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
2023(277)
2022(289)
2021(261)
2020(223)
2019(540)
2018(516)
2017(734)
2016(567)
2015(564)
2014(575)
2013(582)
2012(553)
2011(502)
2010(571)
2009(519)
2008(551)
2007(459)
2006(430)
2005(418)
作者
(2767)
(2386)
(2318)
(2139)
(1520)
(1285)
(1001)
(985)
(894)
(865)
(841)
(815)
(811)
(799)
(796)
(795)
(720)
(678)
(672)
(656)
(654)
(632)
(622)
(610)
(585)
(553)
(547)
(539)
(529)
(519)
学科
(1105)
经济(1104)
(801)
(675)
管理(586)
(526)
农业(509)
地方(478)
水产(406)
动物(391)
及其(371)
(364)
业经(336)
(320)
中国(301)
(291)
小麦(282)
方法(278)
饲料(275)
营养(259)
环境(254)
资源(254)
(250)
企业(250)
其他(250)
(246)
饵料(246)
(235)
(231)
农业经济(229)
机构
学院(8034)
大学(7645)
(5799)
研究(4903)
农业(4781)
科学(4496)
(3578)
研究所(3391)
业大(3286)
(2997)
(2811)
农业大学(2765)
中国(2676)
(2242)
科学院(2229)
实验(2164)
实验室(2078)
重点(1971)
(1925)
中心(1854)
技术(1756)
(1538)
(1504)
农业科学(1485)
(1469)
(1455)
(1432)
经济(1418)
科技(1414)
管理(1274)
基金
项目(6189)
(4383)
国家(4341)
科学(3686)
基金(3513)
(3045)
科技(2693)
科学基金(2602)
研究(2547)
(2540)
(2444)
自然(2274)
计划(2228)
自然科(2205)
自然科学(2204)
自然科学基金(2166)
(2054)
农业(1988)
专项(1854)
基金项目(1774)
资助(1704)
技术(1668)
重点(1667)
(1526)
科研(1326)
(1277)
创新(1234)
产业(1141)
(1128)
(1087)
期刊
(5444)
学报(5079)
农业(3838)
科学(3121)
大学(2986)
学学(2955)
(2496)
中国(2361)
(1816)
经济(1816)
业大(1808)
农业大学(1538)
研究(1347)
中国农业(1136)
(1064)
林业(986)
自然(931)
自然科(834)
自然科学(834)
西南(807)
科技(758)
农学(715)
华北(715)
农业科学(703)
农林(669)
(669)
科技大(669)
科技大学(669)
教育(651)
(611)
共检索到12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宏   张鹤山   熊军波   陆姣云   刘洋  
针对长江中下游中低山及丘陵地区夏季优质豆科牧草新品种匮乏的现状,以草产量高、品质优良且对高温高湿条件适应性强为育种目标,利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发神农架林区乡土资源,采用单株选择和混合收种系谱选择法,历经13年选育出饲用型灌木新品种‘鄂西北’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Exibei’),通过2021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野生栽培品种。新品种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生长状况良好,平均干草产量5.16 t·hm~(-2),较对照品种‘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L. davurica ‘Jinnong No.1’)和‘延边’二色胡枝子(L. bicolor‘Yanbian’)增产比率分别为353.52%和538.55%,差异显著(P <0.05)。通过综合评价,新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最好;品质优良,分枝期的粗蛋白含量为13.1%,粗脂肪含量为2.1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0.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6.9%;抗逆性强,无病虫害,是南方栽培草地建植、草山草坡改良和水土保持的适宜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馨  李彦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冬南  杜金友  骈瑞琪  赵杨  管李萍  陈晓阳  
以美丽胡枝子为材料,研究了6--BA、2,4--D、NAA和苗龄等因素对其子叶节再生、节段扩繁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目的是要建立其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6--BA、2,4--D对美丽胡枝子子叶节再生有显著作用,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5 mg/L+NAA 0.5 mg/L;不同苗龄的子叶节再生能力差别不大,但随着苗龄延长,子叶节对6--BA的敏感性增强;6--BA对美丽胡枝子节段不定芽的形成影响也很明显,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其最佳增殖培养基;6--BA对美丽胡枝子试管苗的生根作用不大,而NAA对生根的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熊兴耀  李顺望  王宇道  吕长平  肖建国  林太宏  牟敦荣  
为选育和发展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耐贮猕猴桃品种 ,历经 2 0余年的研究 ,从湖南省东山峰农场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优质新品种沁香 .该品种属美味猕猴桃 ,植株生长势较强 ,叶片大 ,果形较大 ,果实肉质鲜嫩 ,风味浓郁 ,品质极佳 ;果实耐贮藏 ,10月上中旬成熟 ;早果、丰产 ,综合性状良好 ,遗传性状稳定 .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作为湖南猕猴桃换代推广良种 .沁香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 ,以海拔 30 0~ 80 0 m的山区栽培最宜 ;采用“T”形小棚架或棚架栽培 ,每公顷 4 95~ 85 5株 .配置湘峰 83- 11授粉品种 ,雌雄配置比例为 (6~ 8)∶ 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启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继2002年"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课题组先后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农业部超级稻育种重大专项项目等研究任务,继续围绕超级稻的优质化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生产技术集成开展深入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1)首创了"以优质籼稻做母本,高产粳稻做轮回父本,通过多次回交和定向选择减少粳稻遗传背景中影响米质的不利籼型遗传累赘,实现超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超级稻优质化育种方法和选择指标体系,实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凤珍  
