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1)
- 2023(6229)
- 2022(4985)
- 2021(4897)
- 2020(3907)
- 2019(9159)
- 2018(8907)
- 2017(17043)
- 2016(9430)
- 2015(11015)
- 2014(11188)
- 2013(10508)
- 2012(9134)
- 2011(8210)
- 2010(8492)
- 2009(7429)
- 2008(6997)
- 2007(6143)
- 2006(5408)
- 2005(4748)
- 学科
- 济(35165)
- 经济(35143)
- 管理(24086)
- 业(21672)
- 方法(18421)
- 企(18201)
- 企业(18201)
- 数学(16932)
- 数学方法(16386)
- 农(9913)
- 中国(9668)
- 理论(8844)
- 教育(8318)
- 业经(7870)
- 制(7487)
- 教学(7391)
- 财(6475)
- 技术(6467)
- 农业(6347)
- 地方(6055)
- 学(5937)
- 贸(5691)
- 贸易(5688)
- 易(5547)
- 研究(5067)
- 学法(4894)
- 教学法(4894)
- 银(4845)
- 银行(4835)
- 和(4778)
- 机构
- 学院(131659)
- 大学(123132)
- 管理(48255)
- 济(46077)
- 经济(44733)
- 理学(41722)
- 理学院(41319)
- 管理学(40136)
- 管理学院(39937)
- 研究(39577)
- 中国(27617)
- 京(25958)
- 科学(24287)
- 技术(21917)
- 财(20744)
- 职业(20591)
- 江(20254)
- 所(18951)
- 业大(18625)
- 农(18321)
- 中心(17740)
- 研究所(17167)
- 范(16980)
- 师范(16801)
- 州(16798)
- 财经(16607)
- 北京(16311)
- 技术学院(15697)
- 经(15072)
- 院(15030)
- 基金
- 项目(87687)
- 科学(68704)
- 研究(67623)
- 基金(59652)
- 家(51352)
- 国家(50893)
- 科学基金(44099)
- 社会(39156)
- 省(38352)
- 社会科(37048)
- 社会科学(37035)
- 教育(36046)
- 划(31275)
- 编号(30898)
- 基金项目(30394)
- 自然(28734)
- 自然科(28121)
- 自然科学(28116)
- 自然科学基金(27568)
- 资助(26011)
- 成果(23930)
- 课题(23306)
- 重点(20511)
- 年(19667)
- 发(19113)
- 创(18952)
- 部(18582)
- 项目编号(17801)
- 创新(17444)
- 规划(17349)
共检索到186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丽君 张瑶祥
高职提前招生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选拔功能异化、评价标准窄化、技能测试泛化等现象,对招生考试的公平与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建议从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以专业培养的内在需求为依据确定提前招生专业,二是建立以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三是完善以适应性为目标的多样化职业技能测试机制。
关键词:
高职提前招生 “三化”现象 公平与效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受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招什么人、怎么招?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学生智力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单独招生考试的若干选择模式及保障制度。
关键词:
高职 单独招生 模式 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盛静茹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历时十余年之久的高校自主招生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调整。使这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的制度变革有了新的不确定性。为此,通过对十几年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实践模式及路径选择的梳理,分析其运行中的各种利弊,强调依法按章、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抑强扩底、强化监管等改革理路,形成高校主导,政府监管、社会参与、信息公开的自主招生的机制性安排。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实践模式与路径 改革理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静 杨偲艺 蒋丽华
文章阐述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模式,分析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存在的招生选拔模式过多、生源面向狭窄,考试结构不合理、选拔侧重有偏差,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志愿投档过于传统、考生选择面较小的问题,进而从整合招生模式、扩大生源面向,优化考试结构、加大选拔侧重,提高选拔标准、提升生源质量,革新志愿投档、提高录取机会四方面提出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对策建议,探索建立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人才选拔体系。
关键词:
高职 分类考试招生 招生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瑶祥
影响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有:招生生源对象的"定向性"、结对挂钩方式的"市场性"和招生专业安排的"泛化性"等。促进中高职贯通招生公平要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一是进行院校分类,明确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二是注重区域均衡,统筹中高职贯通招生结对挂钩方式;三是严格专业分类,统一制订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四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制定五年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星华
高职自主招生,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高职自主招生改革始于2005年,有3所上海高职院校参与试点。2006年教育部批准9所试点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明亮 胡殿宇 苏东民
高职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在概述高校大类招生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理念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分流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等实施路径,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大类招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调整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成效的统计反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佩国
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推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会考成绩引入,文化考核划线,素质考核排序"的单独招生考试多元选拔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 多元选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炜
高职院校在招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考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五年制转入、免试升学等主要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在招生计划、选拔模式、选拔内容、选拔方式和招生改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问题应积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优化招生选拔模式,合理确定考试评价内容,推进高职院校招生模式不断走向科学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招生模式 现实问题 改革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晶晶 和震
百万扩招是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战略之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伴随生源多样化与需求差异化而来的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教学形式与培养模式的调整需要。在这一转型进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易受到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的路径依赖性影响,还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同形性而阻滞教学形态转型,降低质量建设效率。因此还需进一步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叠加性优势,完善育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做强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优势,构建因材施教式的弹性化培养方式;突出终身学习的发展性优势,推行资源整合利用的在地化教育模式,保障质量型扩招要求的落地落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颖哲 梁榕
有效的招生宣传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实践具有盲目性,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招生宣传实践的理论归属在何处,如何提高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值得探索的课题。如果把招生宣传工作看作是有特定受众对象的传播活动,那么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所揭示的线性传播的五大要素,就可以为招生宣传过程要素的把握和构建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从传播学与招生宣传实践的理论联系为出发点,对招生宣传的过程要素进行分析并构建,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招生宣传 拉斯韦尔“五W”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长学制在贯通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必须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四按"为要素,创新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专业面向,在提升培养质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高考 招生 就业 协同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