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6)
- 2023(7872)
- 2022(6400)
- 2021(5948)
- 2020(4878)
- 2019(10714)
- 2018(10438)
- 2017(19861)
- 2016(10774)
- 2015(11886)
- 2014(12046)
- 2013(11559)
- 2012(10333)
- 2011(9078)
- 2010(9327)
- 2009(9100)
- 2008(9707)
- 2007(8638)
- 2006(7511)
- 2005(7128)
- 学科
- 管理(39645)
- 业(36846)
- 济(35808)
- 经济(35730)
- 企(31026)
- 企业(31026)
- 财(18451)
- 制(17285)
- 方法(13610)
- 务(13182)
- 财务(13163)
- 财务管理(13126)
- 银(12970)
- 银行(12965)
- 中国(12660)
- 企业财务(12315)
- 行(11996)
- 数学(11494)
- 数学方法(11372)
- 险(11114)
- 保险(11023)
- 农(10183)
- 业经(10082)
- 体(9760)
- 融(9328)
- 金融(9325)
- 度(9087)
- 制度(9083)
- 体制(8495)
- 学(6469)
- 机构
- 学院(148550)
- 大学(145988)
- 济(60593)
- 经济(59181)
- 管理(56867)
- 理学(47269)
- 理学院(46843)
- 管理学(46239)
- 管理学院(45950)
- 研究(44719)
- 中国(42266)
- 财(40156)
- 京(29812)
- 财经(29138)
- 经(26090)
- 江(24265)
- 科学(23594)
- 中心(22036)
- 所(21789)
- 财经大学(21418)
- 农(18989)
- 经济学(18955)
- 州(18938)
- 北京(18825)
- 研究所(18382)
- 业大(17322)
- 经济学院(16984)
- 院(16537)
- 商学(16442)
- 商学院(16299)
- 基金
- 项目(91323)
- 科学(72564)
- 研究(70780)
- 基金(66840)
- 家(56304)
- 国家(55801)
- 科学基金(49035)
- 社会(46237)
- 社会科(43750)
- 社会科学(43741)
- 省(35573)
- 基金项目(34732)
- 教育(32638)
- 自然(29907)
- 划(29321)
- 自然科(29203)
- 自然科学(29196)
- 编号(29008)
- 自然科学基金(28692)
- 资助(26889)
- 成果(24967)
- 制(24458)
- 部(21018)
- 课题(20562)
- 重点(20558)
- 性(20410)
- 创(19518)
- 国家社会(19125)
- 教育部(18710)
- 发(18563)
共检索到23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勇
文章从监管、审计和经营管理三个层面对债券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点进行了提炼,重点阐述了对经济资本监管要求的演变及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上的计量原则;债券投资帐户的分类及其核算原则:前、中、后台各司其责的债券业务架构的组建原则。此外,文章还谈到了绩效评价的计算方法及市值重估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秀军
自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创造了良好的业务运营纪录,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截至2018年6月,亚投行经过6次扩容后成员总数达到87个;投资项目达到28个,覆盖13个成员国;先后获得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家国际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评级,并获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零风险权重的认定。作为新成立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投行之所以取得如此不菲的成绩,主要在于它
关键词:
业务运营 风险控制体系 普通资本 借款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智慧
基于大数据预测的基本原理,以"审计行为"为切入点进行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现实可行。政府审计人员的行为预测遵循大数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输入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通过行为前控制阶段的横向预测、行为中控制阶段的纵向预测和实时预测,政府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行为发生前或发生时对政府审计人员可能发生的行为进行预测;根据上述行为预测的结果,利用上提模型确定对政府审计人员最有效的行为控制措施。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质量控制 大数据 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陈进
实施地方融资平台整合,既是适应现行制度框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施微观层面的资产、项目和公司整合,也要加强推进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整合,同时还要强化宏观制度层面的支撑。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风险控制 整合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长青
通过对当前基层央行"两部两室"基本框架下国库会计业务运作的现状、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国库会计风险控制的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基层央行 国库会计 风险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春红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业务是其业务的基础环节,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健全内部控制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管理政策建议,并提供改进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案。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操作风险 会计结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久 刘曼红
风险投资以成功退出创业企业为进入的假设前提,但其股权投资超额预期收益的实现过程经历大量风险,本文识别了阻碍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关键风险,并考虑可控性,从风险投资公司自身角度研究控制投资风险的微观路径。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 控制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娟 李俊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企业在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通方面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及欧盟的债务危机相继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企业再融资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关注。对金融企业而言,如何从企业内部出发,加强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风险控制问题入手,提出构建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再融资风险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晶晶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我国证券公司正在迅速崛起,不过受政策及自身经营状况的限制,证券公司也面临不少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水平,是当前证劵公司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本文以LJ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提升证劵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水平进行探讨,以期对同类金融投资公司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财务指标 风险控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政 吴国萍
作为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否制约管理层信息操纵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变更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中均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减少代理成本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为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可靠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闽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IC-IF")4个台阶式跃进发展阶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政 吴国萍
作为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否制约管理层信息操纵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变更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中均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高质量的内部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金萍
作为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本身是具有脆性特质的,即多元化系统的特定子系统出现问题将波及其他环节乃至造成企业经营的整个体系崩溃。强化脆性风险控制是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前提。文章拟从系统脆性理论出发,通过构建修正的企业脆性风险控制模型,研究多元化企业脆性风险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在设定相同风险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脆性风险综合控制策略成本最低,方案最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茜茜 朱永祥
校园借贷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殊借款群体,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揭示出学生参与网络借款的现状,并依据"为什么会借"——"为什么不还"这一逻辑路径,研究发现:在借款阶段,学生自身能力约束、正规金融的融资约束、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和监管部门漏洞造成高信用风险、低偿债能力的学生获得了网络借款;在还款阶段,收入机制、成本机制、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作用有限,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违约行为。本文据此针对网络借贷各方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网络借款风险 路径 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