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
- 2023(440)
- 2022(376)
- 2021(434)
- 2020(361)
- 2019(842)
- 2018(844)
- 2017(994)
- 2016(971)
- 2015(1138)
- 2014(1162)
- 2013(945)
- 2012(833)
- 2011(793)
- 2010(893)
- 2009(737)
- 2008(709)
- 2007(651)
- 2006(578)
- 2005(582)
- 学科
- 教育(3054)
- 中国(2935)
- 高等(1976)
- 理论(1912)
- 学校(1459)
- 教学(1284)
- 管理(1284)
- 高等教育(1039)
- 学法(861)
- 教学法(861)
- 技术(763)
- 学理(740)
- 学理论(740)
- 济(701)
- 经济(699)
- 职业(667)
- 职业技术(658)
- 技术学校(616)
- 高等职业(606)
- 研究(546)
- 革(518)
- 改革(502)
- 政治(501)
- 思想(498)
- 德育(483)
- 思想政治(483)
- 政治教育(483)
- 治教(483)
- 学(438)
- 发(409)
- 机构
- 大学(10773)
- 学院(10002)
- 教育(5634)
- 研究(4501)
- 职业(3178)
- 范(3100)
- 师范(3092)
- 京(2898)
- 技术(2747)
- 师范大学(2534)
- 科学(2387)
- 职业技术(2241)
- 技术学院(2097)
- 北京(2073)
- 所(2069)
- 江(2049)
- 教育学(1926)
- 管理(1926)
- 研究所(1838)
- 院(1707)
- 中国(1628)
- 州(1607)
- 济(1605)
- 理学(1579)
- 中心(1567)
- 理学院(1535)
- 经济(1490)
- 研究院(1474)
- 教育学院(1454)
- 高等(1452)
共检索到1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维方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分布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导致社会出现结构性失业。为此,我国应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从开展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加强评估结构和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入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施高等教育的科学分层分类。
关键词:
优化 高等教育结构 分层 分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梅
美国主要是通过明确层次 ,合理分工 ,促进层次优化 ;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作用 ,促进整体优化 ;竞争与协同有机结合 ,实现系统功能的协同放大 ;增强系统的开放性 ,促进系统的自我优化等策略 ,实现其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优化的。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整体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必须关注整体“质”的提升,实现系统优化▲要克服“结构趋同化”倾向,“错位”的高校不可能有高质量产品▲高校定位应把握好“能级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政府要着重发挥“规划导向、评价导向、投入导向”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校分层 社会阶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生榴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困难和缺乏兴趣等问题。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基础、专业以及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目标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仍旧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缪文卿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缺一不可。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彼此既分殊又统合,二者经由关系调适耦合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是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的综合运用。整体性思维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边界相对清晰、构成要素多元和构成层次繁复的社会子系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用以分析、研判高等教育本质和现象的方法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整体性思维的统摄有助于弥合"学科与领域之争",有助于统合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整体性思维 抽象性思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刚
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中居于核心和首要地位,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先导性因素。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的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观念创新整体化取向的主要原因。树立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加强创新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互动与对话,实现三级教育观念创新的整合,构建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进行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化策略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观念 创新 整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毓灵
当今,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大大加快,智力资源已成为最宝贵的财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们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干部队伍素质同经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为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成人高校象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地发展起来。短短几年时间,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管理干部院校一百六十多所,它们各有特色,已经并且正在为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本文吸收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过去的整体论方法”,特别关注“变革与稳定”的整体历史方法论,在总结分析国外经典的解读高等教育变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四要素环绕互动型”的解释框架。这一框架将“知识”、“国家”、“社会”、“市场”作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四大基本要素,利用“四要素”所具有的超越历史、地域和时代的普遍解释力,构建能够说明高等教育变迁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变迁 解释框架 影响要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新立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进行重点建设,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方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重点建设是在资源相对不足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重点建设的方针,必将有力地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会为应对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一、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为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1954年原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黎 刘元芳 霍尔斯特·赫磊
本文对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分类情况和历程做以介绍,概括了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分层和分类的若干特点,并提出了对中国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德国 高等教育机构 分层和分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俞蕖
本文对英国、美国和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分层结构进行深入比较发现,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期的国家干预是形成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分层结构的根源所在,而重要时机促发的国家抉择决定了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分层变迁的走向,并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分层结构产生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层级 国家干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原则,讨论了当前的重要关系变量和未来工作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设要面向新发展格局,关注城乡、产业的人口变化和结构需求,巩固以本质特征为基础的内涵发展,重视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影响,着力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并具体以"理论型、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框架来制度性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基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属性和功能的新发展,可以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院校分为学术类、专业类和职业类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大学和学院两个层次,即授学术性学位的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授专业性学位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学院,授职业性学位的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按上述分类框架调整国内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实施上述分类框架的关键在于公共资源分配法制化,建立有效的区域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打通学生升学、转学的壁垒,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将越来越精确的量化数据用作高等院校分类,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给高等院校分类的主体有三个,一是政府,为了分类管理;二是高等院校,为了分类发展;三是市场和传统文化等因素左右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障社会利益。政府主管部门从宏观的视角分类,不同的教育模式组合决定着不同的院校类型;院校从微观的视角分类,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决定院校的类型;社会从效果检验的视角作市场分类,院校服务面向与市场评价也决定院校的类型。三个视角综合,完成院校在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体系和市场中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