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
2023(683)
2022(479)
2021(521)
2020(385)
2019(871)
2018(895)
2017(1108)
2016(950)
2015(1008)
2014(1038)
2013(771)
2012(651)
2011(628)
2010(700)
2009(500)
2008(503)
2007(467)
2006(409)
2005(329)
作者
(1738)
(1431)
(1408)
(1385)
(918)
(683)
(666)
(629)
(547)
(535)
(500)
(468)
(461)
(459)
(458)
(424)
(422)
(421)
(417)
(410)
(386)
(380)
(361)
(350)
(343)
(342)
(331)
(326)
(313)
(311)
学科
教育(3680)
中国(1731)
教学(1519)
思想(1395)
政治(1387)
思想政治(1374)
政治教育(1374)
治教(1374)
德育(1370)
理论(1196)
(983)
管理(983)
经济(982)
高等(663)
学法(654)
教学法(654)
计算(629)
算机(624)
计算机(624)
机化(619)
计算机化(619)
数学(601)
方法(584)
学理(579)
学理论(579)
研究(573)
数学方法(563)
学校(539)
(523)
(508)
机构
大学(9697)
学院(8749)
教育(4299)
研究(3229)
(2915)
师范(2907)
师范大学(2323)
(2202)
职业(2067)
技术(1988)
科学(1946)
管理(1925)
理学(1664)
理学院(1634)
教育学(1620)
(1580)
北京(1571)
(1551)
管理学(1508)
管理学院(1497)
经济(1464)
职业技术(1377)
中国(1367)
(1356)
(1332)
中心(1330)
技术学院(1301)
研究所(1248)
(1180)
教育学院(1139)
基金
项目(5604)
研究(5550)
教育(4523)
科学(4501)
基金(3027)
编号(2970)
成果(2885)
社会(2762)
课题(2751)
(2734)
(2636)
社会科(2533)
社会科学(2533)
(2467)
(2447)
国家(2408)
科学基金(1938)
项目编号(1828)
规划(1824)
(1817)
大学(1760)
研究成果(1745)
年度(1676)
(1598)
重点(1503)
(1442)
(1438)
阶段(1436)
(1413)
高校(1401)
期刊
教育(8687)
研究(4586)
中国(4531)
职业(2275)
技术(1703)
(1498)
经济(1498)
高等(1429)
成人(1300)
成人教育(1300)
高等教育(1226)
技术教育(1215)
职业技术(1215)
职业技术教育(1215)
大学(1209)
学报(1052)
管理(821)
教研(792)
高教(792)
(787)
学学(735)
科学(713)
(638)
论坛(638)
农业(631)
(583)
发展(536)
(536)
远程(531)
远程教育(531)
共检索到15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卫平  李泽泉  刘志敏  
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应用型高校,全面改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强化应用型高校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考核,推动地方开展高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产教融合是新技术革命和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如何适应新时代和新矛盾,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投入入手,揭示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助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崛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和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抹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军  刘慕丹  齐旭高  刘伦斌  段习贤  
对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解析《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成都宣言"基础上,将评教指标优化为教育通用指标、学科共用指标和学校特定指标三个层次并细化了教育通用指标。根据重构后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对新时代学生评教提出以德育指标促进学生评教的发展性、以思政指标强化学生评教的文化性、以教师仪表教态指标体现学生评教的引导性、以剔除无法考量的指标来突出学生评教的操作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葛传勇  
教育经费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物质支撑,教育经费投入需要依据科学的标准。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为制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入标准、为编制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入预算、为筹措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资金提供基础的测算方法和技术支持。对基本建设投入进行增量(或新建)投入、存量(或重建)投入分类是构建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的基础。增量投入应按照一次性到位原则列入投入标准,存量投入应按照总现值平均折旧原则列入投入标准,投入标准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规定的数量标准及当前市场价格标准确定。对样本单位的测算结果初步证实了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的实用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肩负神圣的使命。应加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洪  高林  杨冰  
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批优秀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已是不远的未来。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产生、特点及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我国一般性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艳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现状和问题,应运用经济学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和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完善教育投资评价监督机制,控制高校银行贷款规模,防范高校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宫法明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分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把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根本,坚持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方针,将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主动适应时代新变化,制定新战略、新部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必须对大学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审视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大学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 ,应该承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重视人的自我完善、生命价值以及终极关怀 ,直面人类处境的有限性与其理想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 ,最终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必须关注整体“质”的提升,实现系统优化▲要克服“结构趋同化”倾向,“错位”的高校不可能有高质量产品▲高校定位应把握好“能级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政府要着重发挥“规划导向、评价导向、投入导向”功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冰蓝   周丽萍   岳昌君  
本文基于大学本科生能力增值贡献的视角,利用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探讨高等教育投入五要素对人工智能时代本科生核心能力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核心能力存在趋同性现象,学术优势居中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多项核心能力增值上处于落后水平;(2)高校依然是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的主阵地,其中课程教学是高校形塑大学生核心能力最为重要的实践要素,尤其是跨学科课程,对创新创造等高阶核心能力贡献显著;(3)高校投入要素对不同核心能力增值的贡献程度存在院校差异,“双一流”高校的院校净贡献低于高职高专等院校,然而其学生更为优越的个人和家庭等先赋特征贡献掩盖了这一事实。建议从高校的分类管评、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学生获得适应新技术要求的高阶思维和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诚  华章琳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面临劳动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相脱节、劳动教育内容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效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相脱节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从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以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多元化化成长、聚焦劳动教育成效以达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对2000-2013年我国省际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投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均GDP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存在着较大的省际差距,但是差距的变化总体呈现出波动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教育投入的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事业费存在着充足的投资弹性,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是促进省际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永安  
<正>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职业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教育,有了比较明确的政策导向与发展定位。应用型高等教育受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缺失等影响,存在办学定位不准、定位定力缺乏、盲目往高攀升、与职业型高等教育边界模糊不清等问题。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定位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对标高质量发展,锚定“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定位,将“应用型”类型定位与特质全方位、有机融入到办学治校、大学职能的各个体系中,构建包含思政工作、学科、专业、教学、教材、管理、质量保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应用研究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融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学研究、智库咨询、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区域行业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突出区域性面向、在地国际化特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落实这些发展定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绪红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目标,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的新的目标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已成为综合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