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
- 2023(175)
- 2022(142)
- 2021(144)
- 2020(140)
- 2019(338)
- 2018(341)
- 2017(620)
- 2016(448)
- 2015(455)
- 2014(434)
- 2013(429)
- 2012(447)
- 2011(361)
- 2010(356)
- 2009(320)
- 2008(314)
- 2007(380)
- 2006(314)
- 2005(309)
- 学科
- 业(1095)
- 济(654)
- 经济(654)
- 管理(586)
- 企(448)
- 企业(448)
- 苹果(439)
- 服务(427)
- 服务业(410)
- 学(356)
- 方法(268)
- 银(266)
- 银行(261)
- 制(256)
- 农(251)
- 行(248)
- 财(227)
- 数学(225)
- 数学方法(222)
- 旅(201)
- 旅馆(199)
- 旅馆业(199)
- 馆(199)
- 融(198)
- 金融(198)
- 务(166)
- 动物(166)
- 财务(166)
- 财务管理(166)
- 水产(162)
- 机构
- 学院(5569)
- 大学(5486)
- 农(3181)
- 研究(2612)
- 农业(2398)
- 科学(2359)
- 中国(1893)
- 业大(1806)
- 所(1743)
- 研究所(1631)
- 农业大学(1532)
- 省(1368)
- 管理(1356)
- 京(1340)
- 业(1302)
- 济(1200)
- 室(1190)
- 经济(1144)
- 中心(1135)
- 实验(1132)
- 科技(1106)
- 实验室(1088)
- 技术(1067)
- 理学(1067)
- 理学院(1039)
- 重点(1030)
- 林(1010)
- 科学院(984)
- 管理学(971)
- 管理学院(965)
共检索到8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丽威
以目前我国应用于葡萄酒及其他果酒的1#,2#,3#,4#,5#酿酒酵母为材料,通过其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发酵特性及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的系统试验,筛选出5#为最佳苹果酒酿酒酵母,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3.2mL/L。然后以5#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获得了1株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更强、发酵特性更佳和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更优的苹果酒酵母E-3,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4.2mL/L,且酒体澄清透明、色泽金黄,具有苹果酒的典型风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安东 贾翠英 陈红歌 吴云汉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菌Y02为出发菌株,以8×1015cm-2注入剂量对出发菌株Y02进行诱变处理,得到1株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别的特异突变株ION -11dry。发酵试验表明,该特异突变株的产酒率比出发菌株提高22.4%,是一株优良的产苹果酒酵母菌菌株。对特异突变株与出发菌株在碳源同化、氮源同化、酵母菌菌体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异突变株ION -11dry是一株与出发菌株Y02有显著差别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苹果酒 酵母菌 离子注入 诱变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以苹果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1750为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定向筛选出2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液在基本培养基中饥饿培养3 h后,菌体浓度趋于稳定;在高氮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加入制霉菌素,于10 h时结束其抑制作用,能取得较好的诱变效果。该定量化的参数确定方法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林松 岳田利 袁亚宏
为了优化高活力苹果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利用酶解和超声波细胞脱壁两种方法,全面考察了菌龄、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的脱壁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法脱壁效果优于酶解法;②优化的超声波法细胞脱壁的最佳条件为:菌龄8 h,功率240 W,温度30℃,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③采用优化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参数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5.21%,再生率达到30.03%。通过试验可知,超声波法较酶解法操作简单,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较酶解法均有一定的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张强 傅虹飞 贲浩
【目的】筛选猕猴桃果酒发酵优势菌株,优化果酒发酵工艺。【方法】以猕猴桃果皮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和筛选获得适合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为指标,系统分析了酵母接种量、初始SO2质量浓度、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5个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猕猴桃果酒发酵的数学模型。【结果】筛选获得2株酵母菌株1-21和1-31,菌株1-21发酵活力强,发酵得到果酒的VC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主发酵菌株;菌株1-31发酵得到的果酒香气独特,香气组分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舜愈 祝霞
