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5)
2023(7882)
2022(6506)
2021(5726)
2020(5180)
2019(11487)
2018(11143)
2017(22263)
2016(11893)
2015(12999)
2014(12771)
2013(13117)
2012(11559)
2011(9706)
2010(9979)
2009(9916)
2008(10719)
2007(9500)
2006(8569)
2005(8166)
作者
(31983)
(26764)
(26520)
(25338)
(17060)
(12719)
(12133)
(10084)
(9861)
(9854)
(9179)
(8985)
(8881)
(8390)
(8234)
(7941)
(7853)
(7640)
(7618)
(7454)
(6667)
(6581)
(6512)
(6205)
(6088)
(6002)
(5884)
(5799)
(5245)
(5163)
学科
(76121)
(72858)
企业(72858)
(57419)
经济(57356)
管理(56710)
(29610)
方法(26415)
业经(24520)
(22890)
财务(22888)
财务管理(22873)
(21908)
企业财务(21565)
税收(20462)
(20293)
(19202)
数学(19006)
数学方法(18950)
技术(15265)
农业(14882)
(12518)
(12005)
企业经济(11913)
(11644)
(11494)
经营(10893)
技术管理(10372)
理论(10194)
中国(9981)
机构
学院(175290)
大学(166578)
(80100)
经济(78950)
管理(75987)
理学(65314)
理学院(64889)
管理学(64424)
管理学院(64126)
(49119)
研究(46188)
中国(40471)
财经(36395)
(32696)
(32418)
(28047)
财经大学(26266)
(25375)
商学(24158)
商学院(23989)
科学(23915)
经济学(23714)
(22739)
经济学院(21640)
业大(21407)
经济管理(21252)
(21204)
中心(21108)
北京(19880)
农业(19810)
基金
项目(104491)
科学(85142)
研究(79150)
基金(78976)
(65990)
国家(65357)
科学基金(59816)
社会(53907)
社会科(51476)
社会科学(51463)
基金项目(42290)
(41694)
自然(37615)
自然科(36870)
自然科学(36863)
自然科学基金(36344)
教育(34349)
(32297)
资助(31743)
编号(31512)
(30114)
(25791)
成果(23902)
(23712)
创新(23103)
(22906)
国家社会(22658)
重点(22409)
(22305)
(21891)
期刊
(92099)
经济(92099)
研究(56274)
(46644)
管理(32827)
中国(28665)
(23711)
科学(19000)
(18626)
财经(18260)
学报(17992)
会计(17218)
财会(16588)
业经(16585)
农业(16577)
技术(16395)
(15648)
(15627)
(15144)
金融(15144)
经济研究(14779)
大学(14517)
学学(14405)
税务(13906)
技术经济(12342)
问题(11835)
(11454)
通讯(10981)
会通(10977)
(9800)
共检索到26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丽华  龙月娥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费用的确认口径和时间存在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计算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存在背离,从而产生会计—税收差异(简称"会税差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会税差异"不仅反映的是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不同,还有可能反映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将其作为盈余管理的特征指标。文章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会税差异"与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发生非效率投资现象,且在投资过度的企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下"会税差异"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会计准则制定者评估和完善现有准则以及证券监管者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琳  
本文选取2009-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会计-税收差异、非效率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重点就会计-税收差异对非效率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会计-税收差异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非效率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会计-税收差异能够显著增强非效率投资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朱婷婷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深入探讨了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有助于降低企业避税程度;企业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缓解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朝黎明  
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合并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而税收政策中所指的合并仅包括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两种。会计准则将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原则,而税法中并没有此类划分。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在企业合并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确定,以及收益确认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上述差异体现了二者不同的政策理念,也增加了企业纳税调整工作的难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蕾  
本文选取2005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探讨了税收征管、公司避税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设计上,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区分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实证结果发现:公司避税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表现在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上。税收征管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具有两面性。税收征管不会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反而会加剧投资不足,但是税收征管会有效抑制公司避税活动中的过度投资活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避税的代理观,进一步完善了对税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应的认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梦现   绳朋云   刘珊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环境规制、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柔性税收征管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显著增强柔性税收征管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进   杨柳  
利用中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且对劳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均有显著缓解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在于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避税行为;该影响在民营、外部融资依赖度高、分析师关注度低、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佳萌  
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税收竞争、跨国资本引入与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跨国资本引入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竞争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竞争能够显著增强跨国资本引入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曾富全  吕敏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会税差异与所得税避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所得税税负越低,所得税避税的程度越大。为防止企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等避税筹划行为进行所得税避税,建议加强税法与会计的协调,压缩会税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斌  王星月  
选取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可以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和改善信息环境来发挥治理效应,并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样本组,可能原因是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是其统筹自身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及经济属性后的决策选择,不同于民营企业只考虑单一经济收益。文章丰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建设,更好发挥外部治理效应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天保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了企业有效税收负担与税负结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与以往实证文献发现的线性关系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企业有效税收负担对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由以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税负造成,以增值税为代表的间接税税负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在对企业异质性的考察中,发现税收负担对大型企业、国有和外资企业并未造成显著影响;对中小型企业、私营和集体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宏标  饶品贵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兰  唐洁宁  
文章以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企业战略差异度对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税收规避的激进程度越高,即战略差异度导致的融资约束与管理层私利动机将激励企业采取更激进的避税行为;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税收规避的影响更加显著;税收征管强度的提升使得企业避税成本增加,管理层寻租空间减小,从而抑制战略差异度对税收规避行为的激励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既有文献对税收规避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战略差异度是否影响企业财务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A foreign investment is efficient for a nation only if it increases real GNP(not GDP) of this nation.By this criterion this paper analyses separately the investment effect,the tax revenue effect and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effect of tax preference for foreign funded enterprises.Tax preference for f...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