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
2023(1295)
2022(1083)
2021(1042)
2020(882)
2019(1893)
2018(1817)
2017(3280)
2016(1982)
2015(2242)
2014(2403)
2013(2327)
2012(2321)
2011(1956)
2010(1951)
2009(1788)
2008(1837)
2007(1640)
2006(1415)
2005(1362)
作者
(5318)
(4262)
(4248)
(4014)
(2845)
(2024)
(1971)
(1683)
(1641)
(1580)
(1492)
(1441)
(1434)
(1389)
(1327)
(1272)
(1263)
(1261)
(1235)
(1231)
(1140)
(1054)
(1008)
(998)
(974)
(957)
(953)
(941)
(887)
(887)
学科
(4769)
经济(4764)
管理(3761)
教育(3748)
文化(3709)
理论(3369)
(3254)
企业(3254)
中国(2888)
(2489)
方法(2321)
(2246)
业经(2174)
(2166)
产业(1978)
市场(1889)
文化产业(1769)
文化市场(1769)
经济理论(1752)
政治(1586)
思想(1558)
企业经济(1539)
思想政治(1485)
政治教育(1485)
治教(1485)
德育(1465)
研究(1459)
教学(1387)
地方(1375)
(1256)
机构
大学(27135)
学院(25482)
研究(9930)
管理(7388)
(7051)
师范(7004)
(6447)
教育(6414)
科学(6327)
(6216)
理学(6055)
经济(5897)
理学院(5867)
中国(5848)
师范大学(5782)
管理学(5704)
管理学院(5611)
(5028)
(4776)
研究所(4507)
北京(4333)
中心(4251)
(3773)
(3593)
(3509)
(3490)
技术(3412)
职业(3126)
业大(3102)
(2949)
基金
项目(15924)
研究(13522)
科学(12405)
基金(10192)
(8724)
国家(8576)
社会(7997)
社会科(7441)
社会科学(7440)
教育(7365)
科学基金(6893)
成果(6519)
(6490)
编号(6244)
(5969)
课题(5022)
基金项目(4992)
(4408)
项目编号(4017)
重点(3997)
资助(3825)
规划(3793)
(3727)
(3695)
自然(3648)
(3619)
自然科(3544)
自然科学(3543)
自然科学基金(3479)
(3406)
期刊
教育(11061)
研究(10579)
(9523)
经济(9523)
中国(8157)
学报(4954)
科学(4135)
大学(3995)
学学(3318)
(3241)
(3234)
管理(3113)
图书(3043)
技术(2561)
书馆(2549)
图书馆(2549)
职业(2414)
农业(2179)
(2169)
(1855)
(1850)
论坛(1850)
技术教育(1776)
职业技术(1776)
职业技术教育(1776)
高等(1672)
财经(1637)
发展(1605)
(1605)
高等教育(1503)
共检索到44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翌  马云鹏  
优质学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假设。优质学校作为一种组织,有着与传统学校不一样的文化追求。优质学校的旨归:追求平等和质量;优质学校的文化形态:共享、自主与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翌  马云鹏  
优质学校建设是时代的诉求与现实的必然。优质学校是一种过程、一种能力、一种文化,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和建设维度。优质学校建设关注的是学校能力特别是教师能量和学校文化能力的建设。同时,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优化、校长角色、办学模式等方面的重建都应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全印  李敏  
学校文化即"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以此为研究着眼点,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三个理念的转变:由静到动、由果及因、由表及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培  
南宋时期,岩桂逐渐取代桂木而成为桂树、桂花意象的代表。同时,这一意象又融会贯通过去的桂意象内涵而生发出立德兴家等含义。桂文化内蕴的这种转变与理学对人们生活观念的塑造是同步的,而且是密切相关的。南宋咸淳二年发生在著名理学人士郑寀的元孙与理学大家王柏、金履祥之间的小风波,折射出科场风气的变化。科场文化,处于当时士绅生活观念的重要位置,月宫折桂与奕世清芬这两个方面都被给予高度重视,并试图得以调和和统一。读书是为了立德兴家,科场并非其终极目标,金榜题名标志着家族在读书立德方面的成功。遍植江南的桂花,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和祈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径言  
利用K.S.Cameron和R.E.Quinn的组织文化评估工具并作修改,就E小学的92位和F小学的105位校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学校主导文化类型、文化差距、文化强度、文化一致性等四个方面测量E小学和F小学的学校文化。研究发现,F小学的文化结构类型优于E小学的文化类型,并以团队式文化为主导。学校文化的构成复杂,文化类型呈多元分布并彼此制衡,优质学校文化并不意味着只有创新、合作的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愿景领导,强化课程建设对文化重建的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艳琴  
法律制度是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保障,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国家保护私人的财产权利,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从现实来看,私营企业追求的是对财产交易安全和投资安全的有效保护。为此,在完善私营企业法律形态时应该确立财产权利自由、平等实现和私法自治的价值理念,贯彻鼓励投资、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原则,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和保持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凌  
