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3)
- 2023(14629)
- 2022(12341)
- 2021(11799)
- 2020(9550)
- 2019(22208)
- 2018(22016)
- 2017(39740)
- 2016(22974)
- 2015(26677)
- 2014(27504)
- 2013(26142)
- 2012(25055)
- 2011(22927)
- 2010(23589)
- 2009(21680)
- 2008(21914)
- 2007(20573)
- 2006(18248)
- 2005(16933)
- 学科
- 济(90058)
- 经济(89959)
- 管理(57831)
- 业(53989)
- 企(42832)
- 企业(42832)
- 方法(34352)
- 中国(32953)
- 数学(28193)
- 数学方法(27737)
- 农(27462)
- 教育(25619)
- 地方(24722)
- 业经(21940)
- 学(21452)
- 财(20357)
- 理论(20284)
- 农业(18396)
- 制(17519)
- 贸(17121)
- 贸易(17106)
- 易(16490)
- 银(15444)
- 银行(15407)
- 发(15346)
- 和(15291)
- 行(14816)
- 融(14701)
- 金融(14697)
- 技术(14641)
- 机构
- 大学(331247)
- 学院(327316)
- 济(120718)
- 经济(117431)
- 研究(117409)
- 管理(112528)
- 理学(94461)
- 理学院(93088)
- 管理学(90897)
- 管理学院(90245)
- 中国(84732)
- 京(74299)
- 科学(73479)
- 所(61266)
- 财(57779)
- 农(56665)
- 范(56540)
- 师范(56057)
- 江(55610)
- 研究所(54996)
- 中心(53385)
- 北京(48648)
- 业大(47325)
- 教育(45045)
- 师范大学(44960)
- 州(44631)
- 财经(44312)
- 农业(44210)
- 院(41772)
- 技术(41600)
- 基金
- 项目(200550)
- 科学(155842)
- 研究(155300)
- 基金(136261)
- 家(117273)
- 国家(116004)
- 科学基金(97173)
- 社会(92505)
- 社会科(86969)
- 社会科学(86943)
- 省(82753)
- 教育(79040)
- 基金项目(70945)
- 划(70255)
- 编号(68416)
- 成果(60385)
- 自然(59647)
- 自然科(58206)
- 自然科学(58189)
- 自然科学基金(57105)
- 资助(55860)
- 课题(51332)
- 发(48434)
- 重点(46670)
- 部(44287)
- 年(42659)
- 创(41784)
- 项目编号(40823)
- 性(39709)
- 大学(39408)
- 期刊
- 济(148877)
- 经济(148877)
- 研究(109830)
- 中国(84939)
- 教育(77368)
- 农(53874)
- 学报(53288)
- 科学(46395)
- 财(46046)
- 管理(42243)
- 大学(41520)
- 农业(36503)
- 学学(36291)
- 技术(33742)
- 融(30479)
- 金融(30479)
- 业经(25999)
- 经济研究(22363)
- 图书(22286)
- 财经(22227)
- 职业(19586)
- 业(19569)
- 经(19273)
- 问题(19105)
- 坛(17402)
- 论坛(17402)
- 版(16937)
- 书馆(16251)
- 图书馆(16251)
- 技术经济(15749)
共检索到53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主动占领互联网络阵地,让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成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的现实需要。当前网络文化成果存在吸引力不足、平台影响力不足、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内涵,加强培育和传播网络优秀成果的队伍建设,构建有效载体,加强线上线下交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安胜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推动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网络文化成果必须坚持政治性、传播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鹏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建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传统文化加以科学合理的阐释,以促进大学生认同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对话 当代价值 阐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诗
当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理论修养不够、理想信念模糊、党性观念不强、党员意识淡化等思想问题。究其原因,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支部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中存在工作偏差,才使得大学生党员存在以上问题。解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需要创新保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创新支部工作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云光 唐登蕓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工作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构建一套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指标体系,从四个方面对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认证研究,以期推动我国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名川 谭英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茂
随着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网络文化也成为继传统文化之后影响和改变大学生思维模式、行为表现、道德程度最多的文化载体。虽然网络文化教育目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就其独有的特性和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说,网络文化教育已逐渐成为了传统教育环境改变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素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谦
当代网络文化有商业性、大众性的特点,其在校园中的渗透传播日益加剧,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应该掌握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因此,掌握和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形成特点对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思想教育 高职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开元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也受到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抓住这个契机,唐山师范学院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社团 心理健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