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0)
2023(8833)
2022(7271)
2021(7073)
2020(5682)
2019(12999)
2018(12665)
2017(23215)
2016(12894)
2015(15177)
2014(15253)
2013(14129)
2012(13027)
2011(11207)
2010(11712)
2009(10684)
2008(9630)
2007(8815)
2006(7612)
2005(6905)
作者
(31969)
(25933)
(25868)
(24904)
(16294)
(12685)
(12228)
(10162)
(9867)
(9794)
(8958)
(8653)
(8259)
(8015)
(7988)
(7917)
(7904)
(7579)
(7512)
(7416)
(6490)
(6212)
(6174)
(6139)
(6134)
(5959)
(5796)
(5773)
(5237)
(5216)
学科
(36019)
经济(35978)
管理(31377)
(26401)
(24958)
金融(24955)
(22697)
企业(22697)
(22532)
银行(22525)
中国(22250)
(21891)
(20382)
地方(14788)
理论(13054)
(12919)
(12472)
教学(12260)
方法(12174)
财政(11030)
业经(10983)
中国金融(10919)
教育(10231)
数学(9272)
(9252)
数学方法(9069)
(8807)
(8745)
财务(8723)
财务管理(8691)
机构
学院(158989)
大学(157226)
(53994)
经济(52235)
管理(50976)
研究(47329)
中国(43839)
理学(42101)
理学院(41520)
管理学(40495)
管理学院(40188)
(35404)
(33237)
科学(28076)
(27211)
(26640)
师范(26406)
中心(25622)
财经(24358)
(23379)
(22386)
(21787)
北京(21124)
师范大学(20453)
(19811)
技术(19622)
研究所(19458)
职业(18898)
业大(18748)
(18680)
基金
项目(96341)
研究(81180)
科学(73085)
基金(62722)
(51137)
国家(50503)
社会(46896)
社会科(44128)
社会科学(44116)
科学基金(43544)
(41960)
教育(40600)
编号(37524)
成果(33752)
基金项目(33377)
(32969)
课题(27551)
资助(25005)
(24773)
自然(24619)
自然科(23985)
自然科学(23982)
自然科学基金(23526)
项目编号(23082)
(22298)
重点(21797)
(21337)
(20879)
规划(20687)
大学(20629)
期刊
(66379)
经济(66379)
研究(55987)
中国(44765)
教育(39439)
(32161)
(30198)
金融(30198)
学报(20425)
管理(19266)
(18498)
大学(16921)
科学(16813)
技术(16170)
图书(14736)
学学(14097)
财经(12619)
职业(11619)
农业(11575)
书馆(11199)
图书馆(11199)
(10894)
业经(10740)
经济研究(10086)
财会(8912)
(8801)
论坛(8801)
(8512)
问题(8320)
理论(7744)
共检索到266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洪军  
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使命与传统文化独特的教化功能具有高度契合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当前国际形势、思政课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都决定思政课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中,绥化学院在教学路径探索上坚持做到五个结合,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雪秋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伟  熊坚  岳洪  
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漫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教育进路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亟须在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德技双馨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回应。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向度及现实困境,可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与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全面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秀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意义。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两者互补互动的教育功效。其次,需要注重内容对接与载体创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最后,需要发挥理性批判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蕴  
<正>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认为,文言文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文言文记载着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传达了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体现了传统思维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思政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程,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实思政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二者的融合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对二者的有效融合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安立华  李洋  刘琳  董景峰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本,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融合,达成育人目标。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理念恰当的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书与育人的效果,旨在为促进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亚东  
书名:《传统文化下的高校美育研究》作者:李琪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ISBN:978-7-5221-0109-5出版时间:2019年9月定价:40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累并沉淀了许多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可以增强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精神文化素养,熏陶净化人的心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相融合有助于激发二者的内生动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美育的正确指引作用,推动高校美育向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持续发展。由李琪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下的高校美育研究》一书,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美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