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9)
- 2023(2584)
- 2022(2154)
- 2021(2077)
- 2020(1846)
- 2019(3991)
- 2018(4125)
- 2017(6701)
- 2016(4512)
- 2015(5342)
- 2014(5234)
- 2013(4810)
- 2012(4525)
- 2011(4036)
- 2010(4139)
- 2009(3511)
- 2008(3455)
- 2007(3226)
- 2006(2725)
- 2005(2278)
- 学科
- 济(10317)
- 经济(10301)
- 管理(8513)
- 业(7314)
- 企(5297)
- 企业(5297)
- 教学(4946)
- 理论(4921)
- 中国(4569)
- 教育(4489)
- 方法(4369)
- 学(4356)
- 农(4129)
- 数学(3714)
- 数学方法(3648)
- 学法(3589)
- 教学法(3589)
- 学理(3229)
- 学理论(3229)
- 地方(2823)
- 财(2771)
- 农业(2646)
- 研究(2582)
- 银(2471)
- 银行(2445)
- 制(2351)
- 行(2349)
- 业经(2189)
- 融(2185)
- 金融(2184)
- 机构
- 学院(56623)
- 大学(54434)
- 研究(22414)
- 科学(16871)
- 济(15835)
- 农(15640)
- 管理(15634)
- 中国(15520)
- 经济(15241)
- 理学(12944)
- 所(12712)
- 理学院(12712)
- 京(12670)
- 农业(12654)
- 管理学(12205)
- 管理学院(12127)
- 业大(11830)
- 研究所(11829)
- 技术(11207)
- 江(10171)
- 中心(10008)
- 范(8974)
- 师范(8804)
- 院(8688)
- 省(8368)
- 职业(8118)
- 室(8106)
- 农业大学(7980)
- 北京(7923)
- 财(7884)
- 基金
- 项目(40027)
- 科学(29540)
- 研究(28180)
- 基金(25359)
- 家(23868)
- 国家(23656)
- 省(18749)
- 科学基金(18672)
- 划(15684)
- 教育(15614)
- 社会(14250)
- 基金项目(13418)
- 社会科(13352)
- 社会科学(13350)
- 自然(13173)
- 自然科(12860)
- 自然科学(12851)
- 自然科学基金(12594)
- 编号(12266)
- 课题(10891)
- 资助(10755)
- 重点(10303)
- 成果(10184)
- 计划(9221)
- 科技(8980)
- 发(8760)
- 创(8660)
- 年(8615)
- 创新(8074)
- 部(8062)
共检索到8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慕德宇 董智 李周岐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响应,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耐盐机制,为白榆耐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筛选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试验筛选出的3个耐盐型(30号、51号、65225号)白榆无性系与3个非耐盐型(7号、46号、68号)白榆无性系组培盆栽苗进行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0.3,0.5,0.7,0.9%)及水分(土壤水分过充足)的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树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干物质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白榆无性系 耐盐 盐分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桃勤 朱延林 董铁民 孔维鹤
通过室内饲养、幼树罩笼饲养、大树枝条套笼和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了白榆优良无性系65212对榆毛胸萤叶甲的抗性,结果表明,白榆优良无性系65212对榆毛胸萤叶甲致死率达93.40%,使幼虫发育期延长7.3d;对个体间发育影响作用大小不同,造成榆毛胸萤叶甲世代不整齐。经野外调查,65212的虫口密度、树干化蛹量和叶面积被害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其生长量明显高于对照。
关键词:
白榆,榆毛胸萤叶甲,抗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暴甜 苏淑钗 高赫 陈一帆
近年来,毛梾作为油料树种,其果实油用价值被逐步开发利用,但因优株材料数量有限,传统的实生苗繁殖变异系数大,而无性繁殖技术尚不成熟,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短期内提供大量苗木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毛梾组培体系达到快速繁殖目的。目前对毛梾组培的研究仅到初代培养,污染率高诱导率低,生产中无法应用。本试验以结果盛期的优良单株为试材,选用一年生休眠枝水培出的新梢为外植体,进行毛梾优良无性系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污染率4.4%;最适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试管苗生长良好,叶片
关键词:
毛梾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晨 张俊红 张苗 许雯婷 楼雄珍 童再康
【目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外植体丛芽分化能力强而芽伸长不足。为探索分段培养过程中的柳杉不定芽诱导与增殖、伸长培养及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柳杉分段培养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20年生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段培养的组培体系。柳杉外植体分段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及移栽等步骤。【结果】(1)在3种基本培养基(MS、DCR和WPM)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及水解酪蛋白(CH),3个柳杉无性系均能诱导出不定芽,但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WPM+1.00 mg·L-16-BA+0.10 mg·L-1IBA中不定芽诱导率(100%)和增殖系数(9.13)最高。(2)高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与低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交替分段培养方式对柳杉无性系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良好,有效枝条增长率可达到456.87%。(3)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DCR+0.10 mg·L-1 IBA,且3个无性系生根率最高可达100%。(4)生根的无菌苗移栽至V(泥炭)∶V(蛭石)=1:1的混合基质,经过15-20 d炼苗,成活率高达96.70%,繁殖潜能达3 865株·母株-1·a-1。【结论】柳杉分段培养的组培模式极大提高了柳杉组培再生效率,有助于柳杉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芳 马显达 陈娟 左显东