【目的】为杏汁发酵饮料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增加杏果实的加工利用途径。【方法】以兰州大接杏杏汁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发酵方法,通过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试验,确定杏汁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杏汁的降糖速度和发酵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一温度下,pH 3.5~4.0之间对杏汁的发酵速度、可滴定酸含量、酒精的生成均没有显著影响:活性干酵母单蓖发酵比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的降糖速度快、发酵速度也高;不同发酵条件试验中,杏汁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发酵杏汁中的可滴定酸含量比杏汁中的略有升高。【结论】杏汁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 3.5、接种量3%,活性干酵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爱梅 徐岩 王栋 王立平 刘扬岷 费新伟
目的研究发酵原料对苹果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苹果浓缩汁及10个苹果品种鲜榨汁酿造的苹果酒的香气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发现,93%的变量可以用函数图像表示,用以区别浓缩汁和新鲜果汁酿造的苹果酒;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分别是浓缩汁和新鲜果汁发酵的苹果酒的重要判定变量;酿酒专用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乙酸丁酯的含量较高。而鲜食和制汁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正己醇、正丁醇、己酸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为判定苹果酒的发酵原料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茜 颜廷才 张娟 史琳 孟宪军
为探索抗氧化剂对寒富苹果酒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寒富苹果为原料,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成分、色泽以及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生产优质寒富苹果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寒富苹果酒发酵过程中,0.1%氯化钠(NaCl)、200mg·L-1赖氨酸(Lys)、200mg·L-1维生素C(Vc)、0.1%柠檬酸(CA)、200mg·L-1葡萄糖氧化酶(GOD)5种抗氧化剂的添加对寒富苹果酒的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变化影响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在发酵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由初始的22%降至15d的2.2%,20d降到2%;酒精度在发酵期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发酵15d上升至8.0%vol以上,发酵20d时的酒精度达到8.5%vol(CK、NaCl、Lys处理),而经过CA和GOD处理后,酒精度于发酵结束时达到最低值8.0%vol。色泽方面,Vc处理护色效果最佳,投入初始就可保证发酵液呈黄色,而其他处理组发酵液此时呈深褐色,发酵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浅,发酵后期CA处理组也有较好护色效果。总酚含量在发酵的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d达到最大值;含量由最初的297.54mg·L-1增加到最大值为707.94mg·L-1(Vc处理),发酵结束时最低为119.63mg·L-1(Lys处理);Vc在5种抗氧化剂中保护酚类能力最为突出。抗氧化剂处理后发酵液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最初95%降至82%。T-AOC总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变化波形具有一致性,Vc处理能明显增强发酵液还原Fe3+的能力。清除ABTS+·的能力在发酵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Vc处理能增强发酵液清除ABTS+·的能力。综上所述,抗氧化剂对寒富苹果酒的发酵进程无明显控制作用,能够保证发酵正常进行,Vc在寒富苹果酒护色方面,提高寒富苹果酒营养及功能方面,表现突出,可应用于寒富苹果酒生产制造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楠 岳田利 郭彩霞 袁亚宏
【目的】研究苹果酒反渗透法脱醇的工艺条件,以得到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无醇苹果酒。【方法】采用反渗透法对苹果酒进行脱醇处理,分析压力、温度和进料流速对乙醇通量和浸出物通量的影响以及反渗透法脱醇后苹果酒品质的变化。【结果】用反渗透法对苹果酒脱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3.0 MPa、流速5.92mL/min、温度15℃。在此条件下,乙醇通量为84.41L/(m2.h),苹果酒的酒精度从9.15°降到0.56°。【结论】用反渗透法对苹果酒进行脱醇效果明显,且对苹果酒其他理化指标影响不大。
关键词:
苹果酒 反渗透法 脱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云阳 高振鹏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
关键词:
苹果酒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淼闻 俞志敏
考察了半胱氨酸(CYS)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revisiae Y08)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时添加半胱氨酸,能够增强菌体合成GSH能力,当添加量达到0.05%时,GSH产量达到最大值(52.28mg·L-1)。在发酵稳定期(10h)添加半胱氨酸,胞内GSH含量增加不显著,GSH产量仅提高了10.57%。为降低半胱氨酸对菌体生长的抑制,对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进行复合诱变,筛选半胱氨酸抗性突变菌株。结果表明:半胱氨酸对半胱氨酸抗性突变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减轻,抗性菌株能够在含有0.4%半胱氨酸的发酵液中正常生长,GSH产量和胞内GSH含量比未...
