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7)
2023(8900)
2022(8077)
2021(7760)
2020(6476)
2019(15122)
2018(15232)
2017(29511)
2016(16288)
2015(18310)
2014(18359)
2013(18217)
2012(16602)
2011(14834)
2010(14617)
2009(13202)
2008(12655)
2007(10810)
2006(9306)
2005(7997)
作者
(47841)
(39538)
(39221)
(37322)
(25372)
(19104)
(17817)
(15690)
(15193)
(14147)
(13720)
(13232)
(12577)
(12506)
(12155)
(12118)
(11967)
(11830)
(11332)
(11206)
(9919)
(9714)
(9587)
(8925)
(8878)
(8837)
(8778)
(8656)
(8015)
(7846)
学科
(61031)
经济(60965)
管理(45089)
(42602)
(36061)
企业(36061)
方法(30590)
数学(26422)
数学方法(26076)
(15798)
(15677)
中国(14767)
(14475)
业经(13428)
地方(12701)
理论(11011)
(10700)
农业(10588)
(10563)
贸易(10558)
(10123)
技术(9977)
环境(9854)
(9705)
(9587)
财务(9515)
财务管理(9500)
教育(9085)
企业财务(9003)
(8727)
机构
大学(228127)
学院(225080)
管理(92618)
(82645)
理学(81118)
经济(80660)
理学院(80228)
管理学(78712)
管理学院(78321)
研究(75102)
中国(53258)
科学(50591)
(49328)
(38833)
(38536)
业大(37945)
(36090)
研究所(35659)
中心(33430)
(31908)
北京(31205)
农业(30435)
(29874)
财经(29813)
师范(29583)
(27967)
(27126)
(26147)
技术(24967)
师范大学(24066)
基金
项目(163173)
科学(126414)
基金(116967)
研究(116742)
(103097)
国家(102242)
科学基金(86977)
社会(70286)
社会科(66437)
社会科学(66418)
(64308)
基金项目(63218)
自然(59075)
自然科(57675)
自然科学(57658)
自然科学基金(56595)
(54219)
教育(53151)
资助(48797)
编号(47890)
成果(38489)
重点(36067)
(35091)
(33903)
(33657)
课题(32729)
科研(31747)
创新(31319)
计划(30393)
大学(29996)
期刊
(87008)
经济(87008)
研究(63539)
学报(40841)
中国(38563)
科学(36382)
(34549)
管理(32687)
大学(30161)
学学(28424)
教育(25662)
(25568)
农业(24446)
技术(19360)
(15257)
金融(15257)
业经(14569)
图书(13811)
财经(13450)
经济研究(13178)
科技(12393)
理论(12243)
(12165)
林业(12059)
实践(11592)
(11592)
问题(11314)
(11217)
业大(11123)
(10716)
共检索到315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志敏  王显家  何晨光  
乌芽竹适应性广,山地、平原、水湿地、房前屋后均能生长,且发鞭发笋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笋产量15744kg/hm ̄2,留养竹9690株/hm ̄2,平均胸径3.5cm,净收入31960.32元/hm ̄2·a ̄(-1)。新造竹林成林快,投产早,2~3a即可成林,3~4a可产笋出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张炜银  
在闽西北各毛竹丰产林区中设置高产林标准地 738块 ,详细调查各度竹株数、胸径和竹高以及环境因子 ,建立竹林产量模型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 =0 98Y =- 67338.1 65 +1 3 .6756N+8354 .2 0 2D +1 .41 38X1 +0 .6966X2 +1 .2 91 8X3+0 .2 597X4 - 1 .1 60 6X5结合生产 ,提出 3组约束条件。应用该模型研究毛竹林最优化年龄结构 ,以获得不同竹林胸径、立竹量、立地条件、经营水平下最适宜年龄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良如  楼一平  萧江华  
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200余hm~2笋竹两用林所设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评价了笋竹两用林生产力因子(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经营等级)对生产力指标(度产竹笋、竹材重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区底竹立竹度、土壤类型、经营等级、坡向为显著影响竹林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底竹平均年龄、平均眉围、坡度、土层厚度为影响竹林生产力的次要因子。笋竹两用林生产力水平最高时的立地条件、林分结构和经营级是:竹林立竹度高(4050~4500株/hm~2),平均竹龄小(约4年生),平均眉围中偏粗(31 cm左右),林地坡度25~35°的阳坡或半阳坡,褐色壤土,土层厚度80 cm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金玲  高志民  马乃训  李雪平  袁娜  吴柳青  
对不同产地的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进行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1.75%、5.11%、4.44%;氨基酸含量为327.8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95%;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锌、钙、镁、铜、硒的平均含量分别是5079.31、6037.40、45169.40、70.68、78.60、168.56、1443.76、17.32、0.88 mg.kg-1。分布区不同产地间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且以粗蛋白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8.69%、6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李惠丽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和加工利用》,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预定任务。3000亩笋竹两用丰产林的培育,亩均竹材产量达1747kg,竹笋产量达185.6kg,分别比预定合同指标增加29.4%和9.2%,超过国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本文着重介绍了福建省毛竹的资源和经营现状以及笋竹两用林的生产经营的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阐述了笋付两用林在开发利用上的四大问题,以及二大方面的主要经营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论证竹林发展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媛媛  郑林水  刘仙(石玄)  周紫球  吴礼栋  
