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9)
- 2023(2889)
- 2022(2486)
- 2021(2469)
- 2020(2069)
- 2019(4827)
- 2018(5059)
- 2017(8767)
- 2016(5004)
- 2015(6014)
- 2014(6463)
- 2013(6118)
- 2012(5454)
- 2011(4756)
- 2010(5017)
- 2009(4595)
- 2008(5226)
- 2007(4717)
- 2006(4177)
- 2005(3883)
- 学科
- 管理(19529)
- 业(16153)
- 企(15018)
- 企业(15018)
- 济(13153)
- 经济(13132)
- 财(9760)
- 务(8535)
- 财务(8516)
- 财务管理(8489)
- 企业财务(7883)
- 理论(5719)
- 业经(4861)
- 学(4822)
- 方法(4689)
- 教学(4526)
- 中国(4082)
- 会计(3946)
- 制(3941)
- 农(3913)
- 信息(3889)
- 教育(3546)
- 和(3286)
- 工作(3222)
- 银(3160)
- 银行(3157)
- 数学(2915)
- 学法(2874)
- 教学法(2874)
- 数学方法(2825)
- 机构
- 学院(69778)
- 大学(66987)
- 管理(25719)
- 理学(20483)
- 理学院(20286)
- 管理学(19908)
- 管理学院(19774)
- 济(19389)
- 经济(18600)
- 研究(17273)
- 财(16549)
- 中国(16048)
- 京(14616)
- 江(13223)
- 财经(11382)
- 州(11065)
- 科学(10646)
- 会计(10318)
- 中心(9978)
- 经(9839)
- 技术(9759)
- 范(9480)
- 师范(9389)
- 北京(9259)
- 所(9201)
- 职业(9139)
- 系(8151)
- 省(7950)
- 农(7879)
- 财经大学(7800)
- 基金
- 项目(35917)
- 研究(30329)
- 科学(26526)
- 基金(22832)
- 家(18711)
- 国家(18479)
- 编号(16207)
- 科学基金(15998)
- 社会(15857)
- 省(15280)
- 成果(15161)
- 教育(14797)
- 社会科(14786)
- 社会科学(14783)
- 基金项目(11941)
- 划(11823)
- 项目编号(10896)
- 课题(10193)
- 自然(9844)
- 自然科(9580)
- 自然科学(9579)
- 资助(9540)
- 自然科学基金(9425)
- 年(8973)
- 研究成果(8960)
- 性(8709)
- 重点(7807)
- 一(7731)
- 大学(7622)
- 段(7480)
共检索到11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凤霞 樊培银
会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公共商品",因此也适用经济学的供求定理。根据这一定理,当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等时,就会产生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会计理论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是会计信息供需矛盾产生的内在因素,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是会计信息供需矛盾产生的外在原因。解决会计信息供需矛盾的对策:一是充实与改进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二是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三是改善会计环境。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供需矛盾 会计理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宇松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滞后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丧失定价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本文揭示了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多过滥的矛盾是影响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并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矛盾产生因素,最后针对具体因素提出了培育与监管相配套的解决办法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需求 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捷
四川省当前电力供需紧张除了需求原因之外,主要还在于发展战略的偏颇、电网建设落后、电源结构单一以及电力体制的制度缺陷,电力供需的紧张局势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但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后出现逆转。为了平衡供需关系,需要在需求管理、电网电源建设、体制改革与系统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关键词:
四川 电力供需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磊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会计视角,分析了政府成本信息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对政府成本信息的需求这一不均衡矛盾的原因,提出了改革预算会计目标、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推进政府成本信息披露制度这三点缓解政府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磊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会计视角,分析了政府成本信息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对政府成本信息的需求这一不均衡矛盾的原因,提出了改革预算会计目标、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推进政府成本信息披露制度这三点缓解政府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心怡 宋保胜
地方政府债务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成本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系统披露地方债成本信息是实施债务预算绩效管理、控制债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会计视角分析了地方债成本信息披露的供需矛盾现状,从政府会计制度、地方债信息披露体系以及地方债绩效理念分析了地方债产生供需矛盾的原因,并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完善地方债全周期信息披露机制、设计债务成本信息披露指标、强化地方官员的成本理念和责任意识以及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为缓解地方债成本信息供需矛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成本 成本信息披露 政府成本会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军
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多样性的需求,但农村金融供给缩小、信贷投向单一、金融产品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需要从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主体、建立资金回流反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加强对农村金融理财环境的建设等方面来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
关键词:
三农 金融 信贷 供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晓华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85-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7%,但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却日益突出,抢购风迭起,零售物价急剧上涨,1985-1988年平均每年上涨10%,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随着扩权让利放活,地方、部门、企业利益逐渐强化,而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过早弱化,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又尚未建立健全。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业,在改革、外放、搞活过程中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急于求富,形成新的需求膨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金瑞 李大伟
随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实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亦称教师职务)聘任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职称评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师职务聘任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高级岗位供需矛盾,即高级岗位资源的稀缺与教师聘任高级岗位需求趋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张燕 张瀚文
特殊教育师资是保障特殊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关键,也是“办好特殊教育”的最直接保障。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应对多类特殊儿童不同需求,既能直接从事又能指导融合教育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力,秉持热忱深厚的特殊教育情怀。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最主要的供给侧,其现有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与当前实践对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充分发展及其与普通教育的平衡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切入点。通过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浸润特教专业情怀、优化高校师资队伍,能够提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资 供需矛盾 需求侧 供给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劳动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需要全社会多方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了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劳动力 影响调查 对策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怀劲梅
电价是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合理配置有限电力资源的重要经济杠杆。如今我国电力供给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运用价格杠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势在必行。 一、我国电力供需矛盾现状分析 从2003年冬季开始,频繁的拉闸限电说明我国又重新陷入电力供应不足的境地。去年我国有21个省市电力严重供不应求。今年6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一季度,全国已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限电;二季度高峰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冠霖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从原来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转变为弱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但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为了刺激服务需求上升,政策取向应该是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降低服务产品价格,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调整工作和休假时间,促进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支持和鼓励服务产品出口。为了增加服务供给,政策取向要进一步在资金上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技术、制度等综合要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选择、有重点地鼓励对国外服务产品的消费。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服务需求 服务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