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6)
- 2023(3979)
- 2022(3499)
- 2021(3334)
- 2020(2949)
- 2019(6520)
- 2018(6588)
- 2017(11639)
- 2016(6966)
- 2015(8008)
- 2014(8301)
- 2013(8105)
- 2012(7346)
- 2011(6049)
- 2010(6406)
- 2009(5790)
- 2008(6851)
- 2007(6161)
- 2006(5204)
- 2005(4794)
- 学科
- 管理(26976)
- 业(23674)
- 企(22580)
- 企业(22580)
- 财(17965)
- 济(17254)
- 经济(17224)
- 务(15865)
- 财务(15855)
- 财务管理(15810)
- 企业财务(14918)
- 方法(7557)
- 学(6169)
- 数学(5788)
- 数学方法(5656)
- 制(5502)
- 理论(5254)
- 银(5101)
- 银行(5092)
- 中国(5090)
- 会计(5063)
- 家(4855)
- 业经(4625)
- 国家(4531)
- 行(4172)
- 税(4149)
- 教学(4125)
- 农(4109)
- 法(4089)
- 教育(3657)
- 机构
- 学院(90673)
- 大学(86693)
- 管理(28982)
- 济(26947)
- 经济(26009)
- 研究(24631)
- 财(24429)
- 中国(23673)
- 理学(23077)
- 理学院(22789)
- 管理学(22212)
- 管理学院(22057)
- 京(18528)
- 江(17150)
- 财经(16427)
- 科学(16179)
- 经(14345)
- 所(14051)
- 农(13633)
- 州(13528)
- 会计(13234)
- 中心(12644)
- 技术(12129)
- 北京(11778)
- 省(11678)
- 财经大学(11551)
- 业大(11392)
- 研究所(11320)
- 范(10942)
- 师范(10754)
- 基金
- 项目(47049)
- 研究(36089)
- 科学(34576)
- 基金(31022)
- 家(26266)
- 国家(25956)
- 科学基金(21946)
- 省(20195)
- 社会(18771)
- 教育(17785)
- 社会科(17654)
- 社会科学(17647)
- 编号(16897)
- 基金项目(16189)
- 划(15936)
- 成果(15376)
- 自然(14849)
- 自然科(14414)
- 自然科学(14413)
- 自然科学基金(14147)
- 资助(13254)
- 课题(12027)
- 性(11442)
- 项目编号(11068)
- 重点(10731)
- 年(10249)
- 大学(9656)
- 创(9599)
- 科研(9581)
- 阶(9529)
共检索到15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海蓉 李君
随着"兼容"多种计量属性、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与税法的游戏规则渐行渐远,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即所得税会计差异日益扩大,如何顺利地实现二者的衔接与协调,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关系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与征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薇 蒿文霞
一、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与联系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定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建平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非完美,它没有解决永久性差异问题。文章建议单独核算永久性差异,并在财务报告中增加永久性差异涉税信息的披露,以期完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明荣 徐泓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会计界开始致力于改革财务报表列报制度。IASB和FASB联合发布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员工草案);中国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本文通过分析讨论稿提出的新报表模式,指出中国现行资产负债表与新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负债表格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仲继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阳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法,也可以选择利润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曜 方利
由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概念晦涩难懂、原理不够清晰,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难度较大。从数学角度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说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原理与方法,可使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关概念更加清楚,原理更浅显、易懂,且易于操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钟骏华
新所得税准则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具体计算有关所得税项目时,笔者总结出一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天唯
权益理论下的业主理论决定了所得税性质的费用论。以此为起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出发,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分配。笔者意图用浅显易懂的逻辑分析与推导,解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繁复的计算原理与程序,以期能够多帮助人们深化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学习与理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美玲 区永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会计和税收差异,企业往往通过这种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进行避税。通过以沪深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同剪
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隐藏于背后的基本会计理念,而不是准则本身,不同的会计理念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会计方法又决定不同的会计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所得税会计模型,能够实现所得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与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