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
- 2023(1241)
- 2022(983)
- 2021(880)
- 2020(766)
- 2019(1579)
- 2018(1557)
- 2017(2694)
- 2016(1505)
- 2015(1713)
- 2014(1575)
- 2013(1531)
- 2012(1397)
- 2011(1252)
- 2010(1266)
- 2009(1040)
- 2008(1088)
- 2007(907)
- 2006(800)
- 2005(711)
- 学科
- 济(4411)
- 经济(4406)
- 学(2796)
- 业(2677)
- 管理(2551)
- 税(2435)
- 税收(2257)
- 收(2226)
- 企(2057)
- 企业(2057)
- 方法(1614)
- 数学(1393)
- 数学方法(1366)
- 农(1359)
- 中国(1310)
- 财(1207)
- 土地(990)
- 业经(951)
- 地方(950)
- 制(916)
- 农业(898)
- 和(871)
- 环境(781)
- 生态(766)
- 银(761)
- 银行(757)
- 行(751)
- 壤(749)
- 土壤(748)
- 务(723)
- 机构
- 大学(20471)
- 学院(20164)
- 研究(9229)
- 科学(7145)
- 中国(7045)
- 管理(6306)
- 济(6243)
- 经济(6040)
- 理学(5371)
- 理学院(5254)
- 所(5169)
- 管理学(5071)
- 管理学院(5037)
- 研究所(4927)
- 农(4894)
- 京(4583)
- 中心(4355)
- 农业(3917)
- 业大(3804)
- 院(3686)
- 室(3662)
- 实验(3534)
- 范(3505)
- 师范(3454)
- 实验室(3404)
- 江(3391)
- 财(3366)
- 省(3284)
- 重点(3218)
- 研究院(3069)
共检索到2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南纪稳 殷春华
教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蓝图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本研究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分析 ,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优秀教案的结构特征主要有 :比较全面的教学目的分析 ;简要的重点、难点分析 ;具体的教学准备 ;明确的阶段程序 ;合理的板书设计。美中不足的是 :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 ;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单一。
关键词:
优秀教案 结构特征 内容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悦伶
笔者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年级3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其中5位同学的访谈,试图回答两个问题:大学生评判优秀英语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优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生们就以下三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英语教师的语言技能,二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三是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本文针对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学生认知角度找到关于优秀英语教师的标准,使教师思考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成为优秀英语教师。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教师素质 教师发展 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对优秀理科博士生成长经历的质性分析发现,优秀理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历程主要包括学术预期社会化、专攻准备、阈限过渡和自我确证四个阶段。其中阈限过渡中的“学术方向确定”和“想法实现挑战”是博士生分化的关键期。优秀科研能力的养成是在独立解决科研困难与自我确证成为好研究者的张力中产生的。高质量理科博士生的培养应重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环节,提高论文选题难度;设立学术保护区,帮助博士生顺利跨越阈限;调整导师指导策略,强化博士生独立自主科研能力;弱化科研计量评价,注重内隐性科学素养的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刘兰 黄善明
辅导员的胜任力特征不仅对学生立德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具有指导价值。但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较为匮乏,仅有少数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尝试构建辅导员胜任力特征,仍未有对胜任力特征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高校辅导员优秀与否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1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优秀,存在4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非优秀。基于组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辅导员个体成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也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煜辉 倪亚兰 何文文
职业人格会对个体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和MBTI人格类型量表考察了426名高职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倾向。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强化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及制立健全的教育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淑林 彭莉君 古继宝
对全国优博论文指导教师的特征(导师年龄、指导博士生经验、学术身份、学历和海外学术经历)进行了描述统计,重点对各个特征维度进行了纵向比较。共收集了1999~2008年975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的特征数据,从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看出:导师的年龄呈现下降趋势;指导博士生的经验基本都是6年左右;导师的学术身份呈现多样化趋势;导师的学历与出国经历都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建平 谭小月 武琳 杨敏 谭书弋
探索优秀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胜任特征,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借鉴价值。阅读了15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传记,提取他们在专业成长和教书育人工作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运用关键事件技术和内容分析法,依照事件主题、教师工作活动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胜任特征编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优秀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件,集中表现在与学生课下交流、日常上课、上公开课、获得荣誉、撰写教学论著等方面。他们成为名师的主要途径包括坚持自学、反思总结、向名师学习、上公开课等。这些教师从教原因各异,但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关爱学生,通过勤奋努力变得杰出。他们具备的胜任特征,相互紧密关联,其行为模式在相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建设
由于缺乏对企业管理者的评价标准,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胜任特征模型不仅提供了基于实际业绩区分优秀领导和一般领导的方法,还通过胜任特征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杨丽娜 李盼盼 任林芳
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活动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项表彰活动。对先后五届200个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其设置类型、获奖频次与有无学位点、所属高校类型和层次紧密相关。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的典型代表,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进行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雄厚的学术力量支持、注重决策咨询服务三方面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戚林 朱荣富
中职优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学识水平。中职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互助,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个人努力。
关键词:
中职 优秀教师 素质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根洲 郑灵臆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EDD)女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人数少、覆盖的一级学科数有限。多数NEDD女导师分布在"985"高校,主要聚集在京、沪两地。76.67%的NEDD女导师分布在理学、工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NEDD女导师的籍贯主要为苏、浙、赣三省。她们大部分是本科学历,指导的论文获得NEDD时的年龄集中于70-79岁,优秀女导师已出现十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
关键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女导师 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李晓
教材编写者是教材建设的重要主体,其中主编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优秀教材离不开主编的力量。通过搜集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类和继续教育类特等奖和一等奖的80本教材的133位主编简历,借助筛选假设理论进行属性划分,并对其身份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获奖教材主编的主要特征。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建议:第一,拓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力度,发挥双高院校对于教材编写的优势集聚效应;第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发展较高的区域对于教材建设的内生助力作用;第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材建设,提升教材编写主体的学识素养,以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旨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春豪 杨宏伟
以新疆的13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空间离散度分析法,研究了各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各城市成长的因素。研究发现,各优秀旅游城市在整体地理空间内呈现随机离散分布特征,在局部空间内呈现一定凝聚分布特征。行政区位、经济水平、旅游资源、交通条件以及旅游政策等是影响各城市成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优秀旅游城市 空间分布 特征 成因 新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因为这是教师针对本校具体情境对外部变革理念进行"再情境化"的必然媒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多整体性、情境化,甚至默会的校本专业学习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超 刘献君
通过对50名优秀高校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调查,归纳出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几个规律性特征:初入职的三五年是最佳成长期;在发展中获得成长;在确立发展方向中进行规划;在模仿中进行创造;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递进发展。高校教师发展项目要行之有效,应充分认识这些规律性特征,重视新教师入职教育,促成更多"敏捷的起跑者";引导不同群体找准各自的"关键突破口";让师生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用整体性发展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