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7)
- 2023(2084)
- 2022(1931)
- 2021(1862)
- 2020(1599)
- 2019(3514)
- 2018(3553)
- 2017(6776)
- 2016(4040)
- 2015(4267)
- 2014(4525)
- 2013(4496)
- 2012(4383)
- 2011(4137)
- 2010(4347)
- 2009(4361)
- 2008(4516)
- 2007(4300)
- 2006(4077)
- 2005(3807)
- 学科
- 济(16987)
- 经济(16967)
- 管理(9475)
- 业(8697)
- 企(7422)
- 企业(7422)
- 方法(6778)
- 理论(6014)
- 学(5591)
- 业经(4463)
- 农(4125)
- 中国(4064)
- 教育(3999)
- 数学(3746)
- 数学方法(3656)
- 财(3603)
- 地方(3565)
- 制(3238)
- 农业(3173)
- 和(3149)
- 经济理论(3004)
- 融(2808)
- 金融(2807)
- 贸(2664)
- 贸易(2662)
- 易(2538)
- 银(2424)
- 银行(2420)
- 体(2374)
- 行(2344)
- 机构
- 大学(68376)
- 学院(66995)
- 研究(22863)
- 济(22085)
- 管理(21813)
- 经济(21497)
- 理学(17619)
- 理学院(17291)
- 管理学(16920)
- 管理学院(16753)
- 中国(16252)
- 京(15099)
- 科学(14728)
- 范(14254)
- 师范(14148)
- 财(12926)
- 所(12022)
- 师范大学(11605)
- 江(11353)
- 研究所(10744)
- 财经(10155)
- 北京(10145)
- 游(9987)
- 旅(9975)
- 旅游(9838)
- 州(9513)
- 中心(9485)
- 经(8944)
- 系(8930)
- 农(7925)
- 基金
- 项目(36525)
- 科学(28340)
- 研究(28204)
- 基金(25451)
- 家(21913)
- 国家(21682)
- 科学基金(17936)
- 社会(17655)
- 社会科(16627)
- 社会科学(16623)
- 省(14317)
- 基金项目(13526)
- 教育(13384)
- 划(12202)
- 编号(11426)
- 资助(11375)
- 成果(10670)
- 自然(10662)
- 自然科(10343)
- 自然科学(10342)
- 自然科学基金(10161)
- 课题(8710)
- 发(8691)
- 重点(8298)
- 部(8045)
- 年(7151)
- 性(7061)
- 发展(7054)
- 人文(7037)
- 规划(7028)
共检索到105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云龙
本文通过比较会议与展览来界定会展业,通过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来区分会展业和旅游业,通过游客与参加会展的人群的比较来界定会展旅游者,通过会展活动中会展属性与旅游属性的比较来界定会展旅游。得出会展业与旅游业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但又关联紧密的行业;会展旅游与旅游业的会展多元化经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展旅游业是旅游业利用会展业的旅游属性和依托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形成的新型产业。
关键词:
会展 旅游者 旅游业 MICE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朱承蓉
会展业与旅游业是两个关联性很强的关联性产业,本文阐述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关系,政府旅游机构对会展业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会展业 关联性产业 政府促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彬彬
城市事件旅游策划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事件旅游 热点旅游城市 地域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昆欣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活动最低层次的需要、最基本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活动的要素有了变化。本文提出了现阶段的旅游活动“新六要素”:资源、环境、文化、科技、余暇、金钱,试图解释旅游活动的要素应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关键词:
旅游活动 要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贺春艳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追求的三大效益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难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如果严格限制所有的生态旅游为特殊专项化的活动形式,则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生态旅游持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则和规律,同时引入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生态旅游系统的旅游承载量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对于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则应积极开发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和对会展活动发生发展的思考 ,本文提出了会展旅游及其相关领域的概念界定 ,并着重从旅游业与会展业互动的关系出发追索会展旅游活动的特点 ,从而进一步阐述了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的能力培育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展望与预测。