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9)
- 2023(4157)
- 2022(3449)
- 2021(3431)
- 2020(2767)
- 2019(6486)
- 2018(6567)
- 2017(11553)
- 2016(6735)
- 2015(7842)
- 2014(8460)
- 2013(8045)
- 2012(7365)
- 2011(6441)
- 2010(6883)
- 2009(6210)
- 2008(6850)
- 2007(6455)
- 2006(5675)
- 2005(4924)
- 学科
- 管理(19497)
- 济(17366)
- 经济(17335)
- 业(15573)
- 企(13347)
- 企业(13347)
- 财(9427)
- 中国(7523)
- 农(7118)
- 务(7049)
- 财务(7022)
- 财务管理(6997)
- 企业财务(6385)
- 地方(5851)
- 理论(5801)
- 业经(5658)
- 教育(5497)
- 制(5286)
- 教学(5242)
- 学(5147)
- 农业(4679)
- 银(4556)
- 银行(4549)
- 和(4148)
- 行(4007)
- 会计(3951)
- 方法(3941)
- 融(3838)
- 金融(3837)
- 学法(3461)
- 机构
- 学院(87062)
- 大学(83360)
- 管理(28408)
- 研究(26174)
- 济(26044)
- 经济(24950)
- 中国(23276)
- 理学(22110)
- 理学院(21809)
- 管理学(21344)
- 管理学院(21169)
- 财(19782)
- 京(18936)
- 江(17292)
- 科学(15648)
- 州(13950)
- 所(13724)
- 范(13577)
- 中心(13573)
- 师范(13460)
- 财经(13092)
- 技术(12905)
- 职业(12732)
- 北京(12235)
- 农(11801)
- 经(11429)
- 研究所(11167)
- 省(11105)
- 师范大学(10255)
- 业大(10000)
- 基金
- 项目(44974)
- 研究(39838)
- 科学(32944)
- 基金(26868)
- 家(21901)
- 国家(21586)
- 社会(20774)
- 编号(20328)
- 教育(20146)
- 省(19850)
- 社会科(19261)
- 社会科学(19257)
- 成果(18921)
- 科学基金(17850)
- 划(15618)
- 课题(14937)
- 基金项目(13977)
- 年(13316)
- 项目编号(12233)
- 性(11659)
- 资助(10886)
- 研究成果(10622)
- 重点(10318)
- 阶(10246)
- 段(10237)
- 阶段(10213)
- 规划(10061)
- 自然(9853)
- 发(9789)
- 自然科(9516)
共检索到15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瑞庆 张维宾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会计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革且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会计教育中如何突出会计专业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外会计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一直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比较普遍与成熟,而会计等财经类专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玲 邢文明 陈继丽 邱春艳
GO FAIR是一项自下而上、利益相关者驱动和自治的计划,旨在实施FAIR数据原则,使数据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对GO FAIR计划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其发展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总结其在推动和实施FAIR原则的有益经验,可为我国推广实施FAIR原则,促进科学数据的广泛共享与重用提供借鉴。GO FAIR对我国的启示为:积极参与GO FAIR实施网络,借鉴其运行经验;尽快设立GO FAIR中国办事处,促进FAIR原则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充分利用GO FAIR国际合作平台,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围绕GO FAIR三大支柱领域,奖励和认可FAIR实践的改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民政
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逐渐被政权建设与现代化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所取代,但中国共产党依然从政权建设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局出发继续强调并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在把人民军队锻造成为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和防止内乱的坚强柱石以及推进国家全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宝贵经验。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
军队建设 国家建设 中国共产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湛礼珠
乡村建设旨在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进一步优化农民发展空间,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淄博市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个大局,坚持"系统推进、民生导向、多元共建、建管结合"的乡村建设路径,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淄博模式"。但在此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仍不健全,乡村建设惠民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范围亟须进一步拓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厘清主体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并积极鼓励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基础设施 人居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燕
党的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本文抓取临沂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的两个亮点——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结合具体案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临沂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临沂模式"的显著特征总结为:政府强力介入,城乡一体化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好拆迁上访与政府负债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桂文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的探索,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彦龙
洱源县坚持"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生态优先,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时刻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时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生态效益带动和统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中保护。成功实现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为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洱源 生态文明建设 经验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生 苏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怀晓
2008年以来,我院配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重点在理顺管理与运行机制、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协调生产与教学关系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常青 刘霄乐
葛家澍教授潜心学术,著作等身,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建立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层次、基本会计准则的命名及构成内容、具体会计准则的通用内容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学术探索和贡献。我们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潜心探索,服务现实”。如今,人力资产、大数据、环境保护等问题不断呈现,需要我们更加“潜心探索,服务现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吉林森工集团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组建的第一个森林工业集团,该集团运行4年来,效果明显,效益显著。他们的经验是: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战略;抓大放小,强化资本经营;减员增效,实施转岗工程;立体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等等。给其它森工企业树立了典型,并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川 何维达
通过对我国在光伏产业上的强劲对手美国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进行归类、汇总和分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并对美国光伏市场短时间内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美国光伏产业政策 光伏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琦 雍海宾 吕海刚 耿玮璘
我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的以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为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厂网分开。但由于诸多原因,电力输配市场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模式,电力体制改革未达预期目标。本文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对甘肃省电力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分析,回顾直购电推进历程,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今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电力体制改革 直购电 电力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欣欣
尽管现行法律不允许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抵押,农地金融的实践已波及到全国大多数省份。本文认为,农地金融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在对各地农地金融实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四种主要模式,并对未来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抵押贷款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