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2)
2023(5947)
2022(4553)
2021(4373)
2020(3121)
2019(7173)
2018(7053)
2017(10957)
2016(7215)
2015(8078)
2014(8358)
2013(7316)
2012(6874)
2011(6690)
2010(7160)
2009(6261)
2008(6005)
2007(5491)
2006(5172)
2005(4323)
作者
(17544)
(14684)
(14558)
(14024)
(8973)
(7053)
(6766)
(5985)
(5657)
(5439)
(5025)
(4876)
(4615)
(4608)
(4594)
(4480)
(4354)
(4206)
(4167)
(4110)
(3935)
(3680)
(3547)
(3505)
(3463)
(3331)
(3257)
(3241)
(3152)
(3003)
学科
(21433)
教育(19662)
(18556)
经济(18536)
农业(14492)
中国(13213)
(12484)
业经(8504)
管理(8430)
(7983)
发展(7563)
(7440)
农业经济(6700)
教学(6637)
理论(6561)
(6174)
地方(5638)
收入(5359)
(5002)
(4982)
(4580)
农村(4559)
(4397)
企业(4397)
建设(4259)
(4037)
政治(4026)
思想(4009)
方法(3926)
工作(3918)
机构
大学(93745)
学院(91865)
研究(36450)
教育(30684)
(27136)
师范(27061)
(26204)
经济(25045)
管理(24628)
师范大学(22145)
(21663)
理学(20932)
科学(20669)
理学院(20504)
管理学(19821)
中国(19735)
管理学院(19601)
(18113)
(17139)
(16576)
中心(16023)
研究所(15466)
职业(15267)
北京(14639)
技术(14532)
(13114)
(12839)
业大(12689)
农业(12607)
(12183)
基金
项目(57119)
研究(52923)
科学(46207)
基金(36029)
教育(33469)
社会(31048)
(29713)
国家(29187)
社会科(28617)
社会科学(28615)
编号(25875)
(25191)
成果(24614)
科学基金(23977)
(23043)
课题(21871)
(19238)
基金项目(17903)
规划(16336)
(14753)
(14709)
(14524)
重点(14335)
(14275)
项目编号(13780)
资助(13299)
(13252)
(13210)
阶段(13179)
研究成果(12967)
期刊
教育(52540)
研究(39465)
(37169)
经济(37169)
中国(33672)
(24163)
农业(15777)
职业(12766)
学报(12474)
科学(12038)
大学(11796)
技术(11343)
业经(9361)
学学(9343)
(8271)
技术教育(8150)
职业技术(8150)
职业技术教育(8150)
农业经济(7338)
(7028)
农村(6979)
(6979)
(6660)
金融(6660)
管理(6488)
(6372)
论坛(6372)
高等(6029)
(5987)
成人(5886)
共检索到15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宇佳  
城乡教育差距是阻碍各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遍问题。面临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严峻态势,俄罗斯启动“泽姆斯基教师”计划,通过透明式申报、竞聘法上岗、大额度激励、过程性监控的政策部署妥善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问题。该计划体现出以信息公开实现乡村教师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以改善体验激发乡村教师内外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以合作共生助推乡村教育与优质师资的双向赋能等行动逻辑,对教师专业成长、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该计划未满一周期,成效有待检验,但其在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乡村教师“选、用、留”等问题上仍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心军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是其根本目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依赖教育行政资源配送和学校教育机制建设,更应拓展路径赋予教师专业能量和专业能力,实现教育赋能强师,这也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样态。教育赋能应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内需,明晰教育赋能的内在教育机理,解析影响赋能效益的影响因子,探寻实施教育赋能新样态,理性面对教育赋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完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支持,厘清教育赋能乡村教师逻辑,优化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旭阳  
据俄罗斯教育门户网2009年12月28日报道,俄联邦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巴雷欣(ГригорийБалыхин)认为,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首先,教育委员会非常认真地制定了2010~2012年国家预算。在2010年,俄罗斯用于教育的预算支出将达到166万亿卢布,超过了国防预算支出,但总体上与2009年持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隆伟  彼得罗娃·丽娜·丹尼洛夫娜  
2013年10月俄罗斯联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首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职业标准。标准从实现教育活动的教学、培育、发展三个职能范畴和实现普通教育大纲的职能领域两方面对教师职业资格提出了规范。同时,标准还提出了教师践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培育发展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职业活动职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伟  匡瑛  
2006年起,俄罗斯联邦政府开始实施"国家优先教育工程"项目。该项目主体内容包括最优秀的教师、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支持优秀青年、国家对初等和中等职业培训机构的支持、对高等教育机构创新性教育项目的支持、将互联网引入教育、向学校提供教育及视听器材设备、为农村地区的普通教育机构购买校车、实现教育区域系统的现代化九大部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保障,高素质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力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此,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应势而动,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困境,亟待我们集思广益、倾力解决。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6月15日,教育部在京举办专题研究班,就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行研究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教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地生根,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让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凌  陈梦雅  