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概念内涵 市场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吴必虎对是否存在旅游科学、什么是旅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90年代以来引起较多注意。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时,试图取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本文从基础旅游理论出发,以旅游者概念及非连续的旅游状态作为会展旅游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会展旅游的全新概念,导出会展旅游的基本规律、会展旅游指数以及会展旅游的研究范畴。对引发会展旅游争论的缘由也作了深层次的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概念是人类在其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跨越中对事物本质的抽象与概括,因此对它的厘定就成了构建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石。基于概念所依托的语言载体是词或词组,所以国人在研究旅游学科和旅游业时,进一步厘清"旅游"与"tourism"等的概念,将会十分有益。文章五章,前后两章是小引和结语;其第二、三两章先后从传统词源学和认知语言学切入探问,从跨语言的比较语义学的角度,剖析了"旅游"与"tourism"的义位与构词语素,讨论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同与不同;并在指出"tourism"所具有的"旅游者活动""旅游业""旅游学"等多重语义后,通过第四章几个视角的补充讨论,以辨清研究者不同关注的互补实质,从而为消弭误会,寻求学人共识的基础,并进而在对诸家共识的归纳中,肯定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统计建议》的可遵循性。文章认为,面对旅游学发展的新态势,学科进步还需认真加强基础研究才行。文章结语再次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1)就语源学的角度看,虽然汉语不及物动词"旅游"与英语名词"tourism"是近义词,但是不同民族语言的历史渊源、当今的变化,以及有关文献分析已经证实了的,更值得国人注目的,是二者在含义、用法和使用范畴等方面的同中有异。(2)就专业用语的角度看,"tourism"作为反映世界旅游发展和旅游学科进展的行业用语和学科用语,其虽与汉语日常用语"旅游"同属一个概念范畴,却不能等同于汉语中日常生活用语的"旅游";中国旅游研究者在将"旅游"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学科用语使用时,其含义的中心不应与国际用语有太多的差异。(3)从旅游研究的国际共识看,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建议书的主要关注重心,显然是与各国政府及多数研究者在提出旅游概念时所关注的多种目的旅游活动的影响的广泛涉及相一致的,而不只是有多少人在旅游时得到了愉悦的感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概念是人类在其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跨越中对事物本质的抽象与概括,因此对它的厘定就成了构建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石。基于概念所依托的语言载体是词或词组,所以国人在研究旅游学科和旅游业时,进一步厘清"旅游"与"tourism"等的概念,将会十分有益。文章五章,前后两章是小引和结语;其第二、三两章先后从传统词源学和认知语言学切入探问,从跨语言的比较语义学的角度,剖析了"旅游"与"tourism"的义位与构词语素,讨论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同与不同;并在指出"tourism"所具有的"旅游者活动""旅游业""旅游学"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玫
游客市场结构和旅游行为结构的研究,是有关旅游者这一旅游基本要素研究的两个侧面。本文将通过对广东省汕头市游客市场和旅游行为的分析,提出当地开拓旅游市场和组织旅游活动的建议。 一.汕头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开发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强 廖科 钟林生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旅游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成活,影响植物的生理及形态,降低植物高度及阻碍成长,影响植物的健康与活力,影响开花及结实,影响植物的更新和侵移,影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效应的因子,主要有:植物的生活型、生境条件、演替阶段及适应性,以及游客数量和游憩使用方式等。参76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奇刚
旅游原本是在和谐的审美过程中亲近自然、获得美感并得到人性抚慰和心灵小憩的活动,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去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而现实的旅游活动却并不尽如人意,反映出客我之间的误解、互相轻视、缺乏合作甚至矛盾冲突等不和谐之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活动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及影响客我关系的因素和过程。通过对人们的社会知觉、自我认知偏差、交流和沟通等心理过程以及对客我关系实质的分析,提出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条件是服务、沟通、理解与合作,最后探讨了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和谐 客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