,其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国财政部也要求各单位自2014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生  田峰  
以2014—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PSM),分析了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运用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能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运用较多的企业即资产和负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其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姝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体现了我国会计界与国际趋同的态势。但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资本市场是否对其做出了显著的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对股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新准则的实施增强了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的解释能力,提高了会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