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
- 2023(381)
- 2022(263)
- 2021(244)
- 2020(191)
- 2019(414)
- 2018(333)
- 2017(695)
- 2016(380)
- 2015(428)
- 2014(422)
- 2013(432)
- 2012(391)
- 2011(364)
- 2010(360)
- 2009(368)
- 2008(331)
- 2007(320)
- 2006(252)
- 2005(230)
- 学科
- 融(2172)
- 金融(2172)
- 济(1640)
- 经济(1640)
- 银(1553)
- 银行(1553)
- 行(1530)
- 业(1057)
- 中国(1040)
- 管理(1025)
- 企(896)
- 企业(896)
- 中国金融(774)
- 方法(667)
- 数学(641)
- 数学方法(639)
- 财(597)
- 市场(589)
- 制(563)
- 务(501)
- 财务(501)
- 财务管理(501)
- 企业财务(492)
- 地方(445)
- 金融市场(431)
- 农(395)
- 体(337)
- 业经(333)
- 体制(308)
- 事业(289)
- 机构
- 大学(5433)
- 学院(5425)
- 济(2846)
- 经济(2789)
- 中国(2141)
- 管理(2046)
- 研究(1874)
- 理学(1669)
- 理学院(1658)
- 管理学(1649)
- 管理学院(1638)
- 融(1541)
- 财(1515)
- 金融(1515)
- 银(1234)
- 银行(1194)
- 财经(1188)
- 行(1112)
- 经(1072)
- 经济学(1052)
- 京(1050)
- 中心(1037)
- 经济学院(964)
- 人民(952)
- 财经大学(909)
- 国人(896)
- 中国人(890)
- 中国人民(885)
- 所(815)
- 金融学(794)
共检索到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程实 赵东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系化分工,但资本市场在融资与投资功能的平衡性、市场规则的完善度、投资者理念的成熟度等方面,仍然存在改善和提升的空间。本文围绕资本市场新“国九条”的重要政策精神,探讨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意义,通过借鉴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优化我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夯实金融强国基础建设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贯彻“投资者为本”理念,保证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二是落实投资者教育,培育理性健康的投资理念;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四是监管“有棱有角”,提升主体行为的规范程度;五是优化金融中心功能布局,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六是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丰富人民币国际投资市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赵敏
投资者教育是资本市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国际经验,从监管层、金融机构、投资者三个角度阐述了投资者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构建投资者教育长效机制、夯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做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教育 机构 金融 财政金融 资本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董建庭 蒋小平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4年初,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现了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管理制度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外汇管理体制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步放开资本帐户、实现人民币基本可兑换是我国现实的选择。而要推进人民币基本可兑换,外汇市场的
关键词:
外汇市场建设 交易品种创新 做市商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蓝庆新 靳菁
我国资本市场历经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本市场20多年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是基础功能建设的历程,是基础功能从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是这一基础功能从扭曲到回归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欧阳欢 高杨 熊烈健
在成都建设门户枢纽城市的背景下,分析了空港区域内综合交通的现状及挑战,明确了优化"空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意义和目标。综合运用空间开发理论和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与联动开发理论,从强化双流机场的门户枢纽功能,完善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系统,优化枢纽节点布局促进港城融合和构建港城联动的空港区域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的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研究"空港+城市"交通枢纽优化和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小清
一、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市场基础仍然不牢。如果没有国家提供制度性保护,难抵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湖北是产粮大省,自1978年至2006年,湖北粮食生产取得很大成就。除自然因素和科技因素外,不难看出政策因素对左右粮食生产起到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秦简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provide measures for market members to guard against and avert risks, facilitate transactions and activate the marke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ublicized the Reply to Admit 18 Securities Co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汝银
严格来讲,我们这个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市场的基本功能,即通过市场定价的功能,丧失了价值发现和价值回归的基本机制,所以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要发展,就不能长期靠以零和博弈的博傻投机为基础的过高估值来维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多层次资本市场,要发展多层次衍生品市场、多层次股权市场等,同时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比如要有稳固的实体经济,并且要有健全的宏观政策,如果宏观政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韩会师
本文认为,中间价报价机制不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根源,要通过加快外汇市场供给侧改革、夯实汇率市场化微观基础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间价报价机制不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体制性根源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继2015年"8·11"汇改宣布优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后,央行于2016年2月公布了一个基于规则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即"中间价=上日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走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国内市场的重要内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积极作用,以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夯实强大国内市场基础。一方面,资本、劳动力、产业等因素综合发力,通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促进区域协调,改善消费环境,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夯实基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内市场 高质量发展 消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金
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完善金融体系迫在眉睫。目前,不少学者提出,鉴于理论上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风险控制和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不如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实践中众多欧洲大陆国家正在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变,建议中国跟随世界潮流,努力建设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从资本市场,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试图找到发展资本市场建设经济强国的路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经济强国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净斐 李国政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样态,枢纽经济以其高效的要素资源流动、增值和扩散效应,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有着独特作用。交通便利性、要素积聚性、经济开放性和规则引领性是枢纽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枢纽经济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运行机理,包括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区域市场融合、促进国内市场规则统一等。当前,在枢纽经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我国还存在枢纽经济带动效应弱、现代流通体系不完善、局部市场边界阻隔明显、市场统一规则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需从优化枢纽经济整体规划和布局、推动枢纽偏好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枢纽经济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和制度规则等方面入手,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毅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被动和滞后的,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的不足,且其它的发展结构也不平衡。因而造成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融资机制的不健全和功能的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经济环境,以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市场机制 资本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湛泳 赵纯凯
军民融合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国家战略,对推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军民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模型,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两阶段系统GMM估计法,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对军民融合的正面影响最大,股票市场整体上对军民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分别对"军转民"与"民参军"都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企业债券市场制约了军民融合的发展且对"民参军"的影响大于"军转民"。本文进一步发现,目前军民融合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影响不显著,对高技术产业存在挤出效应,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能通过军民融合这一路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军民融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