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地下鞭系结构进行了8 a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在冬笋、春笋、竹材的产量与对照产量持平的条件下,每公顷还能获得2 527 kg的鞭笋产量;地下鞭系中的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小0.1 cm,但整体平均鞭径却增加了0.32 cm,且没有因多年的鞭系调控而变小;竹鞭的节间长度比对照增加0.31 cm;每条竹鞭主鞭生发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竹鞭的鞭段总长度、平均总条数也分别增加了545.0 cm和4.3支;分布在土层深度15 cm以内的竹鞭鞭段总长度增加18%、竹鞭条数增加1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炳松  金爱武  董林根  
在雷竹竹鞭笋芽分化期(8月至翌年4月)用恒重法、伯川法和双缩脲法对雷竹竹鞭的含水量、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幼龄鞭含水量依次高于壮龄鞭、老龄鞭,其中以8~9月笋芽分化期含水最为丰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8~9月含量很低,而后逐渐升高,在笋期(3~4月)下降至最低点。这种变化关系和竹鞭的发育及笋芽的分化消耗营养物质相关。营养分析表明,8~9月做好肥水管理,以满足行鞭和笋芽分化的养分需求,对提高笋芽分化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吴柏林  张德明  盛方清  胡建军  
研究了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林地生产力功能间的关系 ,表明在一定立竹密度范围内 ( 2 2 50~ 3 150株· hm-2 )笋材两用毛竹林在人工经营措施的干扰下 ,竹冠冠幅受密度影响程度低 ,同胸径、枝下高、全高关系紧密 ,顺序为胸径 >全高 >枝下高 ;立地等级对竹林产量有显著影响 ,具体体现在对立竹度的显著影响 ,对冠幅影响不显著 ,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应选择半阳坡、半阴坡的缓坡林地 ( I类立地 ) ;毛竹林冠层具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二维分布规律 ,该分布规律有利于立竹充分利用地上营养空间。建立了竹林竹材产量同立竹结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 G=- 3 0 2 .2 7+42 .0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龙安  余学军  韩春  宣涛涛  李中居  
通过分析施用不同型号的ABT生长剂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发笋率、笋产量和新竹产量的不同影响,选择最佳ABT剂型或组合。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mg·L-1的ABT4号和ABT5号混合使用对竹笋与竹材的产量提高为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发笋率提高了285%,笋产量提高了292%,新竹竹材产量提高了300%。在笋材两用林中施用ABT生长剂,竹笋与竹材的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3参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华  毛丹  朱凡  张卫东  何虎  
通过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得出:不同笋用竹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呈现单峰曲线;β-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β-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高达0.958,β-胡萝卜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809,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73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俞彩珠  楼君芳  陈小忠  吴继来  
1998年至 1 99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锦城、横板和青山等 3镇食用笋竹园进行竹冠喷雾和竹林放烟等方法防治食用笋竹蚜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用 2 0 %杀灭菊酯、 5 %蚜虱净或2 5 %功夫乳油 1 0 0 0~ 2 0 0 0倍液竹冠喷雾防治竹色蚜、矢竹斑蚜、竹后粗腿蚜、竹精凸倍斑蚜等食用笋竹蚜虫 ,防治效果在 94%以上 ,用上述农药固定放烟和流动放烟 ,防效在97%以上。竹冠喷雾和竹林放烟 ,尤其是人工流动放烟 ,是防治食用笋竹蚜虫在操作上最为方便经济上最为合理防治上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表 4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付顺华  余永清  
旨在探索提高雷竹结实率的技术途径。用染色法和加硼酸 (H3BO3)培养基法对雷竹花粉生命力进行测定 ,并对雷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雷竹花粉萌发率低 ,且活力丧失很快 ;喷施适当低浓度硼酸有利于花粉萌发 ;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雷竹结实率 ;种子败育和种实害虫危害可能是雷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雷竹结实率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图 1表 3参 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应用出笋量的Logistic模型研究了出笋量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规律 ,指出 :出笋前期(前 1 0天 )出笋数占总数的 1 3 %左右 ,出笋中期 (第 1 0~ 2 0天 )占 80 % ,出笋末期 (第 2 0天以后 )占 7% ;对退笋特征的描述及其规律得出出笋前后期退笋数量少但退笋率高 ,而出笋中期退笋数量多但退笋率低 ,小于 1 0cm的浅鞭笋多属退化笋。出笋退笋规律的研究可用来指导生产上留养和挖取竹笋数量的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君芳  胡国良  俞彩珠  游龙德  叶玉珠  
笋用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扫帚病、竹疯病。该病发生普遍而严重 ,当前已成为发展笋用竹生产的一大障碍。研究结果表明 :在 3月底到 4月中旬或 9月 ,清除林中病枝 ,集中林外烧毁 ,防治效果达 92 % ;清除病枝后喷洒 50 %多菌灵 50 0倍液或 2 5%三唑酮 50 0倍液 ,防治效果分别可达 99%和 97% ;仅喷洒 50 %多菌灵 50 0倍液或 2 5%三唑酮 50 0倍液 ,每周 1次 ,连续 3次 ,防治效果均达 1 0 0 %。表 3参 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