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9)
- 2023(12318)
- 2022(10700)
- 2021(10206)
- 2020(8338)
- 2019(19111)
- 2018(19231)
- 2017(36469)
- 2016(19859)
- 2015(22182)
- 2014(21526)
- 2013(20994)
- 2012(19227)
- 2011(17141)
- 2010(17219)
- 2009(15344)
- 2008(14709)
- 2007(12763)
- 2006(11002)
- 2005(9404)
- 学科
- 济(71046)
- 经济(70966)
- 管理(59373)
- 业(56623)
- 企(48985)
- 企业(48985)
- 方法(32812)
- 数学(27738)
- 数学方法(27408)
- 中国(19435)
- 农(19149)
- 技术(18796)
- 业经(17488)
- 财(17424)
- 学(16721)
- 地方(15127)
- 理论(14609)
- 农业(12954)
- 技术管理(12942)
- 制(12741)
- 和(12591)
- 贸(11984)
- 贸易(11972)
- 环境(11719)
- 易(11600)
- 教育(11402)
- 务(11231)
- 财务(11172)
- 财务管理(11156)
- 划(11080)
- 机构
- 大学(267470)
- 学院(266830)
- 管理(109739)
- 济(99490)
- 经济(97102)
- 理学(95426)
- 理学院(94376)
- 管理学(92800)
- 管理学院(92319)
- 研究(87018)
- 中国(63882)
- 京(57467)
- 科学(56276)
- 财(44147)
- 所(43039)
- 农(42783)
- 业大(41579)
- 研究所(39543)
- 中心(39527)
- 江(38928)
- 北京(36225)
- 范(36045)
- 师范(35697)
- 财经(35629)
- 农业(33593)
- 经(32449)
- 州(32281)
- 院(32063)
- 技术(30483)
- 师范大学(28810)
- 基金
- 项目(189927)
- 科学(148989)
- 研究(140435)
- 基金(135643)
- 家(118305)
- 国家(117258)
- 科学基金(101079)
- 社会(85945)
- 社会科(81319)
- 社会科学(81297)
- 省(76170)
- 基金项目(72915)
- 自然(66381)
- 自然科(64832)
- 自然科学(64816)
- 教育(64809)
- 自然科学基金(63643)
- 划(63625)
- 编号(58014)
- 资助(54120)
- 成果(46485)
- 创(44033)
- 重点(42322)
- 部(40747)
- 创新(40252)
- 发(40241)
- 课题(40181)
- 项目编号(36024)
- 科研(35801)
- 大学(35514)
- 期刊
- 济(106948)
- 经济(106948)
- 研究(76583)
- 中国(53931)
- 学报(42886)
- 管理(41501)
- 科学(39853)
- 农(38412)
- 教育(36560)
- 财(32255)
- 大学(31974)
- 学学(29724)
- 农业(27420)
- 技术(25406)
- 融(20476)
- 金融(20476)
- 业经(18237)
- 图书(17205)
- 经济研究(16386)
- 财经(16253)
- 科技(16005)
- 业(14929)
- 经(13748)
- 理论(13600)
- 问题(13420)
- 技术经济(13333)
- 实践(12751)
- 践(12751)
- 现代(12114)
- 版(11984)
共检索到384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纵瑞收
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定分析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纵瑞收
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创新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采取"测配结合、测选结合"方法自主筛选出一批优良棉花亲本资源,并通过创新利用,已配组强优势杂交棉组合20余个,培育10余个强优势杂交棉品种,先后参加省级及其以上棉花品种区试.其中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已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苏棉23号)和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拟国家审定定名‘纵丰收棉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丰收棉ZRS-6"2007年已被破格提前升入省级生产试验.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庆慧
种子行业是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的行业。当前我国种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应通过完善产权、投资制度 ,严格法律等措施 ,促进种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推动种业产业化的创新。
关键词:
种业 高新技术 产业化 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荣 李文侠
棉花物流组织是以棉花物流运作和管理为核心的实体性组织,是关系棉花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阐述了棉花物流组织的内涵、类型、特征与作用,总结了我国棉花物流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创新物流组织形态、完善物流组织结构、拓展物流组织功能、进行组织制度创新、优化整合空间布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棉花物流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棉花 物流组织 问题 创新 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淑芳 李俊兰 葛朝红 张寒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林 周宝良 刘正銮 陈松 张香桂
将由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的外源纤维改良基因(兔角蛋白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法,导入陆地棉品种(系)苏棉16号、泗棉167、渝棉1号和H1。检测结果表明,转兔角蛋白基因苏棉16号和泗棉167的纤维比强度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了23.2%和29.6%,马克隆值下降了13.3%和17.0%,纤维长度与对照接近。结果还表明,外源基因对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渝棉1号和H1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只是衣分有所增加。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纤维改良基因 纤维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鑫 聂磊 朱一丹 陈本银 戴秋高 唐建新 张振南
本研究应用系统论“整分合”原理,把棉花繁育推广体系分解为保种和繁殖推广两个子系统。形成“统一贮藏、自交,保种与分片繁殖推广相结合”的上下衔接、高速运转的良繁新技术体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君 马峙英 王省芬
棉纤维是优良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天然纤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纯棉织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提高棉纤维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棉纤维发育由4个明显但又重叠的时期组成,包括纤维细胞的起始、伸长(初生壁合成)、次生壁合成和脱水成熟。起始是影响纤维细胞数量的重要时期,而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决定发生在次生壁合成期和脱水成熟期。棉纤维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由大量的基因参与调控。目前,已经有一些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被报道,包括各种转录因子、参与激素代谢基因、编码细胞壁蛋白和...