In order to propagate and cultivate Sequioa sempervirena,taking 63 clones introduced from France as samples,the study on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of tissue culture of Sequioa semperviren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sample preparing,explant differentiation inducting,bud propagating,and root g...
关键词:
北美红杉 无性系 组织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贱 李悦 陈志强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以8个盆栽当年生白榆家系苗为材料,分6次对其施盐碱溶液,使土壤含盐碱量从0.15%开始,逐渐递增到0.95%。统计每次施盐碱溶液后白榆不同家系叶片受害形态情况,测定施盐碱前和试验结束后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中重度受害率、死亡率、总受害率呈递增趋势,而轻度受害率变化很小。方差分析显示,除轻度受害率外,其他叶片受害形态指标在盐碱浓度和家系因子上差异显著,但盐碱浓度因子对指标变异的贡献比家系因子大。根据盐碱胁迫受害症状和生长形态指标等对白榆各家系的耐盐碱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相似,选出2、7号为较耐盐碱家系,4、1、6、5号为盐碱胁迫敏感家系,3、8号为适中耐盐碱家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梅 吴幼媚 黄寿先 黄晓露
据估计,全世界已有超过40%的耕地为酸性土壤,我国酸雨区覆盖面积、酸性土壤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0%,21%,并有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刘鹏等,2005),而在酸性土壤中活性铝浓度会大大增加,成为酸性土壤抑制植物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刘东华等,1995;丁爱芳等,2000)。广西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降雨酸度平均pH值为4.9,最小值可降至3左右,土壤对酸雨的敏感度绝大部分属于最敏感和敏感2级(王敬华等,1994;张帆等,2005),又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工林连作及施用肥料等原因,更加剧富铝化酸性土壤的酸化程度,是极易产生活性铝
关键词:
pH值 铝 生理特性 无性系 桉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华文 王润丰 徐梦平 刘宾 陈二影 黄瑞冬 周宇飞 王海莲
【目的】盐碱地盐分含量在土壤表层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研究不均匀盐胁迫条件下高粱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为盐碱地高粱栽培和盐碱地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分根法将高粱根系均匀分成2部分,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mmol·L~(-1))NaCl中,设置对照为无盐胁迫(记作0/0,下同)、不均匀盐处理(0/200、50/150)和均匀盐处理(100/100),在人工气候室培养14 d后取样,测量生物量、叶面积、SPAD值、根系形态、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参数等性状,研究分根盐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均匀盐胁迫和均匀盐胁迫均严重影响了高粱幼苗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高粱幼苗鲜重、干重和叶面积,对叶片的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不均匀盐处理50/150和0/200的单株干重比均匀盐处理提高了21.19%和62.71%,单株鲜重提高了35.39%和86.44%,叶面积提高了13.22%和88.66%;50/150处理低盐一侧根系鲜重和干重分别是高盐一侧的1.90倍和2.10倍,0/200处理无盐一侧根系鲜重和干重分别是盐胁迫一侧的3.02倍和3.75倍。同样,不均匀盐处理对局部根系形态影响显著,低盐或无盐一侧根系生长明显增加,50/150和0/200处理低盐一侧的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尖数和分支数显著高于高盐或有盐胁迫一侧根系,进而不均匀盐胁迫条件下整个根系的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尖数和分支数都高于均匀盐胁迫处理,其中0/200处理的各项指标与均匀盐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均匀盐胁迫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不均匀盐处理的叶片渗透调节性物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显著高于均匀盐处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不均匀盐处理和均匀盐处理对高粱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但在不均匀盐胁迫条件下,由于低盐或无盐一侧根系补偿性增长,整个根系形态得到改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和光合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因而缓解盐胁迫对高粱幼苗的危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 殷小琳 董智 慕德宇 张晓晓 贾淑友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月 钱永强 刘俊祥 王正超 费英杰 孙振元
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开始增加时,各无性系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增加,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呈非线性缓慢减小,其中柳Q43、柳Q31和柳SH48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中柳Q4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2.50μmol/(m2·s),绵毛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11.74μmol/(m2·s);柳2462的暗呼吸速率较小,仅为0.43μmol/(m2·s),垂柳109的暗呼吸速率要高于其8倍;柳84和柳2642光补偿点较低,为7.47和8.70μmol/(m...
