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7)
2023(6461)
2022(5519)
2021(5346)
2020(4433)
2019(9966)
2018(9983)
2017(17372)
2016(10331)
2015(12247)
2014(12417)
2013(11686)
2012(11107)
2011(10149)
2010(10452)
2009(9364)
2008(9678)
2007(9188)
2006(8197)
2005(7518)
作者
(32796)
(27131)
(26774)
(25707)
(17205)
(13444)
(12422)
(10617)
(10482)
(10173)
(9427)
(9213)
(9003)
(8800)
(8663)
(8655)
(8271)
(8130)
(8012)
(7923)
(6954)
(6900)
(6861)
(6464)
(6454)
(6288)
(6143)
(5962)
(5738)
(5718)
学科
(30213)
经济(30158)
管理(25142)
(21668)
(18418)
企业(18418)
(11925)
方法(11582)
教学(11312)
理论(10487)
中国(10031)
(9324)
(9163)
数学(8965)
数学方法(8603)
教育(8155)
(7994)
业经(7229)
学法(6758)
教学法(6758)
农业(6028)
(6009)
地方(5868)
(5828)
贸易(5820)
(5799)
银行(5764)
(5671)
财务(5645)
(5619)
机构
学院(144860)
大学(144542)
研究(53793)
(43428)
管理(42410)
经济(41887)
中国(40067)
科学(38277)
理学(34719)
理学院(34119)
(33379)
管理学(32813)
管理学院(32573)
(30101)
(29994)
研究所(27159)
(26341)
(25644)
师范(25222)
中心(25018)
农业(23884)
业大(23630)
(23372)
技术(22245)
北京(21680)
(21064)
(20175)
教育(19992)
师范大学(19959)
(19809)
基金
项目(88811)
科学(66162)
研究(63788)
基金(58447)
(53731)
国家(53195)
科学基金(42503)
(36954)
教育(33888)
社会(33387)
(32248)
社会科(31114)
社会科学(31103)
基金项目(29853)
自然(29762)
自然科(29037)
自然科学(29024)
自然科学基金(28476)
编号(28124)
成果(25561)
资助(25484)
课题(22399)
重点(21907)
(18988)
(18603)
(18596)
计划(17893)
(17483)
科研(17446)
大学(17306)
期刊
(56840)
经济(56840)
研究(46548)
中国(41108)
教育(36813)
学报(30812)
(27299)
科学(25356)
大学(22534)
学学(20628)
(20164)
管理(18646)
农业(18325)
技术(15704)
(12182)
金融(12182)
(10332)
职业(10096)
图书(9460)
(9065)
财经(8773)
业经(8646)
业大(8393)
经济研究(8214)
(7708)
(7437)
论坛(7437)
书馆(7029)
图书馆(7029)
问题(6757)
共检索到23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因为这是教师针对本校具体情境对外部变革理念进行"再情境化"的必然媒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多整体性、情境化,甚至默会的校本专业学习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静  张俊豪  
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探究的方法,以一位优秀的民族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备怎样的实践性知识,以及这些实践性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教育意义。研究表明,该教师拥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的信念五个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具体表现为:该教师将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理解自身文化身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熟知学生的文化特点、民族特点、心理适应、学习基础和能力、认知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切性的教育教学方式,秉持平等的师生观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关心"和"关怀"、"负责"和"耐心"始终贯穿于其民族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可以为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超  刘献君  
通过对50名优秀高校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调查,归纳出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几个规律性特征:初入职的三五年是最佳成长期;在发展中获得成长;在确立发展方向中进行规划;在模仿中进行创造;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递进发展。高校教师发展项目要行之有效,应充分认识这些规律性特征,重视新教师入职教育,促成更多"敏捷的起跑者";引导不同群体找准各自的"关键突破口";让师生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用整体性发展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成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戚林  朱荣富  
中职优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学识水平。中职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互助,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个人努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伍莉娜  容汝佳  
博客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笔者通过创建和管理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博客,对Blog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悦伶  
笔者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年级3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其中5位同学的访谈,试图回答两个问题:大学生评判优秀英语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优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生们就以下三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英语教师的语言技能,二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三是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本文针对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学生认知角度找到关于优秀英语教师的标准,使教师思考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成为优秀英语教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青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体验,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成为我们转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王林发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优秀教师的评定和管理上的失误,以及教师自身专业认识上的偏差,优秀教师往往在"优后"出现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固化"现象。为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优秀教师的管理和激励,而优秀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内激外引"促进教师"优后"专业有更大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义中  
制度化缺失是维和行动迄今为止一直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因素 ,其对维和行动的发展造成了不同影响。冷战后的维和经验表明 ,实现制度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夫·戴  陈彦旭  
随着商业化、市场化与竞争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传统行为、职业定位与自身的效能都受到了挑战。教师的道德目标,教师的情感认同等素质对于成就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保持这种激情至关重要,而这也应该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的责任承担与教师的教学效能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充满激情地从事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就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校工作状态来看,教师作为教学领导,是无需证明也无需提醒之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是职责应当但须时时提醒之事;而教师作为课程领导,则是刚刚兴起却总在有意无意之间的事。对于处在变革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依然不改初心、执着探索的优秀教师来说,成为学校中的课程领导
关键词: 学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殷玉新  
以美国68名"年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新机会平等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美国"年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公平策略的32条一般条目进行分析,以探讨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公平策略。结果发现:优秀教师主要从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自由、差别对待不同学生、对"弱势"学生的适当补偿、保证学生的学习结果四个方面,开展公平的课堂教学。据此,对教师使用平等性原则、差别性原则、补偿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等策略实现课堂教学公平有所启示,以期有助于完善教师教育与培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炎军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英语母语学习环境,加之受汉语思维习惯的严重影响和干扰,很多学生对英语语言接受能力较差。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症结,归根到底还是没有英语思维造成的。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语言思维转换,这种思维转换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英语思维与教学研究》一书对高校英语思维培养和英语教学发展变革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作者通过对英语教学与语言思维、思维模式、中英语言思维差异等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英语教学和21世纪中国英语教学发展与变革等研究,从理论层面对英语思维与教学关系进行了探析。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汪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殊不知教师校本培训本身亦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编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现在教师培训方式中的一些尴尬,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将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活动为例,探索微课程在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纷繁复杂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既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种能力间的协调问题。所谓能力,通常认为是把知识成功地运用于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一般可分为感知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高级形态,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创造力虽然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但是,思维能力都是它的核心。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就成为不可逾越的重要任务。而教学过程在客观上也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问题只在于是否自觉地认识和运用。在教学中自觉地培养思维能力,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有思维理论的指导,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收到事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