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
2023(557)
2022(546)
2021(479)
2020(495)
2019(896)
2018(946)
2017(1363)
2016(1127)
2015(1179)
2014(1174)
2013(1170)
2012(1196)
2011(1097)
2010(1093)
2009(1039)
2008(1106)
2007(960)
2006(786)
2005(746)
作者
(5299)
(4655)
(4509)
(4340)
(3115)
(2400)
(1926)
(1898)
(1862)
(1829)
(1680)
(1642)
(1613)
(1591)
(1508)
(1485)
(1472)
(1422)
(1399)
(1381)
(1338)
(1325)
(1222)
(1209)
(1167)
(1133)
(1095)
(1095)
(1065)
(1050)
学科
(2128)
(1514)
(1339)
经济(1336)
管理(1219)
(1203)
(1080)
企业(1080)
(987)
(819)
(817)
(813)
虫害(723)
病虫(644)
病虫害(644)
农业(639)
中国(630)
(614)
财务(614)
财务管理(611)
企业财务(593)
(555)
方法(513)
及其(503)
小麦(480)
地方(473)
水产(469)
业经(467)
(458)
(442)
机构
学院(14843)
大学(14442)
(11818)
农业(10050)
研究(9522)
科学(8202)
业大(7060)
(6997)
研究所(6534)
农业大学(6286)
(6164)
(5608)
中国(5112)
(4722)
实验(4515)
科学院(4469)
实验室(4343)
重点(4144)
(4035)
中心(3775)
技术(3502)
农业科学(3312)
(3136)
(2964)
生物(2631)
(2609)
(2561)
(2460)
(2373)
作物(2278)
基金
项目(12015)
(9015)
国家(8946)
基金(7527)
科学(7514)
(6062)
科学基金(5735)
自然(5259)
(5181)
自然科(5154)
自然科学(5148)
自然科学基金(5051)
科技(4987)
计划(4627)
研究(4584)
(4446)
基金项目(3869)
(3856)
农业(3724)
专项(3573)
重点(3247)
资助(3221)
技术(2785)
(2725)
科研(2630)
(2514)
创新(2438)
(2178)
教育(2154)
(1891)
期刊
(12000)
学报(10218)
农业(8793)
大学(6208)
学学(6127)
科学(5719)
中国(4972)
(4921)
业大(4280)
农业大学(3899)
研究(3107)
(2797)
经济(2797)
中国农业(2638)
(2355)
自然(2127)
自然科(2032)
自然科学(2032)
农业科学(1902)
西南(1798)
农学(1626)
华北(1626)
(1480)
(1401)
林业(1292)
农林(1248)
(1248)
教育(1223)
科技(1110)
科技大(1025)
共检索到2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北方粳稻新品种选育”课题组  
在综合研究水稻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生态条件和关键性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理想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熏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熏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熏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较好。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熏实现了育种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花育409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于2003年12月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特征特性:花育409属粳型,中晚熟水稻品种,京、津、唐地区生育期170~175d,主茎叶片18个,平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不结球白菜多抗、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行全面验收受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委托,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处邀请省内科研、教学及生产第一线的同行专家,于1995年3月ZI日在我校对“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白菜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专题的子专题“不结球白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继2002年"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课题组先后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农业部超级稻育种重大专项项目等研究任务,继续围绕超级稻的优质化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生产技术集成开展深入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1)首创了"以优质籼稻做母本,高产粳稻做轮回父本,通过多次回交和定向选择减少粳稻遗传背景中影响米质的不利籼型遗传累赘,实现超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超级稻优质化育种方法和选择指标体系,实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启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君  张常在  吕丽俊  张俊杰  张福成  
科河11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阳  张曙光  曾贞  王旭  董丽娟  
为选育优质绿茶新品种,以薮北种(♀)×优混(♂)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绿”.经多年品比试验、省级区试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玉绿”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均高于对照;适制绿茶,成品茶、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抗瘿螨与对照相当.“玉绿”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国珍  陈国新  刘吉新  世荣  
以具有高抗稻瘟病新基因的云系2号为母本,高产感稻瘟病的滇榆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从集团个体选拔开始,每年都对供试系统进行高产、品质、抗病、耐冷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对合系34号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耐寒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凤珍  
京抗2号是在广泛搜集抗源材料及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的基础上,用具有目标性状的材料,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进行抗病基因转育,达到基因重组。从各杂交、回交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多代抗病鉴定筛选及经济性状选择,选育出既抗病又优质的亲本材料。通过配合力选择,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鉴定,最终获得优质、抗病的西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抗病性强,兼抗枯萎病及炭疽病,果实美观,品质优良,果皮坚韧,耐运输,且具丰产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秋  李铷  李楚  段飞  黄慧珍  杨芳  邬航兵  傅杨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杂交粳稻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测定,以期为云南省水稻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云南省11个水稻新品种和滇禾优34(CK)为材料,利用田间异地自然诱发病圃法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同时结合9个海拔地区农艺性状以及稻米品质进行测定,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隶属函数法进行新品种品质综合评价分析。【结果】11个水稻新品种的田间抗性鉴定显示,除滇禾优801和滇禾优811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为3.25和3.79,达到中抗水平外,其余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均高于4.5,属感病品种。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新品种的有效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生态区均存在差异,平均有效穗为267.28万 ~ 382.57 万/hm~(2),最高的是保两优285;平均穗长为20.00 ~ 22.49 cm,最长的是滇禾优81;平均结实率为72.42% ~ 86.90%,最高的是滇禾优801;平均千粒重为22.11 ~ 26.57 g,最高的是滇禾优81;平均产量为7636.65 ~ 9844.17 kg/ hm~(2),最高的是保两优285,与滇禾优34(CK)相比增产14.88%。11个新品种的米质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品质指标变异系数为0.3% ~ 38.2%,其中垩白度变异系数为38.2%,数据离散程度最大,不同品种间差异性较大,保两优284、滇禾优801和滇禾优34(CK)的垩白度达到部颁二等标准,占供试品种的25%。供试品种的出糙率全部达到部颁一等标准,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部颁二等标准以上;但整精米率和胶稠度达标率较差,未达到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这2项指标是制约云南省杂交粳稻品质等级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差异较大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平均隶属函数位于前3的品种为滇禾优801、滇禾优811以及对照品种滇禾优34,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64.52%、61.47%、60.19%,最低的是滇禾优80,平均隶属函数值为27.14%。【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滇禾优811和滇禾优801这2个综合评分最高的优良品种,对进一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美荣  李岩华  张俊灵  王瑞生  王国红  申淑珍  
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中,采用渐近杂交法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地交叉选育法,为杂种后代基因型的潜在遗传特性的充分表达和选择提供了条件,使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大了选择压力和频率,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为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瑞林  黄爱珠  董汝湘  王德斌  陈永忠  蔡肖群  苏明媚  邓晓安  匡元玉  曾庆南  贾桂仁  
采用大树嫁接方法,选择4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全国区域性测定;经连续四年测产及果实品质测定,选育出赣_1(区4)、亚林_4(区24)等19个高产新品种。选出的新品种平均每公顷产油450 kg以上,比参试无性系均值高15%以上;比现有茶林产油高3~5倍以上。这是我国第一批经三轮选择、测定而选育出的高产新品种。同时,研究和解决了优良无性系造林搭配及可配性大小等问题。现已营造的大面积采穗圃及示范林,在造林和低产林改造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冯新常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成贵  资月娥  陈路华  梅贵华  杨光利  叶琳华  郭肖艳  赵国珍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 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 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淑文  杨立军  王天茂  朴基正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