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0)
2023(5181)
2022(4135)
2021(3724)
2020(3215)
2019(7144)
2018(6989)
2017(12807)
2016(7383)
2015(8173)
2014(8441)
2013(8348)
2012(7917)
2011(7109)
2010(7461)
2009(6948)
2008(6934)
2007(6328)
2006(5915)
2005(5379)
作者
(22112)
(18316)
(18193)
(17608)
(11873)
(8943)
(8359)
(7173)
(7051)
(6947)
(6754)
(6217)
(6152)
(5985)
(5865)
(5724)
(5665)
(5647)
(5500)
(5397)
(4982)
(4613)
(4579)
(4408)
(4359)
(4227)
(4154)
(4143)
(3872)
(3714)
学科
(35027)
经济(34997)
(17825)
管理(16969)
(13183)
企业(13183)
地方(13057)
(11848)
方法(11078)
业经(10263)
中国(9079)
产业(8716)
农业(8315)
数学(8107)
数学方法(7931)
(7082)
地方经济(6689)
(6671)
理论(6055)
技术(5434)
结构(5380)
(5071)
环境(4895)
(4859)
(4704)
(4552)
农业经济(4487)
(4169)
银行(4163)
(4083)
机构
学院(106668)
大学(102320)
(40222)
经济(39219)
管理(38530)
研究(38454)
理学(31986)
理学院(31536)
管理学(30833)
管理学院(30620)
中国(28268)
(25199)
科学(24950)
(23330)
(19456)
(18875)
(18624)
中心(18083)
研究所(17536)
(17442)
师范(17266)
(15995)
(15815)
业大(15405)
农业(14522)
(14152)
财经(14026)
北京(13823)
师范大学(13766)
(12285)
基金
项目(68671)
科学(54124)
研究(50445)
基金(47543)
(41240)
国家(40867)
科学基金(35090)
社会(32165)
(30972)
社会科(30637)
社会科学(30629)
基金项目(25453)
(23579)
教育(22204)
自然(22173)
自然科(21526)
自然科学(21523)
自然科学基金(21150)
编号(20209)
资助(20117)
(17619)
重点(15841)
成果(15697)
课题(15632)
(14694)
发展(14408)
(14187)
(13996)
(13648)
创新(13120)
期刊
(55465)
经济(55465)
研究(31378)
中国(24157)
(18052)
学报(15769)
科学(15531)
管理(14976)
(13114)
教育(12622)
农业(12472)
大学(11843)
业经(11312)
学学(10994)
技术(10222)
(9391)
金融(9391)
(7593)
经济研究(7341)
问题(7316)
资源(6755)
财经(6423)
(6301)
旅游(6301)
(6301)
(6246)
(5743)
商业(5642)
图书(5515)
科技(5247)
共检索到17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雄  
现代中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空间依存性。中药生产过程既是人们的劳动生产过程,也是药物的自然生产过程,中药的品质和功效对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鲜明的选择性。特殊的自然条件和适宜的技术工艺生产出地道的高品质药物。文章以长江上游为例,提出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产业,这既是国家产业布局的重要内容,又是区域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劲松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瑞平  王锡桐  
生态屏障是一个地域和功能概念,是指位于特定区域的具有良性生态功能的巨型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屏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系统,同时又是下游区域生态环境的"过滤器"、"净化器"和"稳定器"。不同地域建成的生态屏障,其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异的。建设生态屏障,不能局限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还应包括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局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还应包括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本文在深入探讨生态屏障的涵义、功能和特性基础上,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体系至少应包括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小的水土流失和优质水源,并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立力  孙畅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指标,对长江上游各地区36个二位数工业门类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测度;同时,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4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扈万泰  翟长旭  周涛  
以重庆市主城区滨江路为例,对长江上游城市滨江地带规划与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已建滨江路规划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和改进城市滨江路建设水平的若干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王渺林  
研究长江洪水和水资源问题,对于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长江上游流域16个主要控制站径流观测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金沙江流域径流微弱增加外,其他流域径流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岷江流域高场、横江流域横江、沱江流域李家湾、嘉陵江流域小河坝、武胜、北碚等站的径流显著减少,长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寸滩站径流则微弱减少。针对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长江上游的7个区间,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最后应用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长江上游寸滩站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璐  李继龙  陈大庆  倪朝晖  李小恕  
本文基于Arcview GIS平台,对长江上游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理化因子、生物环境、沿江水工建筑等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为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致使与之高度相适应的各种鱼类资源衰退,地理分布受到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昌志  刘兴年  曹叔尤  何文社  张之湘  
四川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 ,将大力进行开发。根据四川境内的四大河流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资料 ,经初步分析 ,认为水土流失与河道泥沙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者成正相关态势。然后 ,进一步探讨了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在阻挡流失水土进入长江主河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表明 ,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阻拦了流失水土进入长江河道 ;与此同时 ,水利工程 ,如电站、水库等的库容却大大减少 ,降低了工程效益发挥 ,缩短了使用年限。在此基础上 ,还探讨了控制水土流失 ,大力开发四川水力资源和进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措施。在四川水力资源开发过程中 ,对四川 ,对整个长江流域 ,必须工程效益和生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勇  曾江  
本文基于当前长江上游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效益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以长江上游具有代表性的泸州市为例,分析了其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金融资源投向不均衡以及长江水资源污染严重的现状,明确了金融资源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金融在支持长江上游绿色经济中存在的多种缺失,提出了以金融支持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淑萍  
毁林开垦、陡坡耕种是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将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退耕还林,是阻止生态进一步恶化,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涉及的不只是耕地转为林地的土地利用形式的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小芳  赵宇鸾  李秀彬  薛朝浪  夏四友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如何促进国土空间有序、适度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三生功能"视角,通过熵权法和功能评价分析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并利用空间功能比较优势指数、系统聚类等方法,探讨其国土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城市群"三生功能"呈"少强多弱"的特征,空间上城市生产、生活功能测度值自核心城市区向外围区域呈递减的趋势,且低值区总体成片分布;(2)生态功能测度值自核心城市向外围区域总体呈递增的趋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经济发展矛盾明显;(3)将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划分为4种优势功能区,并提出了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恺宁  
过去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析一般是基于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的经济格局来划分,这种划分是与既定的区域级差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方针都要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缩小。长江流域横跨东中西部各省市,并且各省市又分属于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协作区,粮食和工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与其他地区相区,长江流域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水能丰富,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是平原地形,河网密布,农业种植条件优越,粮食的商品化程度高,进而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近年的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动工也刺激了长江产业带的发展。本文从长江流域这一角度,探讨区域间的产业布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