关键词:
半胱氨酸 酿酒酵母 谷胱甘肽 生物合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艳
【目的】分离鉴定高效富铁酿酒酵母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方法】从果园根际土壤中分离选育耐铁酿酒酵母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和2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碳源种类(葡萄糖、蔗糖、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种类(硫酸铵、酵母膏、蛋白胨、尿素)及不同质量浓度Fe~(2+)(100,200,300,…,1 000,1 200,1 600,2 000μg/mL)、碳源(10,20,30,40,50,60,70,80,90 g/L)、氮源(无机氮源2,4,6,8,10,20 g/L;有机氮源4,8,12,16,20,24,28 g/L)、无机盐(MgSO_4·7H_2O 0.3,0.5,1.0,1.5,2.0 g/L;KH_2PO_4 0.5,1.5,2.5,3.5,4.5 g/L)的培养基进行试验,探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酿酒酵母富铁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26,28,30,32,34,36,38℃)、初始pH值(3.5,4.0,4.5,5.0,5.5,6.0,6.5,7.0,7.5)、接种量(2%,4%,6%,8%,10%,12%)、转速(140,160,180,200,220 r/min)、装液量(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20,30,40,50,60,70mL)对酿酒酵母富铁能力的影响。选择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转速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从三叶木通果园土壤中分离鉴定获得1株耐铁酿酒酵母菌株ZY-JM16,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该菌株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50 g/L、尿素4 g/L、酵母膏24 g/L、KH_2PO_4 2.5 g/L、MgSO_4·7H_2O 0.5g/L、Fe~(2+)900μg/m L(FeSO_4·7H_2O 4.5 g/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现该菌株高富铁率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4.8、温度28℃、转速180 r/min、接种量6%、装液量50 mL(250 m L锥形瓶),发酵时间为40 h。在此条件下,该菌株铁富集率达到91.80%,较优化前提高了229.27%;菌体生物量达13.0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59.07%。【结论】获得1株高效富铁酿酒酵母菌ZY-JM16,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明晰了其生长规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维明 汪志君 高庆 黄为一
以酵母高级醇和乳酸代谢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一套低含量高级醇和高活性的乳酸脱氢酶啤酒酵母菌株选育方法。将出发菌株诱变后, 依次通过乳酸、麦芽汁碳酸钙和TTC上层平板筛选, 分离获得一株高级醇产量下降 28 7%的目标菌株。用该菌株接种发酵后, 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由原出发菌株的 98 4mg·L-1下降到 70 2mg·L-1, 其发酵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经连续 8次继代培养后, 该菌株的高级醇、双乙酰产量和啤酒发酵度保持不变, 显示遗传性能稳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菌种选育 乳酸脱氢酶 高级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敏 李军 胡小松
利用酵母粉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 15个批次苹果原料样本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 ,并用API 2 0CAUX菌种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得到的 2 5株酵母菌分别属于假丝酵母菌属、酿酒酵母菌属和克勒克酵母菌属的 6个种 :克柔 /平常假丝酵母菌 (Candidakrusei) 13株 ,酿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5株 ,克勒克酵母菌属酵母菌 (Kloeck eraspp .) 2株 ,木蓝假丝酵母菌 (C .magnoliae) 2株 ,热带假丝酵母菌 (C .tropicalis)和乳酒假丝酵母菌 (C .kefyr)各 1株 ,鉴定准确率均超过 95 % ,其中模...
关键词:
苹果 酵母菌 API菌种鉴定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宏伟 张海龙 丁红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啤酒酵母泥中多糖的提取效果,旨在为啤酒酵母泥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热水浸提法、超声波处理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法、冻融法和酶法从啤酒酵母泥中提取多糖,比较提取效果,并研究了其中提取效果较好的2种方法对酵母多糖提取的协同作用。【结果】传统热水浸提法的酵母多糖提取率为12.8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38%;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提取时,时间应控制在30min内,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7.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54%;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时间应不超过3.5min,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6.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达48%;采用冻融法处理啤酒酵母泥,反复冻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