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9)
2023(5739)
2022(5080)
2021(4775)
2020(4421)
2019(10504)
2018(10395)
2017(20459)
2016(11285)
2015(13208)
2014(13672)
2013(13737)
2012(12842)
2011(11548)
2010(11750)
2009(11186)
2008(11736)
2007(10680)
2006(9092)
2005(8165)
作者
(34434)
(28915)
(28795)
(27742)
(18237)
(13834)
(13550)
(11354)
(10805)
(10512)
(9741)
(9654)
(9354)
(9091)
(9025)
(8977)
(8969)
(8602)
(8330)
(8306)
(7452)
(7240)
(6979)
(6676)
(6599)
(6537)
(6502)
(6491)
(5880)
(5805)
学科
(47007)
经济(46962)
管理(35127)
(33298)
(27620)
企业(27620)
方法(25162)
数学(22099)
数学方法(21906)
(16678)
(12477)
(12259)
财务(12237)
财务管理(12205)
(11583)
企业财务(11399)
中国(10613)
业经(9614)
(9052)
贸易(9050)
(8775)
(8435)
地方(8332)
农业(8140)
理论(7857)
(7778)
(7180)
银行(7159)
(6414)
(6333)
机构
大学(171005)
学院(169518)
(66622)
管理(66456)
经济(65071)
理学(56658)
理学院(56063)
管理学(55144)
管理学院(54822)
研究(53520)
中国(41766)
(36081)
(35292)
科学(33802)
(30230)
(28497)
财经(27245)
中心(26583)
(26459)
业大(26094)
研究所(25327)
(24348)
农业(24076)
北京(22538)
(21277)
师范(21049)
(20939)
经济学(20143)
财经大学(19778)
(18448)
基金
项目(107684)
科学(82751)
研究(78203)
基金(76731)
(66758)
国家(66218)
科学基金(55823)
社会(47489)
社会科(44924)
社会科学(44907)
(42179)
基金项目(41094)
自然(36422)
教育(36210)
(35522)
自然科(35522)
自然科学(35506)
自然科学基金(34902)
编号(34141)
资助(32005)
成果(29175)
(24265)
重点(24264)
(22357)
课题(21854)
项目编号(21608)
(21543)
科研(21326)
大学(20486)
教育部(20442)
期刊
(69839)
经济(69839)
研究(45739)
(33025)
中国(31294)
学报(28299)
(25861)
科学(23272)
大学(20084)
管理(19836)
学学(18655)
农业(17207)
教育(14605)
会计(14441)
技术(14421)
(13503)
金融(13503)
财经(13429)
图书(12934)
财会(11816)
(11349)
经济研究(11247)
业经(11182)
理论(9996)
问题(9717)
(9618)
情报(9302)
实践(9301)
(9301)
(9292)
共检索到24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东  
造成会计信息传递失效的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缺陷、企业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选择行为和信息使用者的认知限度3个因素。严格的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的限制造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缺陷;管理层对信息披露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度的困难,加之管理层的复杂披露动机,使信息披露的选择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信息使用者对大量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缺乏,使信息使用者存在认知限度。本文试图将3个因素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加以研究,以全面、系统地把握会计信息传递效果的症结。最后,本文运用该分析框架对会计信息过剩现象的争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明辉  
信号传递可以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会计信息可以向外部使用者传递关于企业价值(质量)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区分不同质量的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信贷决策。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必须建立可靠的经济制度,对会计信息信号传递加以甄别,保证信号的真实可信,关键是要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真正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同时,也应提高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也即信号的充分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引花  张淑惠  
在目前的会计技术条件和制度背景下,环境会计信息反映的事项仍然很难准确计量和货币化。在缺乏统一规范和监管的情况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更注重于作为一种姿态来影响企业外部利益相关人对企业的认知。因此,用信号传递模型来分析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是恰当的。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环境会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并据此得出政府制定有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陈沉  
文章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否提高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未公告公司受公告公司发布盈余信息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是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未公告公司规模越大,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公告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的正向关系则越强。这表明可比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利于投资者运用公告公司的盈余信息对未公告公司进行重新定价,提高定价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陈沉  
文章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否提高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未公告公司受公告公司发布盈余信息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是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未公告公司规模越大,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公告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的正向关系则越强。这表明可比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利于投资者运用公告公司的盈余信息对未公告公司进行重新定价,提高定价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晓东  
通过将会计信息作用于"企业"这种资产的定价过程概括为会计信息传导,本文分析会计信息与资产定价的本质关联、会计信息传导制度安排的因应及影响会计信息传导效率的因素。会计信息与资产定价的内在关联体现为会计信息对"企业现场知识"的传导过程,会计信息传导的相关制度安排是为了尽可能形成市场参与者对企业的共同知识,以增强资产价格形成的"集体理性",而会计信息的传导效率则应从其时效、精度、受众广度及市场参与者对之的信任等四个方面进行界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柏子敏  
从公司治理、市场治理、国家会计管制以及社会中介机构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框架,厘清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整体轮廓,强调相关因素的总体效应,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志亮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决定于会计信息以外的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前提;可靠性是相关的会计信息能更好地为决策所用的质量保证,两者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鸣润  田存志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客观要求不断壮大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作为重要的企业再融资方法之一,其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契约。本文拟在经典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公开增发中由于外部投资者不了解企业的利润分布,市场是否会存在分离均衡使得处于信息优势方高质量企业管理者,有激励通过向投资者传递会计信息稳健程度的信号以使其区别于低质量的企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浩  陶红兵  
以诊断结果为导向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预付制,为医方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机会,并导致了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低码高编"。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现有低码高编行为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进一步梳理低码高编若干个风险环节并总结归类其医疗市场、编码相关人员、入组患者、DRG病例组合系统、监管与控制系统5大风险特征,最终基于诊断编码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构建低码高编风险因素分析框架,以为后续低码高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凯  
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确保少数股东收到有关公司价值和经理与大股东没有欺骗他们投资价值的信息和促进经理最大化企业价值(Bushman和Smith,2004)。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生产者与需求者(即管理层和外部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俊秋  
本文分析了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会计信息披露是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有效缓解公司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成本。与此同时,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决定了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新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海丽  
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是最小化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也是对经营者行为制衡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具有治理作用,从决定经营者报酬水平和作为更换经营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两个维度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制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乔旭东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 ,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 ,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从而为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披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鲁威朝  杨道广  刘思义  
本文从投资者信息需求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跨公司信息传递的影响。结果发现:可比性的提升可以促进盈余信息的跨公司传递;无论投资者目的是预期未知信息还是验证已有信息,可比性均具有显著作用;但当公司间会计信息可靠性水平呈现差异时,可比性作用不同。本文研究表明,在投资者获取和利用外部信息判断公司价值的过程中,可比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并对企业信息披露、政府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