关键词:
棉花 纤维 基因 品质改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剑光 赵君 吴巧娟 肖松华
2011-2012年对142份新引进和自主创造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材料均为陆地棉种质,类型较丰富。共鉴定筛选出株高60 cm以下的矮秆类型材料4份,子指15.5 g以上的高子指材料17份,单铃重6 g以上的材料有22份,比强度在32 cN/tex以上的高强纤维材料60份,2.5%跨长在32 mm以上的材料2份。根据该研究结果,我们筛选出了34份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可为选育大铃、高籽指、高强纤维的种质提供资源。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性状 鉴定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学德
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棉通常比常规棉增产15%左右,而且在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抗逆境和光合效率等性状上也有明显改良。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杂交种子的生产(制种)。目前,杂交棉制种常有四条途径,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化学杀雄法制种、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两系法"制种和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棉花雄性不育既可简化制种又可节省成本,特别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制种,可较有效克服其他制种方法的一些缺点,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在阐述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重点综述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的特点;深入阐述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培育强恢复系的问题,以培育转GST的强恢复系为例,探讨克服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负效应的可能机制;根据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和花器具有虫媒花特征的特点,详细介绍三系杂交棉制种的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选配、地点选择和环境优化等条件,以及如何综合优化这些条件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与其他作物比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4个突出的优点:(1)不育系为无花粉不育类型,育性不受气候等环境的影响,可保证杂种的纯度;(2)棉花开花期长达3个月,不存在制种时花期不遇的现象,制种产量有保证;(3)棉花生态适应性广,育成的组合可在各地种植,种子产业化效益明显;(4)可利用种间(海岛棉与陆地棉间)杂种优势。可以预言,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杂交棉是大有前途的,将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最后,就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国 路正营 李世云 韩永亮 张朝军 李付广
为了进一步研究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采用RNAi技术,利用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表达载体p BI121的基础上成功改造的双元表达载体pCRI1210,构建了针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抑制性消减文库中上调表达的4个ESTs干涉载体pCRI210-EST(EST-418、EST-447、EST-496和EST-653)。以从中棉所24中筛选出的体细胞胚胎分化率较高的株系W10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pCRI1210-EST干涉载体,浸染后的下胚轴切段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分化。
关键词:
RNAi SSH EST 愈伤组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牟方生 毛正轩 龚一耘 张超 扬泽湖
采用核不育两系法,利用优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GA5与转基因抗虫品系杂交,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A18.GA18高抗红铃虫和棉铃虫,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质优,生长势强,育性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各项指标全面超过GA5.不同核不育两用系杂交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GA18作母本配制的组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中6个组合通过四川审定、一年或两年国家区试或省区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观武 毛正轩 孙贞 苟云高 江卫 杨泽湖 毛素珍
利用陆地棉洞A型核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中出现的散粉不育株培育出了棉花核不育完全保持系MB;揭示出由主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的一种新型不育性及其完全保持的遗传机理;建立了一种以MB为桥梁、不育系二级繁殖为核心的制种、繁殖新体系———核不育“二级法”(MMS法),这种方法综合了胞质不育(CMS)“三系法”和核不育(GMS)“两系法”的优点。利用MMS法培育出的新型杂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新杂种H55已开始投放生产应用。对MMS、CMS、GMS三种不育性的遗传属性及在制种和繁殖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建萍 古世禄 刘子坚 独俊娥
通过不同类型抗性亲本杂交选育和连续人工接菌鉴定 ,创新出 4份对粒黑穗病免疫和高抗、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 ,可提供育种单位利用
关键词:
谷子 粒黑穗病 材料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