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3)
2023(12589)
2022(10795)
2021(9847)
2020(8501)
2019(19235)
2018(19031)
2017(36747)
2016(19646)
2015(22341)
2014(22566)
2013(22833)
2012(21730)
2011(20067)
2010(20475)
2009(19335)
2008(19269)
2007(17744)
2006(15969)
2005(14440)
作者
(61141)
(52088)
(51881)
(49465)
(32995)
(24911)
(23312)
(20163)
(19551)
(18543)
(17998)
(17378)
(16692)
(16416)
(16359)
(15923)
(15528)
(15110)
(15028)
(15023)
(13086)
(13067)
(12639)
(12192)
(11809)
(11792)
(11421)
(11361)
(10649)
(10517)
学科
(108256)
经济(108146)
(58613)
管理(52650)
(48412)
方法(40129)
(36880)
企业(36880)
数学(35723)
数学方法(35417)
农业(31572)
地方(24460)
中国(23351)
业经(23234)
(21164)
(20554)
(18643)
(17911)
贸易(17906)
(17277)
(14161)
银行(14124)
(13827)
金融(13823)
(13784)
地方经济(13780)
(13591)
环境(13476)
(13219)
(12452)
机构
学院(305843)
大学(303790)
(138892)
经济(136351)
管理(113790)
研究(108818)
理学(97807)
理学院(96706)
管理学(95051)
管理学院(94479)
中国(83953)
(72482)
科学(66256)
(63295)
(59426)
(57148)
农业(56288)
研究所(51753)
业大(51421)
中心(50930)
(47522)
财经(47478)
经济学(43513)
(43062)
(39571)
北京(39421)
经济学院(39176)
师范(39073)
(36872)
(36749)
基金
项目(197989)
科学(155037)
基金(144238)
研究(142987)
(126172)
国家(125054)
科学基金(105841)
社会(92489)
社会科(87311)
社会科学(87283)
(77656)
基金项目(76259)
自然(67348)
自然科(65787)
自然科学(65761)
自然科学基金(64637)
教育(64377)
(64167)
资助(59188)
编号(57172)
成果(46407)
(44752)
重点(44574)
(44355)
(40081)
课题(39419)
(38696)
国家社会(38630)
科研(37808)
教育部(37753)
期刊
(164973)
经济(164973)
研究(90712)
(73472)
中国(58614)
学报(50422)
农业(49900)
科学(45708)
(44425)
管理(39789)
大学(38510)
学学(36958)
(32247)
金融(32247)
业经(30223)
技术(26691)
经济研究(25578)
教育(24539)
(24399)
财经(24239)
问题(22471)
(20928)
世界(18687)
技术经济(16876)
(16739)
农村(15606)
(15606)
统计(15520)
经济问题(15408)
(15381)
共检索到46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朱桥艳  欧晓明  
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和信任机制严重缺失的双重约束下,有关消费者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偏低,需要慎重对待。"供港食品"在广东超市出售的独特现象为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真实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提供了现实可能。本文研究基于对购买"供港食品"(以供港猪肉为例)的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对于内地标准而言,消费者更信任"供港标准";其平均溢价水平为44%左右,低于市场实际溢价,但明显高于国内一些学者得出的国内其他认证标准产品的溢价水平,验证了本文关于现有相关研究有可能低估了消费者的溢价支付能力的判断。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栓  张铁岩  马常阳  陈松  
农产品标识是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消除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现象。广东省于2009年率先在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产品标识市场准入制度,因而其消费者具有较好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广州、湛江、东莞和惠州4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标识的认识水平以及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加贴标识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支付意愿具有正相关性,即认识水平低,支付意愿也低;另外,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支付能力和农产品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产品价格与支付意愿负相关,其他影响因素与支付意愿正相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吴丽芬  
本文基于南京市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意愿支付水平,并且进一步分析影响消费者对低碳猪肉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平均支付价格为18.95元(初始价格为15元),平均支付意愿为3.95元;低碳猪肉价格、消费者低碳农产品认知度、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彬  
本文在构建安全农产品消费者额外支付意愿形成过程框架和分析农产品不同安全属性的消费者感知差异基础上,以江苏省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借鉴条件价值评估法中的情景描述法获取了419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配对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安全猪肉叠加属性与单一属性的消费者感知差异及对额外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安全猪肉可追溯和无公害认证属性的叠加能显著提高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和额外支付意愿,并显著降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感知、机会主义恐惧和不确定性感知;属性叠加后的作用互补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对额外支付意愿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消费者对安全猪肉大量的潜在购买意愿仍未能转化为额外支付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刘勇  
[目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农产品愈发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文章旨在探析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意愿溢价水平及其溢价支付意愿的驱动路径,以期为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启示。[方法]基于MOA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消费者调查数据,该文以主粮大米为例展开分析。[结果]以普通大米5元/kg为基准价格,消费者绿色大米平均意愿溢价水平为125.7%,意愿溢价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东部地区(145.2%)、中部地区(140.09%)、西部地区(91.82%)。[结论](1)利己动机、利他动机、创新性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能够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而消费机会通过利己动机、利他动机和信息获取能力间接作用于溢价支付意愿;(2)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研究发现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文化程度能够调节消费者创新性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影响;(3)消费者创新性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对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文领   安同良   张伟广  
