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
- 2023(156)
- 2022(107)
- 2021(87)
- 2020(62)
- 2019(154)
- 2018(153)
- 2017(284)
- 2016(178)
- 2015(175)
- 2014(175)
- 2013(151)
- 2012(149)
- 2011(113)
- 2010(135)
- 2009(125)
- 2008(126)
- 2007(108)
- 2006(78)
- 2005(66)
- 学科
- 济(770)
- 经济(769)
- 管理(605)
- 业(509)
- 方法(442)
- 数学(428)
- 数学方法(427)
- 企(414)
- 企业(414)
- 财(271)
- 中国(243)
- 资源(227)
- 务(210)
- 财务(203)
- 财务管理(203)
- 企业财务(201)
- 农(171)
- 和(153)
- 制(148)
- 地方(145)
- 融(134)
- 金融(134)
- 业经(133)
- 农业(128)
- 环境(128)
- 银(125)
- 银行(125)
- 行(117)
- 土地(113)
- 发(108)
- 机构
- 大学(2292)
- 学院(2222)
- 济(1072)
- 经济(1054)
- 管理(1034)
- 理学(902)
- 理学院(896)
- 管理学(889)
- 管理学院(885)
- 研究(634)
- 中国(489)
- 财(486)
- 京(420)
- 财经(404)
- 经(378)
- 经济学(370)
- 科学(357)
- 中心(343)
- 业大(339)
- 经济学院(339)
- 财经大学(311)
- 农(309)
- 江(298)
- 经济管理(290)
- 范(267)
- 商学(263)
- 师范(262)
- 商学院(261)
- 州(259)
- 所(257)
共检索到3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建勇,吴文强
我院是以收治传染病及结核病、肿瘤病为主的专科医院,15年前,由军区综合性中心医院撤编组建而成。长期以来,摊子大、设施陈旧老化的高消耗、低效率状况,使有限的后勤保障资源宏观不足、微观浪费。 长期以来,我院后勤工作一直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集约管理体制和自我封闭的供给福利型模式,这是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不合理、不科学进而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以经济为杠杆,在打破固有模式、完善配置体制、提高资源效率上做了以下四件事:(1)健全组织体制。成立了由院长、书记任正、副组长,各科室领导、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理智
资源配置效率与文化结构张理智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厂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值的最大化,即实现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以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上述学说,因其未能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锡初
从事任何一项社会活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图书馆通过一系列活动,使社会成员采用阅读方式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运用到生产建设中去,即为图书馆社会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而图书馆利用本身资源、设备所创造的效益才是真正的图书馆的效益。资源配置不合理,给效益的提高增加了障碍,当务之急是:优化文献资源配置、优化编制配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空间配置,当上述配置最优时,图书馆效益无疑会最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广山
教育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教育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好;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就差。这是评价教育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那么,把资源投入到哪里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呢?这就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及其优化的问题。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质和核心资源配置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关键所在。教育资源之所以要优化配置,根本原因在于一定时期内所拥有并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论是财力资源、物资资源,还是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文平
认为充分挖掘和合理配置各种培养资源,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培养资源的最佳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研究生培养中各种培养资源的特点和作用;研究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及发展过程;根据研究生科研能力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资源的配置要求。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能力 培养资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现状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才能使会计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得到增强 ,从根本上消除上市公司恶性“圈钱”的不良现象 ,使上市公司融资的行为更加规范。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上市公司 融资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国富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我们多年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特别是在卫生资源短缺,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下,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优化的标准,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与对策等,试淡一点粗浅看法,以供讨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静
笔者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通过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参观存在,导致了股票价格偏离其价值,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为证券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调节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异质信念 配置效率 关系模型 优化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凤民 朱美金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利用DEA方法对广东省2010-2016年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及比较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案。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粤北纯技术效率值远低于珠三角、粤东、粤西;各区域的农业资源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在劳动力、资金等各生产要素方面存在着调整的空间。因此,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强化区域发展特色,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且农业技术攻坚的重点地区应落在粤北。
关键词:
农业资源 配置效率 评价 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丽静 王冬艳
文章从县域土地资源最优配置条件的理论分析入手,构建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测算2005—2015年该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出我国县级层面的土地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此,分析了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原因,并探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行优化路径,包括:研究结合农用地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分配技术方法;构建指标再分配机制与机动指标奖励机制促进指标分配的再优化;规范县域土地资源配置秩序,实现每个县域一套指标引导土地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平台弥补政府干预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缩小土地资源分用途收益差距等。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效率损失 优化路径 县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爱华 高子桓 张虎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划分成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研究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空间优化效应。研究表明:第一,科技资源配置的动态网络效率整体偏低,动态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发展态势;第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技术研发阶段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技术研发阻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三,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资金转移对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对本省份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知识转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资金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力,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速科技资源的空间优化并扩大其影响范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嬛
上海试点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4年中央对上海提出的重要要求。该文基于BCC-DEA模型、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目标投影距离函数,对2005-2013年上海市科技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科技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减弱,科技产出增速放缓是上海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同时,有限的科技资源过度集中在传统工业领域,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大量配置无效率现象。并且近年来技术进步对于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提升呈现下滑趋势,反映出目前创新价值链"产、学、研"三阶段存在薄弱环节。基于此,引导科技资源投向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是提高科技要素有效配置进而带动地区综合...
关键词:
DEA模型 科技创新效率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辉 王良健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模型探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损失测算与优化途径选择,为加强与改善土地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数理分析与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2004年以后土地资源部门收益差距比规模配置欠优导致的配置效率损失更大;(2)部门收益差距效率损失增大导致了土地资源部门配置效率损失增大;(3)中、西部建设用地边际收益小于东部导致了建设用地空间效率损失。研究结论:(1)通过测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能够找到最佳的优化配置途径;(2)当前提升农用地边际收益和重点提升中、西部建设用地边际收益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蕾蕾 盛丹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评估环境立法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方环境立法的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立法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有助于缩小行业内生产率离散程度,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提高企业平均生产率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且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幅度大于高生产率企业,引起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缩小;另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抑制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而达到优化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环境立法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环境立法只有对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才能起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作用;较之非国有企业,环境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行业资源配置作用更大;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保障环境立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生产率离散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