大数据时代运用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成为新趋向。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构建“数字赋能-自主治理”解释性分析框架,探究“映山红”数字治理变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可推广之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从公共话语体系的重塑、双向监督机制的完善、公共资源的统筹协调三个维度赋能,为乡村自主治理提供外源动力;外源动力促进村民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与评议权的增强,形成内源动力;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融合催生互动-信任-互惠的社会资本,形成混合动力;三重动力共同作用破解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三大难题,形成以制度的有效供给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从而实现数字赋能促进乡村自主治理。数字赋能乡村自主治理的关键在于识别主要问题,实现精准赋能;强化主体能力,实现个体赋能;契合地域特色,实现“现代性”与“乡土性”的匹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凌  陈梦雅  
大数据时代运用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成为新趋向。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构建“数字赋能-自主治理”解释性分析框架,探究“映山红”数字治理变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可推广之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从公共话语体系的重塑、双向监督机制的完善、公共资源的统筹协调三个维度赋能,为乡村自主治理提供外源动力;外源动力促进村民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与评议权的增强,形成内源动力;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融合催生互动-信任-互惠的社会资本,形成混合动力;三重动力共同作用破解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三大难题,形成以制度的有效供给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从而实现数字赋能促进乡村自主治理。数字赋能乡村自主治理的关键在于识别主要问题,实现精准赋能;强化主体能力,实现个体赋能;契合地域特色,实现“现代性”与“乡土性”的匹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谦  
1992年笔者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随团考察时,对该地区教育及现状有所接触,撰文如下。俄罗斯是独联体中最大的成员国,其远东地区主要指东西伯利亚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的大片地区。这一地区地广人稀,较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的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两个最大城市而言,其学术教育水平不亚于西部地区同等规模的城市。而在某些方面,诸如与中国合资办学,开展中文教学,与中国的教育交往和招收东亚各国留学生方面,具有全俄领先的地位。从俄罗斯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介来看,俄国教改引起各种观点的争论,诸如私立学校、宗教学校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甦  周耀慈  
本文对苏联解体前夕至现在的俄罗斯在基础教育课程方面的改革予以考察,详细梳理了苏、俄在课程管理方面的政策及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新世纪之初俄罗斯中小学的课程管理及其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  Н.С.普里舍娃  潘苏东  周武雷  
俄罗斯于1993年、1998年、2004年、2010年四次颁布基础物理教育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的颁布及其所引发的教育改革时间段,本研究将俄罗斯自1988年起的基础物理教育现代化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巩固阶段。从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发展脉络、标准框架结构演变和改革理念更迭三个方面分析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的改革进展,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并没有一味地仿效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主要是坚持秉承自身的优良传统,改革呈现三大特色:"标准+大纲"并行的特有模式;教学负担的最大容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森  
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立足于基础教育学校的创新,致力于学校与社区互动,是一种旨在有效解决学校教育和社区社会问题的新型学校发展模式。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由学校教育民主化、学校与社区关系伙伴化、学校和社区服务志愿化三个基本模块构成。基础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围绕三个基本模块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基础教育学校与社区的融合发展是俄罗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解决了一些基础教育学校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正逐渐趋向成熟。尽管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的实施面临不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新世纪我国乡村教师政策可划分为完全性政策与关联性政策,其内容演变表现出三个特点,即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呼应过渡、由关注部分人向关注所有人过渡、由强调基本合格向促进个体持续发展过渡。我国乡村教师的政策体系虽已渐致形成,政策效应亦已显现,但并非没有缺失。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应明晰政策改进的脉络与主要呈现方式,夯实政策改进的研究基础,以主体协同为政策改进的基本线索,进一步彰显政策制定的乡村立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