面对未知,寻求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本能反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时间和科学的充分验证,因此探究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认知“黑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途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组随机得到5138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探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有无13岁以下孩子、受教育程度、居住区域、熟悉程度、标识式样和阈值等因素均对消费者的风险探知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转基因标识中的警示性程度与风险探知呈正相关关系,阈值则与风险探知呈负相关关系;女性的风险探知高于男性,居住在农村的消费者风险探知较弱。因此通过严格量化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式样和阈值,建立预警式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转基因农产品的知识科普力度,可增进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理性探知,消除舆情危机。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转基因标识法案和中国政府监管具有潜在风险特征的产品提供了微观基础和经验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新建  董涛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溢价支付意愿重要因素。本文以有机水果为例,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有机水果溢价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统计变量以及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在食品安全、口感品质、时尚性等认知方面的因素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林海  王红纱  刘晓琳  
本研究立足于消费者个体偏好差异,以可追溯猪肉为案例,设定猪肉可追溯信息的不同组合,以实证调查为手段,通过获得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可追溯信息组合的猪肉的偏好数据,研究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消费的现实需求,为政府食品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和普及可追溯食品、构建安全食品市场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检验实验拍卖与真实选择实验两种方法的差异与一致性。以此为目标本研究基于相同的样本,采用实验拍卖与真实选择实验两种非假想性实验法研究了无锡市143位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可追溯信息组合的猪肉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虽然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在不同实验机制下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对猪肉可追溯信息一致的偏好序,且参与者更偏好于政府认证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春晓  王凯  王学真  
为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全国正逐步推广可追溯体系。文章基于山东省617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并测度消费者对生鲜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对追溯食品的认可度、对可追溯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自身年龄及家中是否有孕妇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支付的意愿;并进一步通过模型测算出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为1.19元/斤,溢价水平为6.6%。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张小栓  穆维松  傅泽田  
可追溯体制下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尝试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支付意愿情况。本文通过对北京、山东和浙江等地的调查,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程度、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受到职业、购买行为以及信息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为可追溯农产品支付高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但是,愿意支付的被调查者中仅有30.1%的人愿意支付高于10%的价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余建斌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消费者对不同认证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愿意为认证农产品支付较高价格,但溢价比例很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价格按高低排序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消费者的家庭结构、收入水平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心程度对三种认证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具有一致性影响,而消费者的年龄、家庭规模以及对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对三种认证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玲玲  于甜甜  陈秀娟  吴林海  
为评估在肉类食品上显示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的意义,利用全轮廓联合分析法,以猪肉为对象,设立瘦肉精检测信息、可追溯信息、外观、价格等4个属性,研究了无锡市298位消费者对显示瘦肉精检测标识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与支付溢价,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11种市场方案,估算相应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结果表明:1)消费者最偏好外观属性,其次是价格属性和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最后是可追溯信息属性;2)与无瘦肉精检测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相比,显示瘦肉精检测结果合格的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约30%,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额外价格上浮10%。据此,笔者提出了在公开不同层次检测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对肉类食品加贴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等检测信息标识,加强对可追溯信息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宣传等对策建议,以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并防范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赵昶  
本文通过对绿色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划分,采用指数效用和需求价格弹性等综合性指标来全面深入反映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实证结果表明以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和白领职员为主的人群是绿色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绿色农产品对普通农产品的消费替代还不高。在各类农产品中,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程度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伦闰琪  罗其友  高明杰  刘洋  
为探究农产品标识认知和消费习惯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影响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分析框架,以绿色鲜食马铃薯为例,以北京、郑州、成都3个城市402份消费者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条件价值法评估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在此基础上,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行为态度变量、主观规范变量和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1)城市消费者绿色鲜食马铃薯平均溢价支付意愿处在10%~30%,整体意愿水平较低。2)行为态度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购买场所便利性越高,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越高;消费者对普通马铃薯品质感知越好,其溢价支付意愿越高。3)主观规范变量也会显著影响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其中,相较QS产品标识和有机产品标识,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标识认知水平对其溢价支付意愿影响最大。4)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年龄较大,且健康状况越好的男性消费者更愿意为绿色鲜食马铃薯支付较高的溢价。因此,应从加强绿色农产品价值宣传,提升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标识认知水平,提高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便利性等方面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