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3)
2023(4655)
2022(3571)
2021(3514)
2020(2556)
2019(5922)
2018(5533)
2017(10358)
2016(5490)
2015(6130)
2014(6036)
2013(5827)
2012(5289)
2011(4702)
2010(4779)
2009(4395)
2008(4376)
2007(3903)
2006(3670)
2005(3604)
作者
(14724)
(11955)
(11821)
(11534)
(7531)
(5554)
(5433)
(4772)
(4466)
(4303)
(4147)
(4100)
(3825)
(3776)
(3766)
(3703)
(3528)
(3450)
(3442)
(3217)
(3038)
(2858)
(2826)
(2800)
(2796)
(2777)
(2616)
(2589)
(2382)
(2327)
学科
(17208)
银行(17063)
(15850)
(15539)
经济(15513)
(15153)
管理(13988)
(11580)
(9571)
制度(9567)
业务(9534)
(9522)
企业(9522)
(9462)
金融(9461)
银行制(8373)
中国(7430)
(6322)
体制(5771)
方法(5610)
(5278)
(4941)
数学(4874)
业经(4790)
数学方法(4741)
地方(3794)
农业(3563)
教育(3114)
理论(3028)
(2819)
机构
学院(66102)
大学(65258)
中国(27019)
(25094)
经济(24330)
管理(24101)
研究(21751)
(19339)
理学(19152)
理学院(18936)
管理学(18635)
管理学院(18505)
银行(18503)
(17158)
(16010)
(14017)
中心(12348)
(12074)
科学(11648)
财经(11580)
(11287)
(10598)
(10385)
(10343)
(10167)
金融(9995)
人民(9833)
北京(9082)
研究所(9047)
财经大学(8857)
基金
项目(40725)
科学(31756)
研究(31611)
基金(28703)
(24369)
国家(24121)
科学基金(20922)
社会(19707)
社会科(18654)
社会科学(18646)
(16094)
教育(14949)
基金项目(14564)
(13469)
编号(13416)
自然(12673)
自然科(12387)
自然科学(12387)
自然科学基金(12168)
资助(11733)
成果(11085)
课题(9767)
重点(9120)
(8886)
(8858)
(8692)
(8673)
(8629)
项目编号(8596)
(8446)
期刊
(31153)
经济(31153)
(26487)
金融(26487)
研究(26020)
中国(20114)
(12707)
(11232)
教育(9961)
管理(9960)
学报(9551)
科学(8066)
大学(7905)
学学(7250)
财经(6076)
技术(6013)
农业(5713)
业经(5106)
(5055)
理论(4942)
实践(4627)
(4627)
经济研究(4610)
农村(4530)
(4530)
会计(3945)
(3761)
论坛(3761)
图书(3729)
职业(3483)
共检索到126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琛  马鑫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行稳致远的必要条件。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普遍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实践表明,作为公司治理重要一环,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在防止内部人控制、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克俭  卢丹  
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是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监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实监事会职能,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对于民营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伟东  
监事会是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农村合作银行的正常、合规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有效发挥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职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制度运行中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监事会制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跃军  
监事会的有效运行对促进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积极保障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思路,持续完善监督方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为邮储银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监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机构,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是一项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需要处理好几组关系。监事会本身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莉  张同建  孔春丽  
监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关联是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一项主要特征。基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调查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揭示了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内部机理,发现政治关联在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中尚未发生作用,指出监事会治理应充分激活政治关联的价值,同时提出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改进策略。研究表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仍处于虚置状态,需要以政治关联为平台促进各项监事会治理策略的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飞  徐炜  
我国上市银行近年经营管理水平虽然得到较大提升,但在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仍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源于组织结构中的监事会治理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正是从监事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做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辉城  徐琪  
自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机制的监督作用备受争议。为了验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是否会受到监事会的影响,以我国非上市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监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对独立董事抑制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非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在监事会规模较大和监事会独立性较强的样本中,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范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两个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啸宇   黄高峰  
<正>国有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体系是防控重大风险的重要一环。本文探讨了监事会联动纪委、内审工作强化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梳理三者职能,确定联动的具体领域,并结合有关制度规定及工作实际构建监事会相关联动机制,助力监事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有效防控重大金融风险,推动国有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勇文  
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之一,是降低代理成本、分权制衡和公司自我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学习借鉴监事会制度理论基础、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监事会制度的必然性,探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其治理功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成凤  
本文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失效的成因,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监事会和董事、经理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提出了降低董事、经理违规概率的措施以及提高监事监督动力和效果的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敏  
从《公司法》及《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出发 ,在对公司内设机构的监事会的理论、立法与实践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从公司股权结构、人员及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的建立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 ,为公司监事会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波  
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制度经过了三个演化阶段,其制度优势明显。但在实践运作中出现的职权抽象,权、责不协调,权、能不协调等问题使得监事会的监督出现失效,这既需要强化理论底蕴,克服路径依赖,构建配套制度,又需要借鉴国外监事会制度的经验,进行监事会的职能重塑与制度优化,确保国有公司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上功能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课题组  
监事会监督具有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特点,是对国有资产全过程的监督。日常监督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企业总部,还应包含重要的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鉴于监事会人员数量的限制,在立足全面监督的同时,必须突出重点,确定重点监督的子企业和内容,保证监督的实效性。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宏观经济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文斌  
一是推进监管联动。监事会监督是出资人监督的重要形式,监事会工作是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监事会主动融入国资监管大局,在信息沟通、业务协同、成果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出资人统筹监督管理的体制优势逐步显现。下一步,监事会将着力推进"监管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协同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