关键词:
柳树 光响应曲线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进 祝晨辰 欧阳磊 施季森
【目的】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开展柳杉的组织快繁技术研究,为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增殖扩繁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柳杉不同无性系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6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芽增殖能力和3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生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柳杉无性系均能形成丛生芽,但不同无性系的芽增殖能力有很大差异。精1#无性系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为5.00;011#,3#和70#无性系的芽苗颜色翠绿、健壮,芽增殖水平也较高;而59#和68#无性系的芽增殖系数为3.10和3.28,芽增殖效果较低,生长状况较差。对6个无性系芽增殖系数...
关键词:
柳杉 无性系 植株再生 芽增殖 生根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克兵 彭婵 赵天宇 黄国伟 马林江 张新叶
【目的】比较不同滇楸无性系的抗涝性,筛选抗涝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用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造林。【方法】本研究以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DQ64、DQ67、DQ72、DQ78)和1个楸树优良无性系(QS2)的一年生组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14 d淹水处理对其形态、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5个无性系的抗涝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淹水处理下,5个无性系植株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减缓、黄化和萎蔫、茎基部皮孔膨大等,但均未出现不定根。从外部形态看,5个无性系之间并无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生长量与生理指标方面,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5个无性系的苗高与地径生长量、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潜在水分利用效率(R_(WUEi)))、叶绿素荧光(可变荧光(F_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叶片的胞间CO2浓度/环境CO_2浓度(C_i/C_a)、相对电导率(RMP)、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片与细根的脯氨酸(Pro)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逐渐加大。淹水变化率的分析结果显示,生长量与生理指标在5个无性系中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5个无性系受到淹水胁迫的伤害有所不同。【结论】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将5个无性系的抗涝性强弱排序为DQ67> DQ78> DQ72>DQ64> QS2。
关键词:
滇楸 楸树 淹水胁迫 抗涝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丑
对 2 1 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 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 ,从 2 1 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 2 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 ,与杉木第 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 ,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 5参 4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选择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钟文斌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杜天真
采用ISSR分子标记,以1个普通油茶实生苗作为对照,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从99条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16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11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4.44%。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0.419,其中优良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GD值相对较大,平均为0.58。聚类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与普通油茶实生苗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较准确地进行了各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为油茶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ISSR 分子标记 油茶 优良无性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戴文圣 汪祖潭 骆文坚 许树洪 喻卫武
山茱萸为传统珍贵中药材,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种内性状变异十分复杂。通过在自然资源中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无性系测验等育种程序,筛选出果大皮厚,干出皮率高,加工性能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10个无性系,早期(4~7a)产量(干皮)超过71个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4 66%~82 44%;另选出特早熟及高含糖量无性系各1个,其中11个无性系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命名。表2参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