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4)
2023(15604)
2022(13145)
2021(12193)
2020(10254)
2019(23805)
2018(23607)
2017(44496)
2016(24374)
2015(28004)
2014(28064)
2013(27560)
2012(26058)
2011(23592)
2010(23821)
2009(21570)
2008(21432)
2007(19106)
2006(16406)
2005(14868)
作者
(70421)
(59005)
(58788)
(56012)
(37627)
(28591)
(27060)
(23143)
(22625)
(21154)
(20068)
(20034)
(18752)
(18724)
(18390)
(18293)
(18171)
(17499)
(17093)
(16927)
(14773)
(14691)
(14547)
(13444)
(13380)
(13360)
(13249)
(13138)
(12074)
(11892)
学科
(105744)
经济(105638)
管理(66410)
(64466)
(51020)
企业(51020)
方法(47973)
数学(42805)
数学方法(42303)
中国(30212)
(29280)
地方(25699)
(25246)
业经(22610)
农业(19786)
(19410)
(19066)
(18919)
贸易(18904)
(18268)
理论(17862)
(16767)
金融(16764)
(16422)
银行(16381)
(15753)
财务(15699)
(15663)
财务管理(15656)
技术(15602)
机构
学院(346242)
大学(345463)
(139958)
经济(136782)
管理(130679)
研究(117347)
理学(111778)
理学院(110522)
管理学(108511)
管理学院(107874)
中国(88041)
(73306)
科学(70668)
(64465)
(58884)
(58718)
中心(55068)
(54126)
研究所(52919)
业大(51189)
财经(50828)
(47579)
师范(47061)
北京(46482)
(46147)
农业(45946)
(43461)
经济学(42713)
(42696)
技术(39743)
基金
项目(228646)
科学(178816)
研究(169766)
基金(162098)
(140298)
国家(139056)
科学基金(119365)
社会(105009)
社会科(99493)
社会科学(99468)
(92179)
基金项目(85229)
教育(81866)
(77048)
自然(76444)
自然科(74665)
自然科学(74643)
自然科学基金(73285)
编号(70804)
资助(67558)
成果(57552)
(52814)
重点(52197)
(50802)
课题(50440)
(47995)
创新(44775)
科研(43821)
教育部(43783)
大学(43500)
期刊
(155857)
经济(155857)
研究(102818)
中国(77158)
(53665)
学报(53123)
(50785)
教育(50576)
科学(48009)
管理(47831)
大学(40797)
学学(37891)
农业(36858)
技术(34896)
(33367)
金融(33367)
业经(26590)
财经(25354)
经济研究(24457)
(21721)
问题(20452)
(20202)
图书(17697)
技术经济(17074)
统计(16988)
(16427)
(16129)
理论(15896)
商业(15885)
(15397)
共检索到525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戚兴华  汪华侨  高久群  周云  郑华  宁黎  
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回顾,以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为切入点,分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布特征,探究优秀博士生的培养规律。在理性认识和有效利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以论文评选工作促进学校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构建多元互补、多层有序的博士生培养资助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体系优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孙莉  李艳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博士生培养的心得体会,借助NVivo 12.0软件,围绕“优秀博士生培养何以可能”这一核心问题,重点从博士生培养路径视角,系统挖掘了这些导师在培养理念和关注点上的个性经验和在指导方式、育人模式、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共性规律,并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中一些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潘武玲  
笔者回顾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5年来的总体情况,考查了这一活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指出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同时分析了在评选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积极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林梦泉  李恒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建树  丁辛  陆嵘  舒慧生  
选择纺织学科2003到2009年获选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导师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行业背景工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启德  郭述贤  侯卉  
本文通过对北京医科大学96届94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分析,评出1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的主要特征是在科学或技术上都有一定的探索性,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思路上有一定的开创性,并得到了新的而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结果。在未获奖的84篇论文中,约有80%的论文在不同层次上取得创造性成果,但创造性不够;还有约20%的论文是属低水平、低层次的论文。创造性不够的主要特征是: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因果关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其共性是尽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则温  陈智峰  张君  赵张耀  周煦炎  
通过分析调研资料,归纳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成功的主要因素,从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出发,探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易勇  戚巍  
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样本,从科学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揭示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及性别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准确认识并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则温  张君   陈智峰   赵张耀   周煦炎  
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学习方式、获国优论文年龄、发表学术论文、研究课题和参加学术交流等基本背景情况调研,探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青颖  
本文以1999年-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分布、机构分布、指导教师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博"的数量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息息相关;"优博"的各学科表现与学位授予规模并不完全直接相关;"优博"数量与学科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部分一级学科甚至表现为高度相关;高等学校是"优博"的绝对主体;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影响对"优博"的数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培养质量,建议如下: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教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水平;重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提升导师学术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2002年开始酝酿并提出的,2004年列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2年和2003年,教育部批准并资助27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启动了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讨会,27所高校研究生院的主要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维海   李树岳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识别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共同、典型特征构建群体画像模型,是甄选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服务有效教与学的新手段。基于1500份毕业博士样本,本研究构建出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群体画像,党员身份、父母高学历、高学习投入、高能力素养、学科竞赛获奖或获得综合性奖励是两类群体画像的共有特征,体育锻炼习惯、前置学校双一流、实习实践的经历是人文社科类优秀学位论文作者画像的独有特征,较好的家庭经济水平、高课堂投入、高协作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则是理工农医类优秀学位论文作者画像的独有特征。基于画像模型的发现,选拔优秀博士生需要认识到党员身份、获奖的信号作用和家庭资本、高学习投入的支持作用,培养中要重视非认知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统整融合,将课堂开设在广阔的大地上加强实践锻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永伟  徐飞  李淑敏  
根据1999~2011年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其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导师情况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试图探寻我国哲学学科优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存在问题,由此对我国人文社科类高级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伟  张彦通  赵世奎  
在对1999~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论文的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培养单位分布及指导教师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出优秀论文的多个特征,探究了优秀博士论文产生的规律,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