京抗2号是在广泛搜集抗源材料及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的基础上,用具有目标性状的材料,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进行抗病基因转育,达到基因重组。从各杂交、回交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多代抗病鉴定筛选及经济性状选择,选育出既抗病又优质的亲本材料。通过配合力选择,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鉴定,最终获得优质、抗病的西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抗病性强,兼抗枯萎病及炭疽病,果实美观,品质优良,果皮坚韧,耐运输,且具丰产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君  张常在  吕丽俊  张俊杰  张福成  
科河11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阳  张曙光  曾贞  王旭  董丽娟  
为选育优质绿茶新品种,以薮北种(♀)×优混(♂)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绿”.经多年品比试验、省级区试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玉绿”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均高于对照;适制绿茶,成品茶、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抗瘿螨与对照相当.“玉绿”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鄂麦22(原代号为40019)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用鄂恩1号变异株与荆州323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培育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产、较稳产,农艺性状和籽粒商品性均好,适用于当前粮食优质品种推广的需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曹寿椿  张蜀宁  张增翠  王建军  孙红霞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获得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以其为母本,苏州青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暑绿。其特点为:(1)优质:叶片与叶柄质量比为0.67,高于对照品种;维生素C含量211.4~219.0mg·kg-1,干物质6.18~6.64g·100g-1(鲜重),可溶性蛋白质0.39~0.41g·100g-1(鲜重),可溶性糖19.95~21.41g·100g-1(干重),均优于对照;粗纤维7.52~8.04g·100g-1(干重),低于对照。(2)抗病:对炭疽病、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5.98(HR)、17.20(R)、16.06(R)和13.9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北方粳稻新品种选育”课题组  
在综合研究水稻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生态条件和关键性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理想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熏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熏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熏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较好。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熏实现了育种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梅花种质资源性状的观察及评价,采用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两种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制定的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果梅优株中通过实生选育方式选育出了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即‘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拉市优4号’、‘江边7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了优株‘七河11号’与‘乌羽玉’的杂交后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明华  沈俊宝  白庆利  徐伟  
从1979年开始,用了约15年时间,采用杂交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黑龙江野鲤的耐低温、荷包红鲤耐高密度养殖和镜鲤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综合到三杂交种中,建立了Ⅰ、Ⅱ两个选育系,再用它们与野鲤和镜鲤回交,从6个回交种中选出2个与Ⅰ、Ⅱ两个雌核发育系组合成合成系并系统选育到F7,育成了抗寒力达97.6%(H1IF6),生长速度比当地养殖鲤快近一倍的高寒鲤。研究中发现黑龙江野鲤的抗寒因子可以转移给杂种,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与野鲤回交可同时加强抗寒能力和提高生长速度,以及采用雌核发育技术与常规结合,可加速选育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舜庆  
1960~1982年,经过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亲本选择、遗传规律观察等工作,通过种内和种间的有性杂交,选出了高产型、观赏型、高产观赏兼用型、对锈病高抗型和免疫型的玫瑰。1989~1992年,选取5个不同类型,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两年对鲜花产量分析,均高于对照,最高较对照增产195.4%,出油率不低于对照,香气符合玫瑰香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