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8)
2023(6093)
2022(4983)
2021(4682)
2020(3817)
2019(8991)
2018(8430)
2017(16836)
2016(8570)
2015(9707)
2014(9495)
2013(9487)
2012(8569)
2011(7674)
2010(8068)
2009(8291)
2008(7427)
2007(6766)
2006(6163)
2005(5785)
作者
(23386)
(19454)
(19267)
(18300)
(12507)
(9232)
(8693)
(7565)
(7363)
(6927)
(6501)
(6488)
(6248)
(6096)
(6015)
(5971)
(5713)
(5706)
(5567)
(5329)
(4805)
(4793)
(4444)
(4372)
(4339)
(4330)
(4326)
(4134)
(3898)
(3898)
学科
(36265)
经济(36210)
(35899)
(34307)
企业(34307)
管理(32504)
(25319)
金融(25319)
(22510)
银行(22506)
(21819)
方法(17827)
(17693)
中国(16122)
(14737)
财务(14721)
财务管理(14704)
数学(14449)
数学方法(14347)
企业财务(14291)
(12637)
中国金融(10957)
业经(10298)
理论(8586)
(8465)
(7910)
地方(7636)
体制(7596)
(6886)
(6271)
机构
大学(125648)
学院(125015)
(55610)
经济(54521)
管理(51467)
理学(44709)
理学院(44359)
管理学(43823)
管理学院(43614)
中国(37612)
研究(36360)
(30224)
(24821)
财经(24156)
(22008)
中心(19125)
(18679)
财经大学(18529)
科学(18480)
金融(18317)
经济学(18269)
(17508)
(17250)
(17011)
银行(16633)
经济学院(16448)
商学(16163)
商学院(16047)
北京(15631)
(15569)
基金
项目(77676)
科学(62753)
基金(59411)
研究(57864)
(49997)
国家(49549)
科学基金(44410)
社会(39179)
社会科(37333)
社会科学(37327)
基金项目(31451)
(28969)
自然(28161)
自然科(27581)
自然科学(27576)
自然科学基金(27155)
教育(26450)
资助(24659)
(23935)
编号(22861)
成果(19094)
(18093)
重点(17272)
(16886)
教育部(16528)
人文(16358)
国家社会(16324)
(15847)
创新(15633)
(15576)
期刊
(58205)
经济(58205)
研究(38354)
(30389)
金融(30389)
(26712)
中国(22217)
管理(20477)
学报(15516)
科学(15175)
财经(13346)
(13064)
大学(12676)
学学(12222)
(11258)
经济研究(9465)
教育(8806)
技术(8419)
业经(8267)
财会(8087)
农业(7551)
问题(7254)
会计(7144)
理论(6922)
(6151)
实践(6098)
(6098)
国际(6097)
技术经济(5721)
现代(5656)
共检索到19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昊  
以1998年至2006年5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修正的S-M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检验了优序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时首选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这一结论并不支持优序融资理论。通过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低杠杆和大规模公司的内源融资量与财务赤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杠杆和小规模公司的内源融资量与财务赤字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发现,低杠杆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要大于高杠杆公司,大规模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要大于小规模公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屈耀辉  傅元略  
依据Myers(1984)、Myers和Majluf(1984)的分析,公司存在这样一个融资顺序:留存收益、债务融资、权益融资。中国目前广泛流行“股权融资偏好”的观点,即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应变量可以排序的特点,文章所做的研究却发现,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顺序而言,样本总体上是支持优序融资理论(the peckingorder theory),但分类分析则发现,优序融资理论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的说法均得不到完全的支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刘淑莲  
本文以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构建现金持有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均值回归模型与局部调整模型,针对我国675家上市公司在1999~2013年样本区间内的经验研究表明:(1)从静态的角度来说,相对于静态权衡理论来说,现金持有行为的优序融资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2)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存在均值回归现象,说明公司可能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3)从动态的视角来看,相对于优序融资理论,现金持有行为的静态权衡理论与动态权衡理论均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总之,由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改进,现金持有行为的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健男  
一直以来,对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股权融资现象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感性认识,经验分析和理论解释并不多见。本文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过度股权融资进行了合理界定,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并通过建立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融资决策模型,对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据此分析了导致过度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祥建  徐晋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现有的研究往往把股权再融资偏好主要归因于融资成本、企业资本规模、自由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特征。基于大股东控制权隐性收益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并认为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股东可以通过“隧道行为”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本文以1998 ̄2002年间的配股公司为样本,分别从投资效率、大股东资源侵占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价值效应3个方面考察了大股东的掠夺行为,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之后大股东通过各种“隧道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凭借对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廖恒  崔思佳  
如何合理配置自由现金流一直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上市公司高额的现金持有在制造行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理论上对此类现象的动因进行分析,委托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均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为进一步探究当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的理论趋向,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以2008—2013年拥有完整财务数据的8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持有的现金额及高现金额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量与其后续三年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且该类公司处于过度投资状态,从而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目前持有大量现金的行为更符合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研究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卫华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燕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西方企业优先偏好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即所谓的优序融资理论。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不符合该理论,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后发现,我国当前特殊的资本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制度性因素影响,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冬青  宋逢明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行为。本文基于现金流量表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内部融资的相对偏好程度。研究发现,2000年上市的公司在2000~2003年的融资行为和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在1998~2003年的融资行为都不支持股权融资偏好,除个别年份外,在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中,内部融资或者借款融资高于股权融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桂琴  
同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企业盛行债务融资不同,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是我国特定的融资环境。本文以融资环境为背景,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定的融资环境, 得出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在既定的融资环境下, 做出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以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朝着理性化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王璐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均可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作用,但只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或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显著地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后仍然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伟  
本文分别以董事长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以及教育背景这些个人特征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以及当董事长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董事长越更多地利用外部融资而不是内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弱;而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董事长越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有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光正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过度融资行为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诱发了股市“泡沫”,已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融资行为及其成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蔚利芝  郭淑娟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77家上市公司2011~2014年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综合绩效指标,并实证研究银行借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都能促进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而银行借款对上市公司绩效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合理调整融资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盖锐  熊发礼  
对2000~2004年期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按照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对每种再融资方式对其财务绩效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并对其均值差进行了T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再融资将会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财务绩效指标下滑,尤其是以发行新股方式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下滑更为明显。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了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关的结论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