汉语典籍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不断被继承和弘扬,其中重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对外传播。当我们关注对外传播中的汉语典籍时发现,典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实际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前文化形态和后文化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直接影响了典籍文化价值的产生、文化特征的形成以及典籍的社会服务功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琴  
在职业教育愈加注重内涵发展的今天,文化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凝聚人心的价值原点,它不仅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源动力,亦是体现院校特色的核心所在。文章从文化引领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发展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莉  
文化传承和发展既是大学的使命,又是大学之魂。大学的组织文化形态已经成为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的组织文化形态主要有两种,即学术人文主义和学术实用主义,他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价值的文化形态。因此,在对我国大学组织文化形态进行有效整合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种不同价值的文化形态的冲突。大学在找准其办学定位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科研、教学以及服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推进大学组织文化领域价值融合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珊  
新媒介以符码的形式完成对主体的建构,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新媒介对日常生活中的介入一方面带有殖民化倾向;另一方面消解以往媒介所具有的鲜明的大众文化或后现代特征。通过改变交往方式对原有的话语霸权进行修正,它重新构建世界的文化形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玲  
高职院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从高职院校文化的原生形态、知识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等五种形态来考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推动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卫华  许月奎  朱进元  王秀山  
以保险企业为调查对象,以OCAI量表为测量工具,实证研究了我国保险企业文化现有形态及未来期望形态,并从所有制类型和险种两个角度分析保险企业文化形态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保险企业以团队型文化为主导,兼具有层级型文化和市场型文化的特点,而创新型文化表现不足;从长远来看,保险从业人员期望仍然以团队型文化为主导,但是希望降低层级型文化特征,大幅提升创新型文化氛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保险企业在四种文化形态表现程度上均存在差异,对团队型、市场型、层级型文化形态期望程度一致;人寿保险企业和财产保险企业在团队型文化与创新型文化的表现程度相同,在其他文化形态上的表现程度存在差异;两类保险企业在团队型文化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文胜  
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态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缺少区域性、地方性特色,职业性和企业性、高等性特征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基于校企共同体背景下凸显"文化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形态建设,将校园文化形态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即区域性、职业性、高等性紧密融合,融入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莉  
文化传承和发展既是大学的使命,又是大学之魂。大学的组织文化形态已经成为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的组织文化形态主要有两种,即学术人文主义和学术实用主义,他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价值的文化形态。因此,在对我国大学组织文化形态进行有效整合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种不同价值的文化形态的冲突。大学在找准其办学定位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科研、教学以及服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推进大学组织文化领域价值融合的必然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文化形态和普及教育:中国日本比较研究蔡宝来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前七十年的时间,日本不仅在教育上取得了连欧美国家都为之咋舌的成绩,而且在经济上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几十年始终如一地坚持推行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的教育战略,使整个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